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太傅
字數:4033 加入書籤
半個月時間,一晃即逝。
天氣進入四月後,愈發的好,整個都城附近,萬物勃發,生機盎然。隻是王燦在這大好的使節,卻沒有時間出城遊玩踏青,而是忙碌著朝中事情,把各項事情梳理清楚,交給內閣安排。
事情的重心,都圍繞著出征。
王燦得交接好事情,才能安心的討伐倭國。這一日,王燦處理完了政務,伸了個懶腰,臉上多了一抹放鬆。各項事情他已經梳理清楚,他準備召集程昱等人,布置後續安排了。
“報!”
一名內侍走了進來,躬身道:“陛下,黃忠求見。”
“宣!”
王燦吩咐道。
內侍去傳令,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見黃忠大步進入。在王燦麾下的武將當中,黃忠算是年齡最長的一批人。如今的黃忠,年逾五旬,兩鬢都有了風霜之色,步入老年階段。
如今黃忠的兒子黃敘,也已經在軍中成長起來。
天下抵定,黃忠功成名就,兒子也有了事業,他更沒了多少征戰的心思,沒了雄心壯誌。武將的作用,在戰爭時期,能發揮到最大。但一旦進入和平時期,武將就無事可做,主要是保境安民,而黃忠如今,便是打算放馬南山卸甲歸田了。
黃忠躬身向王燦行禮,道:“臣黃忠,拜見陛下。”
王燦微笑道:“漢升不必多禮,你此番入宮覲見,可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黃忠開門見山道:“回稟陛下,如今天下抵定,外族臣服,整個蜀國上下,已經沒了戰事。臣上了一定年紀,也準備挪一挪位置,讓更多年輕人展現才華。所以老臣這次來,是打算向陛下請辭,請陛下準許老臣卸甲歸田。”
王燦明白黃忠的心思。
如今的黃忠,失去了雄心壯誌。
曆史上的黃忠,嶄露頭角時,天下尚沒有平定。縱然黃忠年邁,但他武藝極高,有征戰沙場的心思。可如今天下平定了,黃忠沒了征戰的機會,才打算請辭。
王燦說道:“漢升,你錯了。”
黃忠道:“請陛下明示。”
王燦繼續道:“如今的蜀國,雖然沒有了戰事,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困難。偌大的蜀國萬裏江山,的確需要文官施展才華,令百姓安居樂業。但蜀國上下,更需要武將守土安民。”
“沒有穩定的根基,便是無根之本。”
“文官治理地方,讓百姓安居樂業。武將保境安民,令文官一展所長。”
“這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王燦說道:“你沒有上戰場了,便準備辭官卸甲,如果朝中的武將都如你一般,一個個都卸甲歸田,豈不是亂了套。漢升,朕舍不得你卸甲。”
黃忠道:“陛下折煞老臣了。”
王燦又道:“最重要的是,這段時間雖然沒有戰事,但再隔一段時間,朕就要禦駕親征,發兵討伐倭國。所以你寶刀未老,還有事情做。”
黃忠大喜道:“陛下,臣真的能隨軍出征嗎?”
王燦道:“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漢升雖然是老將,但朕相信你,更相信你豐富的經驗。遠征倭國,需要漢升這樣有經驗的將領。”
“謝陛下!”
黃忠一聽,登時激動起來。
這是他的機會。
不是升官發財的機會,也不是建功立業的機會,而是一展所長的機會。到如今黃忠的地步,黃忠功成名就,早已經過了追名逐利的時間段,而是想一展所長,不至於整日渾渾噩噩,無事可做。
黃忠進入大殿時,都還有些蔫蔫的。一個常年征戰的人,不再上戰場廝殺,失去了那股精氣神後,便容易萎靡。黃忠得了王燦的通知,知道要討伐倭國,便有了心氣兒,這股精神起來了。
黃忠抱拳道:“陛下,臣這就去準備,隨時等候陛下的詔令。”
“去吧!”
王燦笑了笑,擺手吩咐。
在黃忠離開後,王燦下令道:“來人,召程昱、荀攸、郭嘉、賈詡、李儒覲見。”
內侍去傳令,不多時眾人進入。
王燦目光掃過眾人,說道:“此番召你們來宮中,是有些事情安排。第一件事,是太子冊立已久,雖有名師教導,但時至今日,沒有任命太傅。程昱老成持重,德行操守都是極佳的。朕決定,由程昱擔任太傅,負責教導太子。”
“臣謝陛下隆恩。”
程昱起身道謝,他心中也是頗為激動。如今的他,擔任內閣首輔,是朝中權勢最大的人。如今王燦又任命他擔任太傅,便是更進一步的嘉獎和器重。尤其作為太傅教導太子,等於提前和未來的皇帝搞好關係,等於是未來的帝師。
這樣的榮譽,可謂罕見。
郭嘉眼眸轉動,他倒不欣羨,因為如今的他,也不過是三十出頭,是內閣中的所有人中最年輕的。可預見,在老一輩的人故去後,他自然會執掌朝廷的。
荀攸、李儒等人,心中琢磨著。
近一段時間,王燦給予程昱的恩寵很大,而且時常安排事情,莫非有什麽動作嗎?
幾個人都琢磨著。
王燦讓程昱坐下後,繼續道:“太子有仲德公教導,朕很放心。朝中的政務,也有內閣的官員集中處理,朕不擔心。所以朕決定,親自領兵討伐倭國,將其化作蜀國的一部分。”
眾人一聽,都瞪大眼睛。
幾個人明白了。
王燦不斷的處理政務,不斷的放權給內閣,甚至讓讓程昱擔任內閣的首輔,便是為了穩定朝局,然後便於禦駕親征。
程昱一向敢於直言,立刻勸諫道:“陛下,自古以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昔日的大秦,冠絕天下,始皇帝可謂千古一帝。但大秦卻盛極而衰,二世而亡。臣竊以為,蜀國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開疆拓土,而是要穩定發展,老臣建議,請陛下暫熄兵戈,以國內為重。”
荀攸道:“陛下,臣附議!”
李儒道:“陛下,臣附議!”
賈詡和郭嘉也同時開口,讚同程昱的意見。他們都是極為睿智的人,清楚天下的局麵,清楚要讓人心安定,一兩年的時間,還是過於短暫。至少要五年,乃至於十年後,天下大定,人心徹底穩定下來,才能有進一步的大動作。
王燦卻是笑了笑。
他理解眾人的擔心,但對於這些擔憂,王燦心中已經有了應對之策。而且王燦對於後續,又準備做一個調整,確保蜀國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