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宋公

字數:6628   加入書籤

A+A-




    領頭的都尉三步並作兩步走向中軍大帳,單膝跪地便想趙王括繳受軍令,答道:“末將奉命追擊潰敗之聯軍,至山前而歸,計得潰軍人頭兩萬餘,餘者約不足三萬,入山林而去。”

    “好!”趙括高興地撫掌道:“營中已備好熱水、羹湯,且先洗去雨水,再行飽餐,勿使將士受風寒之病!”

    “諾!多謝我王!”輕騎兵的都尉當即領命而去。

    隨即偌大的中軍帳中又隻剩下了趙括一人,李牧還在前線督戰呢!

    興奮的趙括在營中踱著步子,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秦、楚兩國最後的戰力已經被自己所擊潰,滿打滿算,逃出包圍圈的也不足三五萬人,即便加上留守的老弱病殘,恐怕總數也超不過十萬人。

    自己麾下光是中路大軍便還有近一十八萬,河西已入趙國之手,而六萬大軍已經在王檣的率領下迫近函穀關,趙啟也帶著兩萬精銳攻入義渠,東路的田單所部八萬大軍已經截斷吳越之地與楚國的聯係,甚至已經開始降服吳越。

    一旦吳越淪陷,則楚國不僅失去一大塊的錢糧供給之地,同時更陷入了我趙軍的兩麵夾擊之中。

    至於秦國,大敗之後,周邑、河西之地盡失,甚至義渠之地也即將不保,如此一來,原本雄踞西麵的大秦便隻剩下關內和巴蜀兩地。唯有屹立百年的函穀關或可擋住一時之腳步。

    而趙國呢?

    華夏九州已占其六,可以說,即便是秦、楚並為一家也難是自己的對手了!當然前提是自己不犯戰略性的低級錯誤。

    那麽,很明顯的擺在趙括麵前的便有了兩條路,其一,便是將鬥爭進行到底,以戰勝為契機,繼續攻略秦楚,打掉秦、楚最後一絲的生氣;其二,便是穩紮穩打,收攏好剛剛得到的三晉、周邑和河西之地,繼續發展經濟,最後從國力上對兩國形成碾壓,進而一統華夏。

    前者迅速,後者穩當。

    宛如火鍋與燒烤一般,雖是殊途同歸,卻是滋味異樣,都令人欲罷不能!當然,火鍋容易竄稀,燒烤的東西不新鮮也同樣會鬧肚子。

    國力碾壓而勝,雖然穩當,但耗時卻久,而時間就是最不穩定的因素。

    怎麽選?

    此時的趙括很想回轉邯鄲聽取朝中幾位大臣的建議,然而,事實上卻是不太允許,大軍孤懸在上蔡顯然不太合適,而若是將大軍帶回邯鄲,一來一去之間,靡費頗多。近十八萬大軍呐,再加上輔助的民壯們,每天所需的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或許就是兵力太多的痛苦吧!

    痛並快樂著!

    正在趙括打算令李牧前來商討一番之時,李牧卻率先來到了中軍帳內。

    抱拳見禮,李牧興奮之情已經溢於言表:“稟我王:所圍困之聯軍,降了!”

    “哦?!”趙括半是驚喜半時驚訝問道:“這麽快?”

    原以為雖然聯軍已經軍無戰心,將無戰意了,但怎麽也要挨個幾天才投降吧?卻不想這會兒營寨才紮好沒多久,對麵就投降了?

    “然也!”李牧興奮地點著頭說道:“這還多虧了我王準備的肉羹!所圍困之軍鏖戰一日,腹中之糧早已耗盡,問得肉羹的香氣,哪裏還忍得住,紛紛棄械,高舉著雙手,循著香味就過來了!”

    “好!”趙括興奮地搓著手,隨即又問道:“我軍糧草可夠,降軍當仍有十數萬之眾也!若是不足,速令河內調撥!”

    “稟我王,軍中之糧草本就是為我三十萬大軍所準備,足夠我大軍大半年之用,如今不過一月有餘,雖得降軍一十四萬之巨,僅上蔡城中糧秣便已是足足夠夠!末將已令騎兵五千前往上蔡取糧而來,相信很快便能抵達!”李牧立即回答道。

    趙括聞言也是滿意地點頭,隨即又繼續囑咐道:“降軍飽餐之後,還需管理妥善,勿使出現營嘯之事故!”

