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千兆級加農炮構想

字數:2337   加入書籤

A+A-


    “...所以激光武器沒有達到想象中的效果是嗎?”

    菲尼亞斯摸著下巴說到,作為一名武器設計大師,他考慮得要更現實一些。

    激光武器的優勢確實明顯,但缺點也一樣,射程很難提升,距離一遠就變成“手電筒”了。

    想要達到伽馬射線暴那種程度,不是很現實。

    相比之下,老辦法其實性價比很高,並且在外太空環境下彈丸出膛後遇到的阻力很小,射程很遠。

    菲尼亞斯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從自己的素材庫中拉出了一係列自己的“業餘設計”。

    “關於動能大炮,我有三個方向的想法:軌道炮、線圈炮以及我最近在研究的重接炮不過三種技術都有無法克服的缺陷,需要做出取舍。”

    三種都同屬電磁炮,不過設計思路略有不同。

    簡單來說,想要做出超級電磁炮,有幾個難點需要解決:

    第一點,炮彈和炮膛應當盡量做到無接觸,這個很好理解具備極高速度的彈丸一旦與炮膛接觸,就會產生極其嚴重的摩擦燒蝕,硬件損耗很嚴重。

    第二點,電子電路應當盡量簡化,這也容易理解,作為一種武器,它應該越簡單越好,這樣武器的可靠性才能得到保證,不會關鍵時刻掉鏈子為什麽大家都喜歡ak?就是因為它可靠。

    第三點,克服反電動勢。

    線圈炮是最早提出的電磁炮,由加速線圈和彈丸線圈組成,原理是通電線圈會產生磁場,而磁場與磁場之間會產生斥力,當加速線圈通入交變電流時,交變磁場會在彈丸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加速線圈的磁場相互作用,將加速線圈加速到高速。

    這種模式優點很明顯,彈丸和驅動線圈可以不接觸,幾乎沒有硬件損耗,設計起來也很簡單,又便於多級加速。

    但缺點也很明顯,隨著彈丸速度加快,係統中的反電動勢急劇增大,很難克服,想要提高出膛速度會很難,彈丸甚至還可能被反拉。

    重接炮則是最近提出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線圈炮的模式加速,但在即將出磁場時斷電,重複這個過程使彈丸不斷加速。

    理論上能完美克服第一、三點難題,但在彈丸達到十幾倍音速甚至更高速度時,斷電時機很難掌控,可靠性很低。

    軌道炮也就是科幻電影中那種有兩根長長通電軌道的電磁炮,發射時,彈丸後方的等離子電樞通電,在安培力的驅動下不停加速。

    這種方式結構最簡單,在軌期間可以一直加速,幾乎不受反電動勢影響,隻是在出膛時會產生非常恐怖的放電現象。

    這種模式唯一的缺點是彈丸會與軌道發生摩擦,產生非常嚴重的摩擦燒蝕。

    既然都到了太空,哈利肯定考慮的是打擊速度越快越好,線圈炮難以克服反電動勢,重接炮太過複雜,而且難以實現,兩種技術所麵臨的實現難度都會隨著彈丸速度增加而以幾何倍數增長。

    所以哈利還是比較看好軌道炮,而且軌道炮還能更好的控製出膛速度,以利用星體引力實現曲線打擊。

    “其實我也更喜歡這條思路速度當然是越快越好,這東西現在的最高紀錄是8馬赫。”菲尼亞斯調出了軌道炮的最近一次實驗。

    “如果在太空進行射擊,速度應該還能加快一些,炮彈質量也能增加,出膛動能應該能達到50兆焦。”

    聽到這個數字,哈利皺了皺眉:這速度完全不夠啊,50兆焦的數字也有些小了。

    放到地球上,這個級別的電磁炮已經算得上尖端,但放到太空中?哈利懷疑有些飛船就能達到這個速度,到時候出現炮彈追不到目標的情況就尷尬了。

    可是就像菲尼亞斯說的,速度太快,炮管估計得先報廢。

    再者彈丸的質量也很小,菲尼亞斯的磁軌炮也隻是十兆焦級別的武器,改裝之後可能勉強摸得著百兆焦級別。

    想提高速度,摩擦力是個過不去的坎,他們需要更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