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差之一刻毀萬軍
字數:7294 加入書籤
一連三問搞得趙括有些措手不及。
但趙括很快明白,是自己還沒有說清楚,讓平原君誤會了!
隨即趙括解釋道“北地之軍應該是趕不及的,即便李牧很快平定箕子朝鮮,大軍還需駐留地方一段時間,以定民心,以防宵小之徒趁亂起勢。但李牧可以快馬歸來,&bsp&bsp任武在北郡,雖進攻或有不足,但鎮守一方還是足夠的!”
許是怕平原君不知李牧的重要性,趙括繼續說道“李牧乃是寡人心中下一任的上將軍之人選,雖有滅國開疆拓土之功,卻因對手太弱、且遠離朝野視線,於其名聲威望並無太多增益,&bsp&bsp寡人要帶著李牧立些功勞。”
“李牧何其幸哉!能得王上如此看重!”平原君感歎著說道。
趙括嘿嘿一笑,戰國四將之一,鬧呢!自己可不得好好地籠絡焉!
“雖言是上將軍之人選,在寡人心中,卻幾乎是不二之選矣!”趙括笑著繼續說道“此事愛卿知之即可,對秦之決戰,李牧當為寡人決勝之器也!”
“諾!”平原君心中一驚,原以為自己已經夠把李牧拔高了,可未曾想在王上的心中李牧的地位如此之高,幾乎蓋過了廉頗啊這是!
“隻是王上,若是北地之軍不得歸來,這兵力不足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平原君顯然並沒有因為趙括的打岔而忘掉自己的疑問。
趙括也不瞞著,隨即說道“此戰,寡人隻帶兩萬騎兵,多了一個都不要!”
彼其娘之!
平原君心中剛剛升起的對趙括敬意瞬間又被怒火掩蓋剛剛三、四萬大軍,自己都嫌不夠,怎的突然又變成了隻要兩萬?對方可是十萬大軍啊!兩萬夠幹嘛的?去送菜去嗎?
已經找不到詞句的平原君張大著嘴卻不知要怎麽罵這該死的裝逼犯。
趙括卻絲毫不以為意,甚至還笑著說道“平原君勿惱!寡人之軍根本就不準備跟秦軍主力硬碰硬!甚至連白起所率的十萬主力的麵,寡人都不準備見!”
“哦?有點兒意思!”平原君的心思一下子被趙括的話語勾了起來。
不硬碰硬?偷襲?
不對!王上說不見麵的!那是
趙括似乎看著平原君渴望“知識”的眼睛,&bsp&bsp嘿嘿一笑,&bsp&bsp對著輿圖一通比劃,邊比劃著邊開始了自己的裝逼行為。
“嗯、嗯、嗯。”在某人的裝逼行動中,平原君隻有一個勁兒的點頭的份兒。
隨著趙括一句“如此,秦軍必退!”終於結束了自己的戰略講解。
“原來如此”的聲音從震驚異常的平原君的口中發出,原來戰還可以這樣打的!平原君長舒了一口氣!原本不安的心終是放了下來。
隨即,平原君便看到了趙括一臉嘚瑟的模樣,尤其是最要一個彎鉤,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別說話,誇我!”
果然,關於軍事行動,自己就不該問!可讓這個裝逼犯逮著機會表現了!
但老奸巨猾的平原君豈能讓可惡的趙括得逞呢!
“嗯!我王言之有理!微臣這就去禮部落實我王的要求!”說著,平原君微微一禮,也不待趙括反應過來,轉過身,頭也不回地就往殿外走去。那樣子,像極了一隻急欲逃脫陷阱的野兔。
“嗯”隻是如此一來,趙括卻不高興了,自己好容易逮著機會,&bsp&bsp炫耀了一通自己的戰略思維,卻連句“彩”都沒能換來。
乏開心,&bsp&bsp找趙姬!
趙姬好,趙姬妙,可人的趙姬會大叫!
回想起昨夜趙姬對自己的“誇獎”,趙括隻覺得當下一片火熱。
嗯政兒啊!
你也該出來了吧!說好的公元前年生人呢?這年都過了一半多了,你怎的還沒個影子呢?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啊!
加油吧!還能怎的!
嗯,再批些奏章就去找我的趙姬小乖乖!
