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吾道將成!【求月票!】

字數:595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修仙死路一條!最新章節!
    “摘星宗每一世都必定要南下入疆,我原以為他們是為南疆資源,但第十三世看來不像。”
    “這一世終於知道答案。”
    摘星宗南下,不為資源,不為地盤,也不是閑得慌要去攻伐四極之一南疆之極
    =
    的九山妖魔。
    他們為的,隻是築城!
    “摘星宗在南疆西北擬定要建造四座渡劫仙城,第一座‘金珠仙城進程大半。不等這一仙城建完,再過半年,就要同時開啟在南疆西北第二座、第三座仙城的建造。”
    “在這期間,摘星宗暗中傳令弟子,一要跟老師的南疆聯盟’表麵和平共處,二要攻伐南疆深處,鬧出動靜,遮掩建城目的跟仙城地址。但過程中,還得找尋時機,或打或殺,不論手段,定要將老師所在的青樂山’拿下。”
    丁雨荷眼中恨恨。
    這第四座仙城,正是青樂仙城!
    “嗬!”
    “摘星宗要建造仙城,這是好事。”
    “其他處且不論,但在這南疆的四座仙城,斷教他們有來無回。”
    孟南一笑,巴不得呢。
    此事此時不談。
    孟南說起此次心魔顯化聯係丁雨荷的正事:“近兩年不要進入霧陽山境,有什麽動靜什麽熱鬧也不要去管,約束好親近的可以信任的人也不要過去,以免遭禍。”
    “霧陽山境?”
    丁雨荷心間一動。
    她記得,那裏曾是老師長子、行者師弟的修行處所,直到五十多年前,人稱石仙’的孟行者孤身往南,赤手空拳打下一處頂尖山境【箜仰山】,又收服諸山大妖,計有七十二洞,勢力、名望,自此正式追平其弟一一灌江口二郎孟戩。
    後孟行者移植許多花草瓜果,借【箜仰山】靈氣蘊養。
    因此山中花果眾多,於是便依其父孟南的建議,將【箜仰山】改名【花果山】。
    此後,【花果山】石仙孟行者與【灌江口】二郎仙師’孟戩,就是青樂山一脈兩處分支。
    摘星宗要對付青樂山對付孟南,與大妖往來密切、麾下有不少大妖效命的這二處,必定是由頭之一。
    丁雨荷記下應下霧陽山境不可去後,便又出聲提醒孟南。
    “我自省得。”
    孟南點頭,又問候丁雨荷兩句,便散去心魔顯化,鏡中道人換麗人,變回尋常。
    灌江口。
    這裏早就不是當初區區之地,這一世的灌江口’,一共包含【逐骨山】、
    【狼主山】、【厲牙山】三處山境。
    二郎仙師孟戩成道後來到這裏,自【逐骨山】而始,率仙師、大妖,治理千鎖江’、羅羅江、‘塗武江等三條大江為首的諸多水係。
    大江疏通、改道,江水灌入三山。
    故此世人便將這三處山境統稱‘灌江口’。
    灌江口峒民依山傍水建城生息,二郎此舉,活命何止億萬。
    治水一甲子,威望甚高。
    這一日。
    逐骨山境,小眉山中。
    孟戩登上天梯,居高望遠。
    天梯依山而建,最頂端離地九千九百九十九丈,是【逐骨山】第一高峰。
    原本僅有九幹二百丈。
    隻因孟三壇覺得還不夠高,於是孟戩就將此山生生拔高七百九十九丈,湊成九九極數。
    隨後孟三壇就在這裏修登仙天梯,見升仙祭壇,以求突破。
    登仙。
    升仙。
    最終歸天,練氣不成,一命嗚呼孟三壇雖死,但天梯跟祭壇保留下來,成為遠近一景。
    山巔祭壇。
    孟戩張眼,眺望四方,一隻天眼能看到一條條江水脈絡……
    查看。
    琢磨。
    參詳。
