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拿什麽還(連更2/2,求追讀)

字數:4180   加入書籤

A+A-


                      從下午兩點,一直聊到晚上六點。

    當陳最和趙婉柔迎著日落,走出這家烤肉店時,一切都順利談妥。

    而這四個小時其實並不順利,算得上是一場拉鋸戰。

    陳最第一次見到了批發市場的老板砍價是什麽樣子

    趙婉柔先後四次覺得談不下去了,準備開門告辭。

    看得出是真著急賣房,甚至不惜違反租房協議,且願意給予店主補償的房東先後兩次拉住了趙婉柔

    每次被拉住,趙婉柔都會擺出一副算了,我真不想聊的樣子。

    然後在房東提出的新條件下,勉為其難的應著,再在一些細枝末節上進行深度試探,與談判,最終,以一個還算不錯的價格順利談成,並直接當場簽署了合同。

    烤肉店老板顯得比房東還積極,承諾三天後徹底讓出地方,想來這家店他開的也真不賺錢,甚至應該在賠,不然他甚至可以按照租房合同向房東索賠更多的錢。

    而陳最在這期間唯一發揮的作用就是在另外兩次趙婉柔要走,房東和店主也覺得談不下去沒攔時,他站起來“姐,你消消氣,要不咱在聽趙哥說說,也不是不能繼續談嘛”

    趙婉柔當然會適時的下個台階,這時陳最又會對房東和老板道“趙哥,孫哥,我姐就急性子,咱也都是誠心實意的,要不這樣,您給您心裏的最低價位,我們看看行不行?”

    默契的紅臉白臉,大抵如此。

    所以,一走出門店,趙婉柔就用欣賞的眼神看了陳最一眼“我演的不像嗎,你怎麽確定我不是覺得真的談不下去了。”

    陳最沒法回答,因為就純粹是直覺。

    而如果要回答什麽可能我了解你之類的話,又會惹禍

    所以他隻能選擇用笑容回應,等上了副駕駛後,倒是看著眼下已經到了飯點,卻還門庭羅雀的店麵,腦補出了未來這裏火鍋店的樣子。

    趙婉柔上車後也沒著急點火,而是儲物格裏又拿出了兩份合同,遞給了陳最“你看看。”

    陳最接過,翻了翻,目瞪口呆。

    趙婉柔看著他,撐著下巴“怎麽樣,條件還可以吧?”

    陳最不得不“我配嗎?”

    “你配啊,這本來就是你的構想,而且我不會過多的參與到經營中,我有很多事情要忙,除了要打遊戲,還要去看世界。”

    “可是,我還要上學”

    “所以,可可會看店,你們也算是老搭檔了,你不用每天守在這裏,但需要你負責大局的把控,營銷策劃,以及建立企業文化,勾畫規章製度。”

    陳最搖了搖頭“可白給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趙婉柔笑道“你懂什麽叫風險投資,什麽叫天使投資人嗎?”

    說著她指著麵前的店鋪“要不是你要上學,應該是我作為房東和投資人隻占百分之三十,你作為創始人占至少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給可可作為合夥人股份。”

    “其實,我已經很苛刻了。”

    【學廢了,這叫苛刻是吧】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技術占股?】

    【陳最,你憑什麽啊,難道就憑你偷親了一口?】

    【還真別說,正常的風險投資確實是這樣的,隻是姐姐這麽投資的話,我懷疑她是饞你身子啊】

    【這算包養吧,這是包養啊恭喜你,小白臉。】

    陳最啞口無言。

    事實上,趙婉柔說的沒錯。

    作為投資人,不參與日常管理,隻參與重大決策,是正常的事情。

    可一般情況下,投資之前還是需要創始人做出一點業績,且所在的行業被投行看好,投資人才會選擇投資占股。

    陳最的確講了一個非常好的故事。

    但沒有任何實例證明,他可以將管理和經營都做的很好。

    這年頭做創業者,少有僅憑故事,就可以打動投資人的,但在用不了幾年之後,憑故事就可以拉倒投資的事,也的確屢見不鮮。

    而且如果真的從投行的角度出發,給予陳最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可可作為合夥人百分之二十,投資人獨占百分之五十,還真是苛刻的投資,一點都沒說錯。

    隻是這樣的股份占比,說趙婉柔不是老板說不過去,尤其是隻有一家店的情況下。

    但陳最注意到了,合同中有一條直接區分了投資人和創始人,那就是股東有任何決策的提議權,而占股百分之三十的陳最擁有一票否決權。

    也就是說,陳最還真可以說的算,即便占股百分之三十,隻要簽了這份合同,他就是老板

    可想了想,陳最還是堅決搖頭“把一票否決權去了吧,你才是老板”

    趙婉柔把著方向盤一笑“但你要明白啊,如果我們真的想做大,這一切都是你的構想,沒有人比你更能把控方向,如果你沒有真正的決策權,我和可可很可能在未來都會幹預到你,讓計劃偏航,讓走向不同。”

    陳最沉默,之前的計劃書都是紙上談兵,自己真的有能力嗎?

    趙婉柔這時又道“我必須提醒你陳最,現在坐在你旁邊的我不是趙婉柔,隻是一個冷血無情的投資人,投資你是因為看好你能成就一番事業。”

    “你還必須要知道,我一共隻花了四十萬,就買下了這間門市,以及你未來創業的百分之五十分紅權。”

    “而且我們現在隻開一家店,如果你失敗了,我還有一間門市,虧不到那去,但如果你成功了,哪怕隻做到了計劃書裏的三分之一,憑借分紅權,我都是妥妥的吸血鬼,你懂嗎?”

    陳最無言。

    趙婉柔所說一切都是基於投行和創業者而言。

    現實的邏輯是,陳最一分錢沒拿,憑借一份優秀的商業計劃書,就是新店擁有決策權的老板。

    趙婉柔是出資人,投資人,加房東。

    雖然她也分析了即便失敗了,她也不會虧損多少的原因,陳最也知道未來的樓市會漲成什麽樣子。

    但這其中對陳最有多少信任,多少看好,多少恩情,這一刻隻有他自己能體會。

    而且如果接受了

    萬一,就是說萬一失敗了,拿什麽還趙婉柔?

    以身相許,陪伴一生嗎?

    呃,那好像挺也不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