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等到威望夠了……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朱允熥目光灼灼的看著齊泰鐵鉉,鄭重的說道:“朕心中有一個想法,今日與你們二人說說……”
頓了一下道:“就是將曆代相沿的丁銀並入田賦征收,減輕無地、少地百姓之的負擔,地多者多交,地少者少交,
從此以後,大明對百姓隻有這一種稅收,也好杜絕克捐雜稅,你們覺得如何?”
不僅僅是齊泰鐵鉉,就連一旁的張輔王忠都吸了一口涼氣,大大的震撼!
“陛下……”
齊泰喉嚨蠕動了一下,咽下心中的驚訝,行禮道:“這樣一來丁銀與田稅並在一切……隻收取田稅,確實能夠在讓做到均衡,地少和無地的百姓擔子也會輕省許多……
隻是……隻是這樣一來,那些富戶恐怕不會高興……”
說到最後,其他也猶豫了起來,並且話中多有含蓄。
朱允熥明白,豈止是富戶不高興,甚至包括大明的官員士子也會不高興!
除了朝廷免除他們的不用交稅的土地之外,還有很多百姓把田地掛靠在他們的名下,官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一部分錢就見了他們的腰中。
如果按照土地的多寡來交田稅,那這部分錢他們就撈不到了!
“不過正如陛下所說,如此一來就可以讓百姓把田稅直接交給官府,對百姓隻有這一種稅,人人都清楚明白,鄉老裏長就沒有了中飽私囊的機會……”齊泰又補充道。
朱允熥感歎得道:“其實在這方麵也是大明的一大弊端,丁銀與裏甲、均徭等四差銀一起,都由地方官員征用,並不上繳朝廷,隻留在各處,
在朝廷裏,也沒有全國丁銀的統計數字,隻有戶丁的總數,在行政及政策製定方麵,朝廷也未涉及丁銀的處理以及如何支配的問題。”
簡單的說這一部分錢沒有上交國庫,而是留在了地方。
既然留在地方,那麽國庫的收入肯定就少了,並且這一部分錢財至終流到那裏,是不是被貪官汙吏給貪墨了,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而地方官府為了增加收入,讓自己手頭的錢活泛起來,也難免會對百姓“增加”丁數,例如把小孩子算做丁口,或者人死了之後,官府不給消丁,還按原來的數目征收……
一旦實行“攤丁入畝”,那地方上就沒了“進項”,也便於朝廷對地方官的控製。
“富者田連阡陌,竟少丁差,貧民地無立錐,反多徭役,這本就是不公平的,
如果不按照田地的多少來交稅,那麽用不了多長時間,那些富戶豪商就會絞盡腦汁、用盡手段搶奪百姓賴以生存的田地。”
看著他們,朱允熥道:“所以朕才有攤丁入畝的考慮,不過現在也僅是一個構想罷了,還不是推行的時候……”
攤丁入畝是一定要做的。
能夠減輕百姓負擔,能夠抑製富族豪強,也能夠減少土地兼並,還能夠增加朝廷的稅收,
有這麽多好處,推行是必然的!
可朱允熥明白,現在不是時候。
因為這要觸動地主豪強,觸動一些官吏的利益,所以必須慎重。
同時他也在等,等到自己有足夠的威望的時候才能推行,那個時候就可以用自己足夠的威望來壓服一切反對的人!
畢竟改革不是那麽容易的,
激進,往往沒有好下場……
曆史的教訓曆曆在目,朱允熥怎麽敢忘!
皇帝微服私訪,巡查民間的事很快就傳開了。
這件事也上了邸報,告知天下百姓,而最先得到消息的,往往是地方官。
在一座府衙裏年,知府坐在主位上,一個個縣令在接到知府大人的緊急傳令之後,便匆匆的趕來開會。
看著滿堂的縣令縣丞,知府神色焦急,也來不及客套,直接就對眾人說道:“諸位,今日之所以請各位前來,乃是因著一件急事!”
在眾人注視的目光當中,知府從一旁的茶幾上拿起一份邸報,道:“各位,這是朝廷最新一期的邸報,還沒有發到各縣,是因為在這之前咱們要有所應對……來人,把邸報發下去!”
聽到知府這麽說,各個縣令縣丞也不由得緊張了起來,顯然朝廷有什麽重要的消息要公布,可這消息會是什麽呢?
邸報發到手中,各位官員就急急忙忙看了起來,一看之下,神色都不免有些異樣,緊接著又有些凝重,眉頭也皺了起來。
邸報上把皇帝微服私訪所遇到裏長鄉老相互勾結,企圖侵吞百姓田地的事說的清清楚楚。
在邸報最後,寫著皇帝發自肺腑的話:“裏長本該為百姓之首,做百姓之父母,妥善照料而終於朝廷……
鄉中老人本該德高望重,為眾人所景仰推崇,景仰非常,能持身守正,能教化督導……然聞裏長老人因私勾結,欺淩殘弱,侵人田地,朕心痛甚,嗚呼哀哉……”
“期盼大明各地百姓之首,為百姓所敬者,省查己身,以此為惡,心存正善,方不負百姓之所望,不負朝廷之所托,請君勉勵之!”
“咳咳!”
咳嗽了兩聲,清了清有些上火的嗓子,知府也把眾人的目光從邸報上吸引了過來,“各位,陛下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就遇到了這樣不入流的惡事!
你們也都看到了,陛下親自在邸報中說到此事,心中甚痛呀……”
“陛下既然能夠出京好幾十裏前往句容縣,誰能保證不會來到咱們府縣?真要讓陛下看出來個好歹……”
“那才真是愧對陛下,無地自容啊,作為一任地方官,卻不能造福一方百姓,也有愧於咱們所讀的聖人之書,
再說了,真要那樣,咱們的仕途途前程就不好說了……”
聽到這話,不管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自己所讀的聖賢之道,還是為了自己身上的禽獸官服,
大堂之中坐的所有官員,頓時都緊張了起來,有人麵麵相覷,有人低頭思索,也有人與左右議論了起來……
“你說陛下不會真的來咱們府縣吧?”
“陛下愛民之心下官佩服,也為天下賀之……可咱們畢竟離京城太遠了……”
“說的也是,陛下就算是想來,也分身乏術啊,畢竟天下這麽大,朝廷政務又繁忙……”
“不要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