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好久不見,恩施遊記

字數:8605   加入書籤

A+A-


                      人生若隻如初見,該有多好。

    林深鹿和海藍鯨站在樹屋棧道上,而麵前就是安慕溪居住的樹屋。

    林深鹿刹那間仿佛將思緒拉回了一個曾經熟悉的一段回憶。

    “敲門啊!”海藍鯨在一旁笑著說。

    林深鹿停頓了許久卻也未曾舉起手。

    似乎在猶豫著什麽。

    也不知道是不是屋子內聽到了林深鹿和海藍鯨的說話聲。

    就在林深鹿站在門口的時候,門一下子開了。

    被打開的門裏麵站著的是一個讓林深鹿及其熟悉的女孩。

    是安慕溪啊。

    “好……好久不見……”林深鹿一愣,隨後輕聲說著。

    或許許久之後,千萬萬語都不及一句好久不見。

    安慕溪也愣了愣,她也沒想到自己推開門竟然能看到林深鹿。

    “好久……不見……”

    ……

    下午的林深鹿一個人開始坐在樹屋一側,一邊沐浴著陽光,一邊敲打著筆記本的鍵盤。

    難得的有如此空閑且舒適的時間將恩施遊記初稿寫下來好了。

    隻見林深鹿的屏幕上不斷跳躍著文字。

    ‘深秋,

    如灑落塵間的繁星。

    暖陽,

    若點亮萬物的眼睛。

    峽穀涼風習習,

    吹散了十月溫柔的深情。

    瀑布飛流直下,

    點綴了梨花帶雨的仙境。

    草木葳蕤,

    溪水漣漪。

    這裏的一切都是綠色的,

    連空氣都不曾例外。’

    這是引言,是林深鹿賦予恩施的。

    恩施

    入秋時節,武陵山的雄偉擋住了來自平原的氣息,縱橫恩施的清江,更是把清涼散遍了大地。

    在充滿山林野趣的恩施,可登山徒步,可漂流溪水,可峽穀穿越,亦可探究人文。

    隱匿於崇山峻嶺之中的恩施,被大自然贈予了一副絕世容顏。

    北緯30度是一個神秘所在,這裏擁有地球上千變萬化的自然風光,恩施就是其中的翹楚。

    恩施有很多名頭,“共和國最年輕的自治州”、“中國美的地方”、“中國最美仙境”、世界硒都、鄂西林海、華中藥庫……

    但我更想叫她“綠野仙蹤”,恩施的青綠山水有“最野”的一麵——上帝之手把形形色色的喀斯特地貌都布放於此,走入恩施,便開啟了與山水最親密的接觸。

    徒步在千回百轉的山頂上,近在眼前是那些橫亙天際的山巒絕壁、長空棧道、擎天峰柱。

    舟行於蕩氣回腸的峽穀中,不時有瀑布從陡立的岩壁衝出,飛落溪中,飄飄灑灑,清亮沁心。

    縱身到曲徑通幽的穀底下,則是劈開地表、深入大地的天坑地縫、溶洞暗河、珍稀生物。

    綠色恩施,詩意恩施。

    恩施古時交通不便,是真正的世外之地。

    但到過這裏的古人,也常常在這裏留下詩詞歌賦,寄情於山水之間。

    寇準十九歲時便在恩施寫《巴東縣齋秋書》詩一首幸有江雲看,何思卜往還。

    陸遊恩的秋風亭作《秋風亭》常依曲欄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杜甫在恩施農溪寫就《西瀼溪》迢迢水出走長蛇,懷抱江村在野牙。一葉蘭舟龍洞府,數間茅屋野人家。

    白居易《竹枝詞》提到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蠻兒巴女齊聲唱,愁煞江樓病使君。這其中的蠻兒巴女指的是恩施人。