    “諾!”李牧聞言又幹淨利索地答應道:“吾已令陷陣營接管降營,有陷陣之卒在,不會有亂!”

    “那便好!”趙括一邊點著頭,一邊好像又似乎想到了些什麽,心中暗暗對趙國該怎麽走的問題有了決斷。

    “傳令大軍接收降卒後抓緊休息,撥調一萬羽林衛與所剩乙種、丙種軍混編,共計三萬大軍,負責向河內轉運戰俘。五日之內,戰俘轉運完畢,大軍休整完畢,七日後,大軍整備完畢!”趙括一拍桉桌終於下定決心說道:“寡人要宜將剩勇追窮寇!趁此機會,徹底解決掉秦、楚!”

    “諾!”李牧聞言微微一愣,隨即立刻興奮了起來,隨即趁著趙括心情舒暢問道:“我王,不知此戰我軍要從何處下手?”

    趙括當然明白,李牧這是在問是先打秦國,還是楚國。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桉,趙括的回答是:既然瘋了一把,那就一起打!

    如今自己的兵力,即便去掉押送戰俘的三萬大軍,也依然有近三十萬,是秦、楚可能的十萬總兵力的近三倍,這輩子從長平之戰開始,就沒有打過這麽富裕的戰!

    那還不可勁兒地造?!

    沒有助攻,全他娘的是主攻!

    趙括大手一揮,帶著李牧便來到了輿圖之前,手指朝著楚國的縱深部一指,說道:“我要你先行率軍兩萬,趁著秦、楚敗軍尚未歸來之際,迅速南下,搶占安陸一線以控楚國,再戰郢都,截斷秦楚之聯係,並將入巴蜀之通道牢牢掌握在手中。”

    李牧聞言,微微一愣,這是既要又要啊,無異於兩麵作戰!自己趁著楚軍未歸搶下這幾座城池不難,難得是之後如何開戰。

    見李牧遲遲沒有應諾,趙括倒也不算意外,隨即為李牧解釋道:“且看全局,東麵田單所部已經封鎖住楚軍的後路,西麵,王檣進逼函穀而趙啟西進義渠,唯一可阻我軍統一之業者唯有三者。”

    “其一,自然是天下第一雄關——函穀關(嘉峪關還沒影子呢,趙始皇帝說了算哈),此自不必細說。”趙括一邊指點著輿圖,一邊細細分析著:“其二便是入川之途徑,蜀道艱難,若無入蜀地之途,則我軍勢必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方能攻克之;其三便是楚地之安陸,安陸既得,則陳都在望,楚國便在掌控之中。”

    “今日,秦、楚大軍新敗,而往西南而去,寡人料定其必回函穀關以備戰,若此時以王檣所部進攻函穀,定能將秦、楚之目光死死鎖在函穀關一線,而我中路大軍於休整之後,直插楚境南部,奪安陸,鄢郢之地而控之。

    則,一來封鎖住秦楚再度聯合製通道,二來向東,可與田單所部共擊楚國陳都,滅楚國於當下,三來,向西可趁秦軍無備之機搶占入川通道,進而進占秦之巴蜀,絕其糧倉來源。如此一來,聚秦楚目光與函穀關,而通另二關於楚南,可謂勝矣!”趙括繼續興奮地說道。

    李牧顯然也被趙括的描述給吸引了,甚至趙括沒有說完的那部分李牧自然也明白,對於函穀關其實趙括也有所安排,那就是趙啟所帶的歸義軍。

    據李牧所知,趙啟所部已經進入了義渠,而若是能夠打下義渠,則趙國將擁有另外一條通往關中的道路,雖然有點兒遠,但對於財大氣粗的趙國而言,顯然並不是什麽問題。

    若是再加上巴蜀的通往關中的通道,可以說,隻要掌握住了這兩個地方,函穀關的作用將大大地減弱。

    前景顯然是美好的,現在的關鍵問題就是:能否按照趙王括的預期拿下各個要點。

    李牧略略沉吟一番,隨即對著趙王括便是一禮,說道:“稟我王,依末將所見,如今秦楚主力盡喪,確為趁熱打鐵之最佳時機!若是留待來年,以秦王之窮兵黷武,再編出十萬大軍亦不是不可能,而我軍雖則能勝,卻也需付出巨大代價。

    而此時進軍,看似有些許急促,實則並無太多危險。安陸也好、郢都也罷,如今幾乎已經是一座空城,我軍想要進占之並不困難。至於回援之軍,未必會趕得及我大軍休整之速。末將願往!”

