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2章 請教

字數:601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回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 !

    房玄齡出宮後,沒有徑直回家,而是往王家去,他還得去見一見太上皇李淵,把李世民的想法說一說,至少李淵這裏有一個準備,事情也能比較容易完成。

    房玄齡到了王家後,是在後山見到李淵的。他先是向李淵問安,然後就直接說了李世民希望李承乾、李泰能在王燦身邊學習的事情,但因為王燦不願意收徒,所以眼下隻能是選擇折中的方案,讓李承乾和李泰到李淵膝下盡孝,然後趁機向王燦請教,以期能得到王燦的教導。

    李淵聽到後,也是點頭頷首。

    李世民的做法不錯。

    是為兒子著想的。

    李淵沉聲道:“這一事情,朕知道了。你回去告訴皇帝,讓承乾和青雀來便是。”

    “是!”

    房玄齡立刻就應下。

    對李淵來說,他雖說和李世民化解了芥蒂和矛盾,但和李世民之間,還真沒有多少的話可以說,可是對於膝下的孫兒,李淵卻是極為喜愛的。

    要知道李承乾的名字,是李淵取的。李淵對於小時候的李承乾,很是喜愛的。隻是這些年,隨著李承乾年長,而且他也忙於事務,便見得少了些。

    可祖孫之間,卻是情誼極好的。

    房玄齡道:“太上皇,臣這就回去稟報。”

    “去吧!”

    李淵點了點頭。

    他望著房玄齡離去的背影,眼中有思索神情,皇帝的出發點是好的,隻是兩個孩子來了,能否學到王燦的手段和智慧,那就不得而知了,一切得看兩個孩子自己的。

    房玄齡出了王家,又徑直往東宮去。

    從永興坊到東宮,距離不遠。

    而且東宮位於皇城的東麵,很容易就能抵達。

    當房玄齡抵達時,李承乾正在讀書。如今的李承乾,不過是十一二歲的年紀。但心智卻已經成熟,而且李承乾頗為孝順,深得李世民的讚許。

    曆史上的李承乾一開始,的確是極為聰慧的,且處理政務也是井井有條,對待朝臣老師,那也是頗為禮敬,堪稱舉世稱善。

    都讚歎李承乾作為太子禮賢下士。

    是極為不錯的。

    然而隨著李承乾的年長,李世民無比的寵溺李泰,甚至於李泰原本該去封地的,李世民卻是特許李泰不需要去封地,把李泰留在了長安,形成了對李承乾的威脅。或許一開始,李泰並不懂事,沒有對李承乾有威脅,李承乾也是兄友弟恭,對弟弟極為關切。

    可是隨著李泰的年長,尤其李世民的器重,加上李泰很能討李世民的歡心,李泰身邊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班底,有了一股力量推動著李泰奪權。

    李泰的針鋒相對,使得李承乾壓力大。

    切長孫皇後死去後,缺少了一個能協調李承乾內心的母親,李承乾又因為墜馬摔傷了腳,到最後形成腿疾,完全是無法正常走路,使得李承乾漸漸變了。

    徹底不再是那個良善聰穎的太子。

    而是一個內心充斥著無盡猛獸的太子,最後走上了起兵謀反的道路。

    當然,李世民其實也器重李承乾。

    甚至於處處為李承乾著想。

    李世民給李承乾的班底,那是極為強的,都是飽學之士,且都是朝中有影響力的人。可偏偏李承乾早已經墮落了,即便是李世民想要把李承乾培養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卻是已經晚了。

    如今,李承乾卻還沒有變化。

    李承乾見到了房玄齡,臉上神情謙遜恭敬,起身道:“房相!”

    房玄齡道:“太子折煞微臣了。”

    李承乾問道:“房相今日來,可是有什麽事情嗎?”

    房玄齡道:“陛下有旨,請太子和越王殿下,前往永興坊王家,在太上皇膝下盡孝。”

    李承乾一聽到後,心念轉動,旋即問道:“房相,可是皇祖父身子出了什麽問題嗎?陡然間,也沒有半點的風聲,就讓我和二弟前往。”

    房玄齡也不隱瞞,開門見山道:“回稟太子,之所以讓您前往。原因很簡單,是借著在太上皇麾下盡孝的機會,盡量得到王燦的指點。如果能拜王燦為師,那就是最好的了。”

    李承乾聞言,頓時了然。

    對於王燦的一個情況,李承乾也是知道的。王燦對於大唐來說,對付他的父皇、皇祖父,乃至於對於他的母後來說,那都是大恩人。

    除此外,王燦又救治了長孫無忌的夫人,也是救了李承乾的舅母。

    在這些關係下,李承乾對王燦頗有好感。

    尤其王燦的年紀,比他大不了多少。

    李承乾略作思考,便開口道:“房相放心,本宮稍後就前往王家。請房相轉告父皇,我一定會拜王先生為師,得到王先生的教導。”

    房玄齡道:“殿下,如果是這般,那自是最好的。”

    “卑職告辭!”