想著想著,趙括手中的刻刀動得更快了。
刀光一閃,一條鮮活的生命便殞命當場
漫天的火箭伴著呼嘯的風聲,將山穀點燃,遠在天邊的雲彩似乎也被這熱烈的火焰點燃變成了通紅的火燒雲。
一名將領,冒著頭頂不斷的箭矢,高舉著寶劍,指揮者麾下的將士朝著穀口的方向一遍又一遍地發起進攻。
可惜,一隊又一隊的勇士被冰冷的兵車刀陣擋下,一片又一片的士卒倒在了寒冽的刀光劍影之下。
痛苦的哀嚎聲、怒吼的喊殺聲伴著獵獵秋風,回想在距離懷城不過五十裏的山穀之中!
沒錯!白起不愧是白起,他既沒有如六國無能之將所想的那樣攻擊河內的橋頭堡——軹城,也沒有像趙括預計的那般去攻打河內的郡治所——懷城!
自始至終,白起的目標便隻有一個河內魏軍主力!
讓我們將時間的輪盤撥回到二十日前!
那日的夜,沒有月!零零散散的星星在這黑色地夜空中孤獨地照耀大地。許是天地也怕那星星太過寂寞,便派了朵朵雲彩陪著星星嬉戲在夜空,你跑我追著,你躲我藏著
原本就因無月而有些昏暗的夜色隨著星星被雲彩遮蔽,顯得越發的黑暗了。
可是,沒有誰知道,白起為了等這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頂著巨大的壓力,硬生生地將出兵日期延遲了兩日!
兩日啊!十餘萬大軍人吃馬嚼的軍糧便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何況十數萬大軍日日枕戈待旦,直到深夜時分方才能被通知卸甲睡下。
自將軍至士卒,無不苦不堪言。若非白起在軍中之威望,恐怕早有將領上書秦王告他個延誤軍機之罪了。
饒是如此,孟琥、嬴摎等將混子(將領中的混子)或是仗著白起的喜愛,或是仗著自己公室的身份,沒少在白起的身前陰陽怪氣。
“上將軍啊!還等啥啊!再等弟兄們都把王上的糧給吃完啦!”
“上將軍啊!你看今天的月也不是很亮啊!要不咱開拔吧!”
“上將軍啊!真等不了了!日日等候,底下人都要把末將給吃了,要不末將先行一步?”
白起對於這些人統統隻有一字回應“滾!”
而更讓白起頭疼的卻是軍紀的問題。眼見著大軍集結已久,前段時日大軍尚在整備之中,各人都有事情可做,一貫軍紀嚴明的秦軍倒也沒有什麽幺蛾子。
隻是隨著大軍漸漸整備完畢,十數萬大軍都麵臨著無事可做的情況,而為了保密起見,又不能大肆練兵。尤其是這兩日裏,大軍除了等就是等!
渾身是勁兒的二十餘歲的棒小夥子,正是精力最旺盛之年,一肚子的火氣沒處撒,於是,老秦人好鬥的血脈再次複蘇,即便是軍紀嚴明的秦軍,也不免生出了許多的事端。
惹得白起一陣頭疼,一時間沒有太好的辦法,隻得狠心處置了幾個帶頭的將士,這才稍稍壓製住軍營中的鬥勇之風。
好在,白起的等待是值得的!
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整個函穀關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十餘萬秦國大軍,人銜枚、馬摘鈴,口戴嚼,布裹蹄,悄悄地從函穀開出。
因為天太過黑暗,幾乎看不清前路,可為了保密起見,大軍中斷是不讓點火把的,於是軍士們紛紛用左手搭在前方袍澤的肩膀上,接著若隱若現的微弱星光,小心翼翼地開拔向遠方。
而秦軍也不愧強軍之屬,饒是幾乎摸黑前行,又是十餘萬大軍之多,愣是在天色漸亮之前全部開出了函穀關,消失在了茫茫的山林之間。
若不是趙括嚴令羽林衛無分日夜密切關注函穀關的開閉,函穀的羽林還真不知大軍何時開拔的。可即便如此,羽林還是將沒入山林的秦軍給跟丟了。
而其他國家的細作更是不堪,直到兩三日後方才察覺不對勁,冒死派出死士往軍營一探,這才發現十餘萬大軍已然消失得無影無蹤,想要再去追蹤,那更是不可能了。
而此時的秦國大軍,已然開拔秦魏邊境,隻待一聲令下便可渡過泌水進入河內郡。隻這一項,白起的兩日苦等便是值得的了!