    獅子關,一座浮橋的廊橋遺夢。

    真正讓恩施紅火起來的,並不隻是這裏的山清水秀,還因為這座網紅水上浮橋——廊橋遺夢。

    水上浮橋奇特之處,在於它漂浮水麵之上,表麵是木棧道,下麵是大量的浮筒。

    駕車從上麵經過時,便會激起陣陣波瀾,仿佛舟行水中劃過帶起片片漣漪。

    屏山峽穀,一艘木船的雲中漫步。

    因為屏山躲避峽一張木船懸浮照,這裏被稱為“中國仙本那”,峽穀也開始在網絡上走紅,也讓恩施逐漸走進旅行者的視野。

    峽穀深達百餘丈,寬不足六七丈,全長十幾公裏,兩岸皆為斧斫刀劈般的百丈絕壁。

    峽穀中溪水清澈,如同碧玉翡翠,又如同鏡中畫卷,美到窒息。

    恩施大峽穀,一道傷痕的華麗覺醒、一柱高香的直插雲天。

    這是恩施的標誌性景點,也是恩施第一個5a級景區,是清江流域最美麗的一段。

    這裏喀斯特地貌的各種形態應有盡有絕壁畫廊、飛瀑流芳、獨峰矗立、深壑幽長。

    可以下到深達百米的雲龍地縫中,也可以行走在幾百米高的懸空棧道上,驚心動魄又美不勝收。景區內的”一炷香“,頂天立地,傲立於周邊群峰之中。

    梭布埡,一條狹縫的歲月雕琢。

    梭布埡石林世界最古老的奧陶紀石林,有著少見的、獨特的“溶紋”、“戴冠”。

    梭布埡的一山一壑、一峰一石,都是時間之手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長滿了青苔的石林有著柬埔寨的神秘韻味。

    行走在石林間,尤其是精華的犀牛溝,宛如穿越到遠古時代,探索越深,就越發沉迷於她的原始之美。

    騰龍洞,一個洞穴的別樣乾坤。

    這是恩施2020新晉升的5a級公園,集山、水、洞、林於一體。

    騰龍洞水洞、旱洞層層疊疊,在地下穿通崇山峻嶺,形成地下大千世界。

    騰龍洞不僅僅有激光表演,還有大型情景歌舞表演,洞穴內觀看一場虛實結合的表演,不可多得的體驗。

    恩施土司城,一座皇城的風雲際會。

    綠色、原始、幽靜、雄奇的自然風光,是恩施留給我的最深印象。

    但恩施也有其獨特的人文曆史,公元前的巴國文化和其後浮沉跌宕的土司王朝,也都在曆史長卷裏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惜大部分人文痕跡都被曆史長河洗刷殆盡,現在唯有恩施土司城成為了這些人文藝術的展示舞台。

    一座浮橋的廊橋遺夢,獅子關。

    獅子關為宣恩古時雄關,山勢雄偉,因為附近有岩山五座,扼守縣城要路,山的形狀似獅子,就被稱作“五獅鎮關”,因而得名獅子關。

    最讓遊人向往的是那座水上浮橋,也是水上棧道,我也因此知道的獅子關。

    這裏是拍照聖地,也是恩施坐二望一的網紅地,景區給她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廊橋遺夢”。

    水上浮橋奇特之處,在於它漂浮水麵之上,表麵是木棧道,下麵是大量的浮筒。

    自駕車不能開的太慢,要以一定速度快速通過浮橋,浮橋呈波浪式的晃動,仿佛舟行水中劃過帶起片片漣漪。

    有種“車在橋上走,如在畫中遊”的詩意。

    過了浮橋之後,可以憑借景區門口領取的二次票,在岔路口左轉上半山腰的觀景台,從半山腰的視角俯瞰浮橋。

    最美的風景是從空中俯瞰,有一架無人機就真的完美。

    白雲悠悠、青山幽幽,水天一色,整座橋蜿蜒於水麵之上,此時若有車從浮橋上駛過時,橋麵猶如波浪一般,靈動又有趣,讓人歎為觀止。

    二體驗水上駕車的石時候,那便是你在橋上看風景,而看風景的人在山上看你。

    廊橋遺夢向前是獼猴水寨,水麵平靜。

    在這裏劃船,也是一種享受,有不同樣式的遊船可以選擇。

    無論是兩頭尖的皮劃艇,還是平時接觸不多的漿板,都很好上手操作,對新手毫無壓力,即使是女生,也不困難。

    尤其是透明船,腳底就是碧綠溪水,童趣十足。

    輕揮手中船槳,徜徉於碧水青山中,感覺十分美好。

    過了獼猴水寨,是一條清幽的峽穀。

    溪水泛起淡淡白霧,一艘小舟停泊水麵,倒影靜謐,有種波上寒煙翠的感覺。

    一塊巨大的山崖突兀的橫亙在路麵之上,這兒就是“獅子口”了。

    汽車衝浪,也是景區遊玩的最後環節,會將快樂推向。

    路麵上的水是上遊的溪水順路流淌,清澈幹淨,車子一路向前,可以濺起兩麵水牆,增加許多野趣,一路充滿歡笑和尖叫。

    汽車衝浪一路遇到的水流來自天坑瀑布,溪水晝夜奔騰不息,瀑布下的水潭水位確絲毫不變,一部分溪水引出來變成了地上河,一部分溪水從此處流入暗河之中,成為“天坑”,有無來處一艘木船的雲中漫步。

