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預言!胡謅!好自為之!【求月票!】
字數:11106 加入書籤
寶照群島。
荒蕪一境。
一道金光劃過,孟南、紀雲、折遊三人顯蹤。
“多謝周兄搭救!”
紀雲剛剛站定,就衝孟南躬身拱手,大禮拜謝。
折遊在旁也一並如此。
“紀兄快快請起。”
“我非周桐,欺瞞許久,還請紀兄莫要記掛。”
孟南伸手虛扶紀雲,身形虛幻,當場就散去【百變】,回歸原來模樣,青衣道袍,相貌平平,衝紀雲作揖道:“崇源閣孟南,見過道友。”
“竟是孟閣主!”
紀雲一驚,心緒複雜。
他想過周桐藏拙,也想過此‘周桐’非彼‘周桐’,但如何也沒想到,竟是黃沙群島《地煞榜》第十位的‘碧丹老魔’、‘崇源閣主’,變化成周桐模樣,與他親近。
這
紀雲驚後,苦笑又道:“孟閣主何等人物,實在折煞紀某人。”
他確實想不通,以孟南的身份、實力,有什麽必要費這般心思?
思來想去。
紀雲自覺自己的特殊之處,僅有青年時期跟隨那位脾氣古怪、動機不純的便宜師父煉藥修行時,機緣偶得的那一隻小綠瓶是一樁了不得的寶物,值得讓人惦記。
正是憑借此寶,他才能衝破當時死局,一步步成長起來。
除此之外,別無長物。
若這人是為那隻小綠瓶而來
“那可糟了!”
紀雲心下一緊,等待孟南出聲審判。
……
“唉!”
這一邊,孟南聞言,長聲一歎,臉上居然也有苦笑,就見他道:“道友有所不知,孟某如今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已是枯枝敗葉,命不久矣。”
“怎會?”
紀雲一怔,內心將信將疑。
孟南搖搖頭,繼續編造:“具體內情不便相告,但不瞞道友,若五十年內不能晉升真境,孟某壽數就要走到盡頭。”
五十年。
成真境。
紀雲先是下意識的覺得以孟南的實力,未必不能成。
但緊接著就想起來
“孟南!”
“他僅是術法超絕,真正修為才僅道基第一境!”
“五十年要成真境?”
“怎麽可能!”
紀雲心頭一掀。
隻是仍對孟南的說法存疑。
心中所想,麵上不表。
“閣主才情無雙,不至於此!不至於此!”
紀雲賠笑。
孟南也不管紀雲信與不信,隻自顧自道:“我命我知,自十多年前有感此中境況,孟某就在為身後事籌謀,以秘法算我‘崇源閣’日後出路、我親朋好友、門人弟子生路在何處,天機指引,皆係道友!”
孟南望向紀雲,眼中灼熱。
“閣主”
“這!”
“紀某何德何能!”
紀雲這下更是愣住。
他千想萬想、千算萬算,也沒想到孟南變著法子接近他的理由居然是這個。
哪怕現在這個說法仍然存疑,不可盡信。但即使是假的,孟南能想到這種借口也的確出乎他的意料。
“道友不必過謙。”
“如今我雖勝你,但命數不同,前程兩極。五十年後,我已作古,道友卻已經證道真境。”
“今次歸耕宗中劫難渡過,道友一飛衝天之勢勢不可擋。”
“真境可期。”
“不必百年。”
孟南語氣懇切,言之鑿鑿。
“這這”
紀雲一時不知說什麽才好。
但是,真境?
“我有寶瓶,又有這一次在真府中得來的諸多靈藥種子,五十年、一百年興許難成真境。”
“但二百年、三百年,總有希望。”
“這人這般確信,難道所言全都當真?”
紀雲這時也有些迷湖。
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在這一役之前僅有一隻小綠瓶,實在談不上什麽真境可期,看不出任何苗頭。
直到這一次,探索真府後,他自己才真正具有幾分證道真境的期許跟把握。
而孟南卻在這之前就早早跟他接觸。
此時再道出,確實教人信服。
紀雲一時語塞。
孟南語氣愈發誠懇:“孟某前些日舉動難免唐突,此次出手相救,也確有挾恩圖報的念頭。隻盼道友晉升真境後,能為我孟氏一脈出手三次。情非得已,我心知道友是信人,便不加遮掩,萬望道友海涵!”
好家夥!
這麽直白?
