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 殖民地的發展

字數:2102   加入書籤

A+A-


    火星殖民地的亮相讓所有人都興奮不已,聯合國新成立的“unsc五月花”電視台24小時不間斷地播放著那裏的建設情況。

    哈利的係統任務也終於收到了完成提示:

    【任務發布:聯合】

    【任務內容:創建一個包含50個不同國籍的殖民者開拓的外太空殖民地】

    【形式上的聯合毫無意義,我們需要實際行動站在一起】

    【任務完成】

    【獎勵:新世界規程】

    【計算得出建立一個行星殖民地所需的資源和設備之後,我們勇敢的先驅者將前往探索,相信他們會在遠方的行星上建立新的家園】

    這是一套完整的殖民操作流程,甚至包括了更大量級的殖民船設計和技術支持。

    如果沒有係統,哈利相信他也能慢慢將這套流程係統化但現在他省去了那些時間。

    火星殖民地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飛船上攜帶的小型核聚變反應堆讓事情變得簡單了許多。

    不過作為一個殖民地,過度依賴地球資源並不是一個好習慣,隨行的奧斯本工程師第一時間監督建築機器人在預定位置開始了核聚變電站的建設。

    核聚變反應堆在地下,廠房略微高出地表,這座電站的發電量足夠供給後續所有任務,理論上可以一直用到這裏成為十萬人級別的火星城市。

    通過無線電網,核聚變電力被分配到殖民地任何一處需要電力的設備和設施內,這套技術取代了有限供電網,隻需要維護幾個關鍵節點即可保持電力傳輸。

    唯一的問題是無線電力傳輸技術現在還隻處於起步階段,損耗率很高。

    但核聚變電力供應很足,現階段殖民地所需的電力供應也不是特別吃緊,所以這項技術很適合在這裏進行驗證和改進。

    地球上的麥克斯正在記錄和研究從火星傳來的數據,並希望對此進行改進,從電光人的宿命中解脫出來後,這位工程師對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

    優秀的“硬件條件”奧斯本集團的基因改造),再加上豐富的“軟件條件”豐富的作業經驗),這位勤懇的工程師現在已經是電力傳輸技術方麵的專家。

    “磁耦合技術很有效,節點間隔500米處損耗率開始劇增,目前的技術已經幾乎達到瓶頸了如果沒有更好的材料用作電磁線圈。”麥克斯總結道。

    總的來說,這項技術工作正常,基本達到預期值。

    不過在電磁研究方麵,哈利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可以和電流進行交談。

    在萊寧的反饋下,哈利改進了幾處設計,理論上能夠使原有傳輸效率提高13。

    麥克斯呆呆地接過了新的設計圖,看向哈利的眼神寫滿了崇拜要知道全球電網設計圖也是哈利教給他的,在他眼裏沒有人比自己的老板更懂電了。

    “就先這樣吧,接下來是農場的情況。”

    飛船內自帶的水培農場沒什麽好看的,這套技術很成熟,水培農場雖然占地麵積隻有平方公裏,但這是分層農場,實際種植麵積要大得多。

    在農作機器人和ai的控製下,隻需要23個工作人員就能保證農場全年不休地產出糧食。

    關鍵還是在於能否在火星開辟新農場,對此他們展開了兩項研究。

    機器人已經在空地上開辟了一處生態研究所,第一項研究是利用糞便和其他有機廢料,生產有機固態肥發展新一代無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