    幾年前一組船在水中懸浮照使得屏山躲避峽走紅網絡,屏山峽穀被網友稱作是“中國仙本那”,也是恩施第一個網紅景點。

    屏山,因山側屏立而稱名。

    以綠樹桑竹為膚,以碧波秀水為脈,以阡陌幽靜為魂,以薄霧迷蒙為氣,這裏是夏季避暑休閑勝地。清顧彩《容美紀遊》有詩讚曰“人言此是桃園地,不信桃園如許奇”。

    炎炎夏日,屏山峽穀內比景區外要低上好幾度,非常適合避暑休閑。

    鶴峰是恩施最後一個通高速的縣,這兩年高速才通到縣城周邊的鎮上。

    多年來,這裏的美麗風景也因為交通不便,藏在深山無人識。

    最近幾年,屏山峽穀開始在網絡上走紅,也讓恩施逐漸走進旅行者的視野。

    整個峽穀風光集險、奇、秀於一體,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可以漫步棧道長空,可以乘船水中漂浮,可以穿梭峽穀清溪,可以淺灘戲水親水,到處綠色盎然,清涼宜人。

    在屏山峽穀遊玩,有三個美好的體驗。

    第一個美好體驗便是漫步棧道長空。

    從停車場翻過一座山坡,眼前是幽深神秘的峽穀,兩岸岩壁高峭,峭壁上打造了一條長空棧道,景區喚之為罡步天梯,沿著這天梯可以一路下到穀底。

    感慨人們修建不易之外,一定要注意腳下安全,尤其靠近欄杆拍照時,感覺身體都懸在了絕壁之上。

    峽穀地形地貌奇特,整體呈狹長弧形地勢,四周峭壁聳立,溪流環繞,峰巒與河穀底部的落差極大,形成罕見的峽穀和地縫風光。

    眼前滿眼都是綠色,漫山的綠色植被,腳下幾百米深處是綠色溪水,水麵上漂浮著一層淡淡的薄霧,幾隻小船靜靜漂在水中,朦朧中仿佛仙境。

    第二個美好體驗就是乘船水中漂浮。

    入口下山下台階1700多級,沿著棧道走到穀底,用時一小時。穀底就是網紅懸浮照的拍攝地點——阿打鋪子,也是懸浮船體驗區,乘坐小木船拍攝打卡懸浮照,幾乎是每個來屏山遊人的心願。

    此處也可以租皮劃艇或者透明船,價格比獅子關略貴,但是在峽穀中劃船,又是別樣的一番風情。

    屏山峽穀實際上就類似於地縫,地縫中河流清澈見底,高高的峽穀對遮擋住了陽光,水麵不反光,形成了小船如同漂浮空中的假象。

    這裏最容易看見漂浮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溪水清澈,一個是正午太陽直射。

    很多人到恩施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親自體驗懸浮的感覺。

    從阿打鋪子不能沿著原路返回,也不建議返回,返回爬山的代價太大。

    需要向下遊走去去桃花渡坐船,那裏又是一種風情。

    第三個美好體驗是穿梭峽穀清溪。

    到屏山的遊人主要是因為懸浮照被吸引來的,其實更吸引我的不是懸浮照,而是坐船在峽穀裏穿行。

    從桃花渡上船到滾龍壩下船的這一段船程,船行峽穀深處,兩側峭壁聳立,耳畔環繞的是輕舟劃破水麵的水流聲和山穀裏間不時傳來的鳥鳴聲。

    最窄處“一線天”僅容一葉小舟通過。峽穀兩邊的絕壁上不時會有瀑布傾瀉而下,從輕柔的瀑布中穿行,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到下遊有個望月橋,“月牙兒”確是抬頭向上看的半圓形的天空,很是奇妙。

    出口上山台階600多級,需要用時20到30分鍾。

    上山經過一段隧道,其中有個窗口一定不要錯過,從這裏向外眺望,能看見屏山峽穀另外一個視角,峽穀裏碧水蕩漾,兩側有如刀劈斧斫般的懸崖絕壁,船下是溫婉而行的溪水。

    一道傷痕的華麗覺醒……雲龍地縫。

    來到恩施,最不可錯過的景點,是恩施大峽穀,也是恩施三大5a級旅遊景區之中最亮眼的一個。

    恩施大峽穀全長108公裏,有兩個核心景區,一個是七星寨,一個是雲龍地縫。

    雲龍地縫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其下的雲龍河,億萬年前雲龍河以暗河的形式酣睡於地下,之後地殼變化,地縫麵世,這裏也成就了一大地質奇觀!

    雲龍地縫地長三公裏多,最深處近百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