    趙括點點頭,拉著李牧的袖子繼續說道:“欲實現寡人抓一破二之戰略意圖,需過三關:其一,趁楚國敗報尚未傳遍,敗軍尚未歸國之際,以精銳一部搶占安陸城、郢都一線,同時派出有力之一部,西進占領入蜀通道;此事乃重中之重,寡人欲托付於汝,可能擔之?”

    “末將願往!”李牧點點頭,說道:“隻是我往,末將想以陷陣營為基幹,組成先鋒之軍,因南部之戰無論攻城,或是入山,皆以步卒為主,若以陷陣營之戰力,末將當更有把握!而為其迅速,末將建議在修正一夜後,便由末將先行率軍而去。”

    “可也!既然此戰以步卒為主,那便將押送和看管戰俘之務交予騎兵去辦,騰出步卒全力攻南。”趙括點頭同意李牧的要求。

    “諾!”李牧答應道。

    隨即趙括繼續說道:“這第二關,便是要應對楚國敗軍和國內殘部聯合之反撲式進攻。關於此事,我會令田單所部派出至少一至兩萬大軍,西出襲擾楚國各部,拖延楚國境內大軍的集結,同時中路十二萬大軍也會在七日後啟程出發,應該能趕在楚軍之前趕到安陸一線。”

    “諾!若是有田單將軍所部策應,末將防守的壓力將頓減矣。”李牧高興地答道。

    趙括點點頭繼續說道:“至於最後的第三關,是集中兵力先定楚國,還是發兵攻打秦國蜀地,可視當日戰況在做決定。”

    “是!末將明白!”

    於是,一份統一大業的草桉便在聯軍的投降聲中悄悄完成。而曆史也在這一夜翻開了新的篇章。

    ......

    這邊趙王和李牧正在大帳之中,雄心壯誌地想要席卷全國;那邊秦王和楚王正在一輛破爛馬車之內無語凝噎地淒淒慘慘戚戚。

    經過一日一夜的追趕,一臉血汙的司馬錯終於帶著麾下突圍的將士們趕上了秦王的車輦。

    “將軍!戰鬥情形如何?蒙驁將軍呢?有多少人突圍出來?”秦王剛一見到司馬錯便急切地問道。

    司馬錯也不敢隱瞞,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對著秦王一禮,說道:“回稟我王:末將細細點算過,加上護送我王的,總計突圍而出的恐怕不足四萬軍隊。至於蒙驁將軍......”

    司馬錯沒有繼續說下去,當然秦王也清楚明白司馬錯的意思。

    隻是,四萬這個數字還是有些令秦王感到胸口發悶。

    “四萬?四萬!”秦王聽聞此言尚未言語,一旁的楚王便已經有些發瘋的趨勢。

    原也怪不得他,聯軍剛來之時可是有四十二萬之巨啊,這可是秦、楚兩國壓箱底兒的家底了,短短不過一個多月之後,竟然隻剩下了十分之一還不到,這已經不能用敗家來形容了。

    而且一想到失去這些兵力之後,秦、楚兩國將要麵對的窘境,兩王就有些心中發寒。

    “趙軍情形如何?”秦王用他有些發幹的聲音繼續問道。

    “趙軍損兵?”司馬錯抬頭看了看臉色已經有些發白的秦王,實在不知該如何言說才能稍稍安慰道秦王,終究還是輕聲回道:“恐不過半數。”

    “換言之,趙國仍有十數萬大軍,可隨時攻伐於我等?”秦王有些難以接受地問道。

    司馬錯沒有再吭聲,隻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十數萬大軍啊!自己和楚王加起來的兵力也不過四萬,即便加上函穀關和兩國國內所有的兵力,恐怕也難過十萬大關,這仗還怎麽打?

    “將軍以為,我軍該如何處置乎?”秦王頗有些心灰意冷地問道。

    司馬錯略略沉吟,隨即說道:“蒙驁將軍令傳令兵傳來最後一道將令除令末將突圍外,便是有一句話獻給我王。曰:緊守函穀,以待世變,或有一線生機!”

    “緊守函穀?”秦王喃喃自語道:“如何守啊!”

    “秦守函穀,我楚國該如何是好?!”楚王頗有些怒意地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