    房玄齡便不再逗留,轉身就離開。

    李承乾盤腿而坐,思慮片刻後,吩咐道:“來人!”

    頓時,便有內侍進入。

    李承乾吩咐道:“準備馬車,本宮要去老師府上拜謁。”

    李承乾的老師,如今是李綱,擔任太子少師,負責教導李承乾。

    如今的李綱,已經是近八十的年紀,在這個時代來說,簡直是人瑞一般的存在。尤其李綱年輕時候,便名氣斐然,才學廣為天下知曉。

    北周時期,,李綱早早出仕,擔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

    當時的北周皇帝宇文贇,對宇文憲恨之入骨,意圖殺死宇文憲。皇帝要殺人,原本是很容易的事情,不過宇文憲通達機敏,有氣量,且權勢很重,不可能隨意處死。

    所以皇帝便召見宇文憲的幕僚,要讓宇文憲的幕僚誣陷罪名。

    當然的李綱,誓死不從。

    可惜的是,宇文憲最終還是被殺死,而宇文憲的屍體被拋屍後,無人敢收斂屍體,甚至一個個人都跑得遠遠的。

    然而,李綱卻是不懼,他親自安置宇文憲,給宇文憲下葬。

    經此一事,李綱徹底名滿天下。

    被天下人知悉。

    到了楊堅開國稱帝後,便擔任太子洗馬,負責教導楊勇。可惜的是,楊勇最終被廢掉,而李綱在朝中一段時間後,有誌難伸,便最終辭官隱居。

    等到大唐建立,李淵征召李綱出仕,擔任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負責教導太子李建成,隻可惜李建成卻是被李世民殺了。

    事實上,李綱性情是極為耿直的。

    他曾數次勸諫李建成,但李建成都不聽從李綱的勸說。以至於,李綱是要辭官的,卻被李淵挽留了下來,不過李綱卻是根本不去見李建成了,隻是在朝中任職。

    等到李世民登基,便讓李綱又教導李承乾。

    在李承乾這裏,李綱卻是極為受器重,李承乾也是尊師重道,事事禮敬李綱,而且上朝時,李承乾也會提前抵達,攙扶著李綱入朝。

    在當朝中,李綱或許對李世民來說,功勳不是最大的,但李綱的資曆,卻是絕大多數人都望塵莫及的,沒辦法,李綱活得長。

    且李綱學識淵博,博聞強記,這是李綱立足的根本。

    李承乾出宮後,徑直往李綱府上去。

    待一抵達,他是直奔書房。

    李綱的府上,李承乾也來過很多次了,熟門熟路的,所以直接到了書房中,見到了正在看書的李綱,李承乾上前道:“老師!”

    李綱起身回禮,擺手示意李承乾落座,道:“太子今日出宮來,可是有什麽事情嗎?”

    “是!”

    李承乾點頭就回答。

    李綱道:“請太子示下。”

    雖說李綱上了一定的年紀,但依舊身體不錯,還算是精神矍鑠。

    李承乾說道:“就在先前,房相告訴本宮,讓我和越王一起,前往永興坊王家,在皇祖父膝下盡孝。我曾詢問了房相,用意何在,房相直接說,是借著在皇祖父膝下盡孝為名,意圖得到王燦的指點,這是父皇的安排。甚至於,要能夠拜王燦為師。這一事情,茲事體大,故而我特意出宮來,向老師請教,此事我應該怎麽辦?”

    李綱聞言,捋著頜下的胡須仔細的思考著。

    李綱倒是不至於說,李承乾要拜王燦為師,就有什麽想法了。事實上,李承乾作為東宮太子,老師不可能隻有一人,必然是很多人教導。

    再者,李承乾能拜王燦為師,也有利於李承乾的地位鞏固。

    李承乾坐在下方,不曾去打攪。

    他相信李綱。

    好歹李綱是活了近八十年的人,經驗豐富,所以李綱思考事情,肯定是更加全麵的。在這一前提下,李承乾相信李綱的判斷。

    好半響後,李綱開口道:“太子,依照老臣看,此番去王家。太子要做的有兩個方麵,其餘的便不必多做什麽了。”

    李承乾身子微微前傾,道:“請老師示下。”

    李綱說道:“這第一點,便是在太上皇膝下盡孝。盡管這隻是一個由頭,隻是陛下的一個理由,但既然打著這個旗號去,就自當在太上皇膝下盡孝,讓太上皇能享受天倫之樂。所以太子首先要做的,便是能哄太上皇開心。”

    李承乾頷首道:“弟子謹記老師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