紀雲聽著,心裏怪怪的。
前後結合,依著孟南所言
“他自知命不久矣,謀身後事時算出我日後能成真境,於是提前親近、結交、施恩,以求日後能略作庇護孟氏一脈。”
這邏輯似乎沒問題。
前後閉合。
雖然被算計,甚至這人前麵冒充‘周桐’跟隨,不見得就隻是為了親近,多多少少恐怕還抱著些截取他機緣、成就自身的念頭。
但最終沒成,真府機緣盡歸他一人。
“他雖算計我,動機也不純,但事後救我,此時有能力將我打殺、奪取機緣,也不曾出手。”
“這品性也是難得。”
“若他還有其他謀算”
“算了,先不想。”
“應下他倒也無妨。”
“日後若成真境,就幫一幫孟氏,我穩賺不賠。”
紀雲心思轉動,下一刻,又想到此時情景,心下忍不住自嘲一笑:“眼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還在想什麽?”
一念及此。
紀雲再無閑思,當即道:“承蒙閣主信任,紀某日後若僥幸能成真境,定護孟氏周全!”
“感激不盡!”
孟南鬆了口氣。
……
“呼!”
目送孟南身化金光遠去,紀雲也鬆了口氣。
方才雖被孟南救出歸耕宗,卻又落在目的未知、神通廣大的孟南手中,相當於剛出狼窩再入虎口。
同樣是插翅難逃,生死不由己。
這種感覺太難受。
此時孟南終於離去,一劫之後又一劫終於消退,一直懸在紀雲心口上的那口鍘刀才終於隱去。
“萬幸!”
紀雲慶幸。
“這是個怪人!”
折遊在旁早就聽得目瞪口呆。
還有這種人?
擺在眼前、唾手可得的真府寶藏、諸多寶物不要,就隻施恩,賭一個虛無縹緲的未來真境?
且不說紀雲能不能修成真境。
即使證道真境,後續能不能兌現承諾庇佑孟氏也是兩說。
甚至於,擱在一些小心眼,例如折遊自身這樣性子的人身上,今日不但不記恩反而還要記恨,那才是真正養虎為患。
但這孟南,居然就這麽賭了?
兩袖清風,什麽都不要就走了?
離譜!
“簡直離譜!”
折遊大為費解!
“不是怪。”
“這是君子。”
紀雲冷靜下來細想,明白孟南心思:“他自知命不久矣,與我接觸知我品性,不願出手強奪違背本心,這才索性賭一把。”
想到這些,紀雲愈發感慨。
這位的確是君子。
“君子”
折遊內心嗤笑,頗為不屑,但藏得很好,不去多嘴,隻點點頭咧嘴笑道:“是啊!君子!君子好!”
不是君子,你早死了。
主仆二人各懷心思,見金光遠走,再不留戀,一扭頭趕緊跑路。
……
眾生仙宗。
白燭列島。
符穹水泊。
陽九真人喚來孟南。
“弟子孟南,見過真人!”
孟南見禮,畢恭畢敬。
陽九真人瞥一眼孟南,好笑道:“裝的像模像樣,你若尊我敬我就該信我。前不久暗裏將孟戩送出,這兩年又將黃沙群島那邊一眾門人弟子化整為零,散入各域隱藏。這可不是恭敬,這是不信任宗門。”
“真人洞察如淵,弟子惶恐!”
孟南頓時如墜深淵,心中惶惶,麵上煞白。
不是他心裏素質不行,實在是陽九真人給的壓力太大,僅僅看一眼,就如泰山壓頂,讓人喘不過氣來。
“不用緊張。”
陽九真人仍舊笑著,抬手招來一蒲團,“坐。”
言出法隨。
孟南不受控製,就跌坐蒲團上。
這一手著實恐怖。
但一細想,又很正常。
此地孟南畢竟僅是一道重元化身
通法道基一境修為。
千年法力。
諸般奇術、真術在這時也不敢施展去抵抗。
堂堂真人喝令操弄一個一境道基,自是手拿把攥。
“還好。”
“我本尊在都幽真府,仍能自主,完全可以令這化身自行泯滅。”
孟南敢來,早有準備。
這時索性坦然坐下,看向陽九真人,想知道他要如何處置。
“膽識不小。”
陽九真人又讚一聲,才說起正事:“你在歸耕宗鬧出好大的動靜”
“真府。”
“山靈。”
“一妙至寶。”
“輕鬆突破歸耕宗五個太上長老的封鎖。”
“在【二氣環】、【金光洞虛術】之外,又多一門【三頭】妙術,戰力激增。單一一道分身,就能威壓一卷偏遠群島的《地煞榜》。”
“這【三頭】疑似真術。”
“再有【分身】、【百變】、【複製】,以及這一趟真府中得來的【怒劍】真術。”
“至少三四道真術在身,兩三道真術造詣不俗。”
一樁樁。
一件件。
