第392章 賑災
字數:2366 加入書籤
江淮等地的災情,也是最近才傳到京城。
說是當地官員故意瞞報。
災情去年就有,但不是很嚴重,直到今年餓死了人,瞞不住了,才上報朝廷,請求朝廷救援。
……
太極殿。
內閣議事場所。
龍涎香渺渺升起……
距離台階上龍椅最近的那張小案是空的,那位大人許久沒過來議事。
如今太極殿中,氣氛著實緊張。
陛下的案桌上呈放幾份從江淮等地過來的折子。
折子無一不在說,當地的父母官隱報災情,致使幾萬的災民餓肚子。
皇帝看了一份又一份,臉色愈發鐵青。
最後他幹脆一揮袖子,把桌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全部掀翻在地。
他一隻手撐著額頭,怒道:“蠢貨,蠢貨,全都是蠢貨——朕是養了一群草菅人命的畜生嗎?”
殿中的幾位內閣大學士聞言,個個噤若寒蟬,互相看了一眼後,由大學士譚本忠出來回話。
譚本忠已經很老了,身子瘦的就剩下一副骨頭架子,顴骨很高,眼窩深凹。
他慢吞吞地起來,然後慢吞吞地攤袖,聲音很慢,很沙啞地說道:“陛下息怒,江淮兩地災情嚴重,眼下還是賑災為主!”
“賑災賑災賑災......你們是不是除了這兩個字就不會說點兒別的?”
皇帝拾起手邊的玉瓷茶盞,猛地往譚本忠腳下扔去。
譚本忠許是老眼昏花,也許是年紀大了,反應不及。
他並沒有躲,他就看著茶盞在自己腳邊破碎開來。
滾燙的茶水混著茶葉濺的到處都是,皇帝十分生氣。
譚本忠慢慢地眨眼睛,再次說道:“眼下,還是派一位賑災使親自去江淮兩地,安撫民心,賑災安民的為好!”
他服侍過三位皇帝,見慣了大風大浪,並沒因為年輕皇帝的勃然大怒而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反而他很快給出自己的建議,這是他的份內之事!
從這幾日過來的奏折來看,江淮兩地的災情已經十分嚴重,若是處置的不及時,怕是會出現民怨,民怨過後便民變,到那個時候,情況就不在掌握之中了。
年輕皇帝氣急之下摔了杯子,緩了一會兒才慢慢安定下來。
他是皇帝,他不能意氣用事。
他沉下心來,看著譚本忠,問道:“譚老覺得誰去最為合適?”
賑災使的人選,要顧忌方方麵麵。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代表朝廷賑災的決心,讓災民看到重建的希望。
這個人選最好就是皇室中人!
但陛下沒有兄弟,隻有幾個姐妹,而且還都出嫁了,很顯然派她們去都不合適。
這思想向後,還是陛下親自去比較合適。
但話又說回來,陛下乃是真龍天子,不能輕易移穴,離開京城!
所以賑災使的人選一時間成了難題!
到底該選誰為好呢?
譚本忠站立不動,靜靜地想了一會,才說:“老臣這裏有一個人選。”
他並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先頓了一下,或是心中有所顧慮。
皇帝看出他的顧慮,擺擺手:“譚老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