    孟戩每隔幾年就會這樣,查看水係,預防水患這既是為峒民,也是為自己。
    “大地為體,水為經脈。”
    “我以天眼為憑,拜天地為師,師法自然,治水、搬山,就是修行。”
    孟戩看著諸山諸水,印證自身,臉上略帶笑意:“三山水係契合,我這《水經注》的三山境算是練成。”
    孟戩笑著。
    體內法力如江河奔湧,浩蕩衝擊之時不斷攀升
    二百年。
    二百一十年。
    二百四十年。
    二百七十年。
    短短時間,就激增七十年法力。
    但增長的卻不僅是法力,法力激增時依著三山水脈的模樣,一顆顆丹元自然排布,第七重、第八重、第九重丹元圖自然而然的締結,穩固如山水。
    不數日。
    孟戩就從練氣六層直衝練氣九層。
    甚至在達到練氣九層後,法力仍在狂飆,直到三百年才止住腳步。
    而這時。
    三山略微一震,種種氣機暗中勃發,將濁氣一並送來。
    心焰灼燒。
    玄光頃刻煉就,一而二,二而三,迅速增長壯大,返璞歸真,每一道玄光凝練如一,轉折如意,剛柔並濟。
    散則為雲霞。
    雲霞罩身。
    如仙臨凡。
    九層。
    三境。
    孟戩一朝功成,法力、道行同時狂飆,距離煉氣巔峰隻差最後真火一步。
    而這時。
    天外一道靈光忽至,孟戩望一眼靈光就散,他想了想,當下將念一動,一道道雲霞如遊魚,飛入幹家萬戶。
    再接著,一陣陣仙光、妖風席卷而至,落在孟戩跟前,匯聚成三十六人,十八仙十八將,各都不凡。
    始一到來,便衝孟戩拱手,多數口稱二爺。
    “吾道將成,還請諸位相助一臂之力!”
    孟戩躬身頓首。
    “全聽二爺吩咐!”
    眾仙眾妖或嚴肅或興奮,齊聲應和。
    孟戩感激、期待,這便協眾而出,直奔霧陽山境。
    遠處。
    原【箜仰山】,現【花果山】。
    砰!
    砰!
    轟!
    轟!
    大地震顫,群山震動。
    諸山之間諸多生靈,有的驚惶,有的卻早就習慣—一
    “別慌!”
    “這是仙人扛山!”
    “據說是天上被貶的仙人在受責罰,每日都要扛山受刑,你爺爺我小時候見過一次,嘖嘖,那叫一個慘,瘦瘦小小的,被大山壓的直不起腰。“
    “仙人?扛山?”
    有關‘仙人扛山’的傳說在【花果山】流傳已有數十年。
    有人說是天上仙人被貶受罰。
    有的猜測是山峰擋住仙人去路,於是仙人扛山是為移山。
    有的說是大山深處有蠻人,力大無窮,擅能扛山,他們扛山不為別的隻為好玩。
    種種說法,不一而足。
    但這都隻在大多數凡人當中傳播。
    對於練氣、大妖,乃至有些見識的真元、真氣層次的修煉者,知道的就更多。
    他們知道,扛山的不是旁人,正是這數十萬裏【花果山】之主—一‘石仙孟行者。
    至於扛山原因—
    許是無聊。
    更有可能是一種修行。
    譬如此時。
    孟行者肉體凡胎,背負一山,直不起腰, w 大汗淋漓,但仍在行走。
    忽的。
    天外一隻仙鶴突來顯化。
    孟行者接過一看,不由咧嘴笑開,將山一擲一轟!
    大地轟鳴,甚囂塵上。
    繼而,孟行者招呼一聲,【花果山】中四員巔峰大妖掠來落在跟前,口稱‘大王。
    “吾道將成!”
    “走!”
    這四妖與孟行者相交莫逆,此時無須多言。
    孟行者在前。
    四妖跟隨。
    一行就往【霧陽山】趕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