陽九真人屈指細數,將孟南在歸耕宗中的展露全都道出。
甚至就連原本意義上,連孟南都不該知曉,目前僅有紀雲一人知道的真術【怒劍】,也被陽九真人探知,算在他頭上。
當然。
還有那一口一妙至寶‘天池劍’。
陽九真人全都知悉。
隻是他推測有誤,全然沒想到,‘天池劍’已經報廢。
至於真術。
陽九真人當然也想不到,孟南與紀雲同進同出山靈秘境,事後又‘劫走’紀雲,居然沒去索要真術。
但按著常理,不論是歸耕宗那邊,還是此時的陽九真人,顯然都覺得,以孟南的實力,那座真府中一應寶物、傳承,都該是盡入孟南手中。
卻不知
孟南不循常理。
……
“什麽都瞞不過真人。”
“居然連弟子在‘山靈秘境’中新近到手的真術是什麽都清楚。”
“隻是這【複製】跟【三頭】實為一術,【三頭】修成三首,一生能繼承三道奇術。”
“二氣環。”
“金光洞虛術。”
“我已用去兩次,僅餘一術,正在找尋。”
孟南一向擅能胡謅,信口開河不見心虛。
他將【三頭】、【褫奪】、【二氣環】、【金光洞虛術】等等,真真假假湊在一起,說的連他自己都信了。
又替紀雲一身擔下‘山靈秘境’中那處真府的因果。
在紀雲瞧不見的地方,再次相助,施以恩情。
孟南這是虱子多不壓身,債多了不愁。
“三頭。”
“怒劍。”
“百變。”
“分身。”
陽九真人也不計較孟南所言真假,姑且相信,這一數,確切的就有三道真術,已經趕得上得到【百變】後的眾生仙宗。
一人可抵仙宗。
未免驚世駭俗。
“分身不是。”
孟南十分實誠。
陽九真人不置可否,正色問道:“你並不看重真術,【百變】能拿出來,【三頭】與【怒劍】,可有出手的想法?若願獻出,宗門定不會虧待,必定全力助你與孟戩證道真境。”
對散修真人而言,身懷許多真術未必有用,真境真人精力同樣有限,最多主修一兩門。
但對眾生仙宗這樣的真境級勢力而言,真術自是多多益善。
真術越多,往後門人可選擇的餘地就多,成就真人後各修不同真術,互補性也就越強。
這是宗門底蘊,安身立命之本。
陽九真人如今執掌眾生仙宗,自是渴求。
而對於孟南
“若有眾生仙宗相助,證道真境的把握的確能大大提升。”
但是【三頭】不能承襲奇術,【怒劍】不在孟南手中。
孟南想交也交不出來。
再一方麵。
即使是眾生仙宗這樣的真境級勢力,想要培養兩位真境也是千難萬難,須得數百年乃至更多資源傾斜,賭注壓上,代價極大。
而此時的眾生仙宗
九百年前錦繡真人證道。
七百年前陽九真人證道。
門中資源接連造就兩位真人。
特別是後一位陽九真人,是在錦繡真人大力支持下才證道真境,當時幾乎將整個眾生仙宗掏空。
七百年休養生息,再度積累,眾生仙宗也許已經有再造真境的底蘊。
但是,眾生仙宗真的會將這些資源、底蘊,用在孟南、孟戩這一對半路入門的父子身上嗎?
孟南心疑,不願多想。
與眾生仙宗相比,他更願意相信自己親自接觸過、了解過的紀雲。
他道:“弟子得傳【三頭】與【怒劍】時,遵從前輩叮囑,立誓不成真境不得外傳。將真術交予宗門,弟子心甘情願,隻是誓言束縛,並非不願,實在不能。”
“誓言。”
陽九真人聞言,擺擺手,朗道:“既有誓言束縛,此事作罷。”
略過真術不提,這位真人又提起另一樁:“你在歸耕宗中大打出手,【二氣環】、【金光洞虛術】同出,又有【變化】之術顯露,再有【三頭】顯威。山靈秘境中那一座真府的根底也被挖出,是近萬年前‘悲苦真人’遺留,其所修真術便為【怒劍】。歸耕宗在那真府中又發現一妙至寶氣息殘留。”
“真術。”
“至寶。”
“盡歸你一人。”
“這般身家連真人都要動心,你日後行走在外,須當心謹慎。若有不支,盡可回歸門中,我與錦繡真人定護你周全。”
“此符名喚‘五行’,以真境丹力煉成,能助你擋一擋等閑真人,權當防身之用。”
“此後凶險,好自為之。”
“去吧。”
……
------題外話------
推薦一本精品書,《悟性滿級:劍閣觀劍六十年》,老作者有保障,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