不僅如此,白起的騷操作自大軍開拔之時便開始了。
先是飛鴿傳書軹城中的細作立即收集軹城的城防事宜,同時令騎兵前出大軍一步,快馬抵達泌水,隨即扮作探馬渡過泌水,近抵軹城。最後,為保萬無一失,甚至白起給王上的軍報之中所述都是大軍不日可至軹城。
而為了達到更為逼真的效果,嬴摎所率的一萬先鋒軍的目的地也是軹城之外。當然了,嬴摎懷中還有一個至軹城外方可打開的關於下一步計劃的錦囊。
而錦囊中所述乃是白起真正的計劃!
隻是不知,為了爭奪先鋒之位不惜與孟琥翻臉,一路上更是載歌載舞、興奮異常的嬴摎,抵達軹城之外後,見著了白起真正的計劃後會是怎樣糟糕的心情。
如此從內到外的布局,除了極少數人(當然包括秦王在內),幾乎其他所有人都已經確認了秦軍欲攻軹城的事實。
河內郡的魏軍主將晉鄙當然也不例外!
軹城當然是值得攻擊占領的,占了軹城,那就等於打破了魏軍的泌水防線,更在河內郡楔進了一枚釘子,近可攻,退可守!
可惜,他們碰到的是白起,尤其是在長平之戰中戰敗的白起。
冥冥之中,白起似乎感受到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真理,這是長平之戰中,用三十萬秦軍的骸骨外加兩郡之地的束脩,趙括才教給他的!
而確定秦軍已經準備出動的晉鄙也絲毫不敢大意,在請示大魏王的同時,晉鄙也在懷城整軍備戰。
得到大魏王許可後,晉鄙迅速組織已經集結完畢的五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出懷城,準備在軹城與秦軍好好做過一場!
是誰給晉鄙勇氣用五六萬大軍去跟十萬秦軍掰手腕的?
自然是我堂堂的大魏王了。來信原話是這麽說道“卿且於軹城抵住秦軍十日,寡人令信陵君隨即率傾國之師來援!必再現吾大魏武卒之風采於泌水之間!”
嗯,很提氣有木有!
幾乎同樣的話語,另一份王命被送到了正在邊境軍營練兵的信陵君手中!
接到手書的一刹那,信陵君的心便涼了半截!隻有親身經曆過長平戰場,親眼見過自家大軍如何被幾乎同樣人數的秦軍屠戮的信陵君知道,這不是去打仗,這是去送功勞啊!
別說六萬大軍了,就是集結了自己手上的十萬大軍和河內的八萬大軍,一共一十八萬大軍一起去都不一定是秦軍的對手!就六萬大軍,還想要堅守十日,玩呢!
不待自己帶著十萬大軍前去,這六萬人頭估計就能被擺成京觀,放在泌水河的岸邊。
當然,信陵君也是認為秦軍首要攻擊的便是軹城,隻是他認為應該集中力量以抗秦軍,而不可添油戰術對付強大的秦軍。
隨即,信陵君手書帛書一封,令家將馬不停蹄地送去懷城給晉鄙!
隻是這封寫有“嚴守懷城,不可輕出”八字的帛書到底來遲了一步,等家將進城,大軍已經開拔有一個多時辰了!
看著隻有兩萬餘“老弱”看護的懷城,跟隨信陵君從長平戰場殺出的家將心中不由的一陣寒意。他似乎已經看見了秦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攻入懷城的情景。
想及此處,家將立即就欲回返信陵君處,好在身為信陵君心腹,倒也不是一無是處,在離開之前,他以信陵君之名義,令懷城全城備戰,防禦秦軍偷襲。
隻是,他區區一個家將,雖有信陵君的信物,卻無信陵君的手令,而且人卻又急匆匆地離開了,自然聽從他備戰之命的懷城將領少之又少矣。
但有人陽奉陰違,便有人腳踏實地。
但可惜的是,自古以來,陽奉陰違者爵高,腳踏實地者不顯。也正因如此,腳踏實地的少,陽奉陰違的多。
即便如此,終究是有忠貞之士忘身於外,也正因為有了如此忠貞之士,方有國士無雙之名。也因為國士的存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命令,卻讓秦軍頗受了一番折磨。當然,這是後話了。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