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坐而論道
字數:1989 加入書籤
“小先生,您今日在朝堂之上說的那些老朽還有些許不解,這儒家應該在什麽時機才會發揮作用呢?”
先是小先生,之後更是用了您這個敬稱,由此可見虞世南是有多著急了,同時也說明了他對薑雲誌的認同。
“不敢。”薑雲誌先是自謙了一句,然後先問了虞世南一個問題。
“在此之前小子有一個問題,這儒家六經之一的《春秋》不知道伯施公讀的是哪一版?”
“是左傳?還是穀梁?亦或是公羊?”
“自然是左傳,左傳是孔聖都閱覽過的,自然最是正統。”
對於薑雲誌的問題,虞世南不假思索的就給出了答案。
但換來的,卻是薑雲誌的搖頭輕笑。
這個時代對所謂聖人的崇拜已經到了盲目的地步,就從虞世南的角度上來說,哪怕是孔子閱覽過的書籍都是香的。
你就沒想過人家孔聖人有沒有可能是帶著批判的想法去看書的?
左傳這書其實有兩個出處一種出於孔子舊居的牆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體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時期的荀卿流傳下來的。
這也是虞世南為什麽說左傳是孔聖都閱覽過的書籍。
這的確是事實,但也證明不了太多的東西。
“伯施公,您有沒有想過,當初孔聖是抱著什麽樣的心態去閱讀這左傳的?是讚賞?是批判?還是懷疑?”
薑雲誌這話直接把虞世南說蒙了,嘴唇連連翳動但卻說不出話來。
曆史這麽久遠,如何去考證?
你要說孔聖人是讚同左傳這書沒問題,但是你也沒有證據去證明薑雲誌說的就不對啊。
“伯施公,小子不是不認同儒家思想,相反,小子認為儒家思想是很偉大也很正確的一種思想,但問題在於他不是在什麽時候都適用的。”
“就好比我們吃飯,吃米飯的時候要用筷子,但喝湯呢?”
“說得粗俗一點,我認為這左傳其實就是在教導君子怎麽做君子,卻沒辦法教導惡人成為君子。”
“咱們就以今日朝堂上所論的問題為基礎來說,突厥人連書都不讀,您如何去教導他們做一個君子?”
“他們習慣了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在天寒地凍無以為繼的時候都是圍成一個圈,老人在最外層,其次是婦孺、孩子,最中間的反倒是青壯。”
“根本的思想就不同,您如何去歸化他們呢?”
薑雲誌侃侃而談,但說了這麽多虞世南大部分都沒有聽得進去,他的思想在薑雲誌說教導君子怎麽做君子的時候就已經停滯了。
是啊,讀書的都是士子,研究孔孟之道的也是士子,現在就連大唐的百姓都讀不起書,你指望突厥那群蠻夷讀書?你指望他們做得比大唐百姓更好?
眼看著虞世南陷入了沉思之中,薑雲誌也停了下來,把虞世南杯中已經涼透了的茶潑掉,重新倒了一杯熱的。
“那請問小先生,依您之見,這最貼合孔聖人思想的儒道又在哪裏?”
虞世南花了很長時間才恢複了過來,而他一清醒張口問的就是最貼合孔聖人的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