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和曹操交心
字數:4011 加入書籤
曹操作為曾經魏國的皇帝,他也很清楚天下初定,王燦必須坐鎮後方,要消弭天下的亂象,否則容易生亂。尤其這一年多近兩年短時間,王燦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天下為之一新,不再是昔年那般混亂。至於王燦的允諾,曹操已經擱在心中,甚至忘卻了。
如今王燦卻又提出來了。
饒是曹操心理素質極強,他此刻也是心頭一跳,道:“請陛下明示!”
王燦知道曹操肯定記得,隻是不敢提出來罷了。
他不繞圈子,開門見山的道:“朕有一個夢想,夢想太陽照耀的地方,便是我中華之地。如今國內安定,一切都已經上了正規。所以接下,朕準備征伐不臣之地,朕準備拿下夷州和倭國,再討伐貴霜帝國。”
曹操聽到後,暗道王燦沒有騙他。
隻是,曹操卻擔憂。
曹操知道王燦出兵,因為昔日的允諾,肯定要帶上他,他能追隨王燦,也不用整日無所事事了。然而,曹操卻希望天下的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
故而,曹操鄭重道:“陛下,臣反對立即出征。”
王燦問道:“為什麽?”
對於曹操的反對,王燦有些意外,按照王燦的想法,曹操應該支持才是。
曹操鄭重道:“陛下,如今天下初定,正需要扶正固本,需要安撫百姓。即使天下沒了亂賊,可也需要一定時間讓人心安定。如果陛下出兵失敗,消息傳回國內,便可能導致局麵動蕩。天下承平不久,經不起風波。”
王燦聞言,看向曹操時,眼中流露出讚賞神情。
曹操是為天下蒼生考慮。
這便是曹操。
有大氣魄,有大魄力,更是一個有堅守、有原則、有底線的人。
王燦自信道:“孟德兄的考慮,隻涉及到了最壞的一方麵,卻忽視了最好的一方麵。任何時代,開疆拓土,都是大功勳,都能振奮人心。朕帶兵出戰,隻要取得勝利,消息傳回國內,自然民心振奮,誰還敢有二心?”
曹操道:“這隻是好的方麵。”
王燦繼續道:“再者,朕不打算帶十數萬大軍出征,也不可能舉國之力離開。國內安定下來,需要軍隊坐鎮,不能無節製的打仗。朕出征南下,隻是調動少數兵力。如此一來,打仗的負擔小,就算是失敗了,也不影響大局。孟德兄認為如何?”
曹操頷首道:“陛下英明!”
他也讚同王燦的提議。
如果隻是小規模的出戰,不會給蜀國造成什麽負擔。如果調動十萬乃至於幾十萬的大軍,很容易傷及根本,影響到剛剛穩定的蜀國。
王燦又取出一封詔令,說道:“孟德兄,這是朕對朝局的一個調整,你看看。”
曹操接過來,仔細看了一遍。
這一刻,曹操更是震驚。
曹操神色欽佩,心悅誠服的道:“陛下的這一項改革,真是絕妙,也是有大魄力。按照陛下的調整,可以防止軍中將領的軍權擴大,杜絕了地方官和軍隊勾連的情況。文官負責處理政務,軍隊負責保境安民,各司其職。除此外,朝廷改革後,也能防止專權之人,能更加的穩健。”
王燦說道:“孟德兄言之有理,你回去準備一番。如今剛開春,在朕料理一些事情後,便會準備出征。之所以提前告訴你,是擔心這一兩年了,朕沒有任何的動作,擔心你急了。”
曹操道:“臣不敢!”
兩人又談了出征的事情,曹操才退下。
王燦望著曹操離去的背影,臉上神色多了期待。他詔令上的內容,是對天下的一個改革,因為王燦廢除了州牧一職。
大漢末年,因為劉焉的建議,漢靈帝增強了州牧的職權,使得州牧掌握軍政大權。這樣的結果,會滋生出無數諸侯,使得地方各自為政。
王燦廢除州牧後,各州的掌管變成了刺史,但刺史隻有治理地方的權利,無法調動駐紮的軍隊。而駐紮各州的軍隊,由朝廷統一調度,沒有朝廷的命令,便不能輕舉妄動。
這是把地方的軍、政分開。
除此外,王燦把刺史、郡守等官員征辟官員出仕的權利收回,縣一級以上的官員,全部由朝廷統一任命。畢竟有科考在,能源源不斷充實官吏。甚至於,王燦明確規定了縣一級以上的官吏,不能長時間呆在一地,在一定時間內要輪換。
除了這些外,朝廷內部的改革也有。王燦一統天下,沒有設置丞相。在王燦看來,丞相一職的權利太大。王燦早已經設置了六部,有了後世六部的基礎。為了減輕王燦自身的政務,他效仿了明朝的內閣,組建蜀國內閣。
這是杜絕朝臣一家獨大。
這樣的好處在於,以王燦的威望和權柄,足以掌控內閣。至於後世子孫,如果君王有足夠的能力和手腕,能令內閣輔臣聽話。如果君王昏聵,有內閣的官員在,也能穩定朝局。
在大明朝,諸多的皇帝昏聵,不理朝政,甚至於皇帝十數年不理政務,但朝政依舊能延續下去,不至於荒廢混亂,這便是內閣的好處。
王燦的一係列調整,得到曹操的認可,頒布了詔令。
目前的朝廷,內閣以程昱為尊。昔年設置六部時,程昱作為吏部尚書,負責朝中最為關鍵的一塊。如今他作為內閣首輔,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尤其在王燦的麾下,程昱是最早歸順王燦的,也是最年長的人,忠心耿耿,資曆和能力都足夠。程昱擔任內閣首輔,王燦放心。除此外,荀攸、郭嘉、賈詡、李儒也進入內閣,作為內閣輔臣。
這一安排傳達下去後,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因為內閣的設立,便等於把朝中的權利,集中到了內閣上,增強了程昱等人的實權。
然而,沒有官員反對。
也沒有人敢反對。
尤其對程昱、荀攸、郭嘉、賈詡、李儒來說,他們成為朝中的最頂層,也是頗為激動,但一個個也沒有較勁自傲,都兢兢業業,踏踏實實處理政務。
“報!”
一名宦官大步走了進來。
宦官在宮中站定,稟報道:“啟奏陛下,工部尚書馬均求見。”
“宣!”
王燦吩咐道。
命令傳達下去,不一會兒,馬均頭戴進賢冠,身著官袍,大步進入了殿中。他站在殿內,躬身行禮道:“臣馬均,拜見陛下。”
王燦道:“馬卿不必多禮,你急匆匆趕來,可是工部又研發了什麽新的物件?”
這一兩年內,王燦把後世的一些想法,撰寫成冊,然後交給了馬均、蒲元和墨言等人,讓工部著手研製,希望能促進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