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福禍相依
字數:2113 加入書籤
安排好了程咬金,薑雲誌也算是給李世民又開了一條解決旱災和蝗災的路。
其實這事兒吧,翻來覆去也就那麽點事兒,辦法也就那麽點兒辦法。
隻要是涉及到天災,那實際上解決問題的辦法就隻有一個,就是糧食。
但糧食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是和黃金一樣的硬通貨,除了西漢的文景之治和前隋的開皇之治達到了“庫有不食之粟”的情況之外,其他時候的糧食都是囤積財產的不二之選。
所以說,全天下的人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盯著糧食這東西,現在旱災的苗頭更是已經初步顯露了,你李世民就算是皇帝又能怎麽樣?
糧商可不認別的,就隻認錢!
明搶?那皇帝的名聲不要了?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世家大族是連李世民都不能得罪透的存在,他哪敢明搶?
再說了,因為玄武門的事情李世民的名聲本就不咋好,要再整這麽一出的話可就算是徹底敗透了。
後世人當然不會說什麽,甚至還會說李世民是個好皇帝,但實際上呢?
朱棣在後世人看來也是好皇帝,鄭和下西洋以及第一個封狼居胥的皇帝這種說法層出不窮,但當時在他靖難之役的時候還不是擔心自己的名聲?
不過呢,雖然薑雲誌已經提前準備好了馮盎和程咬金兩條路,但隨著旱情的加劇,馮智戴帶著十萬石糧食進京的影響迅速被壓下去了。
當時被強製卡住,甚至是有些回落的糧價再次飛速上漲。
當時馮智戴帶著那十萬石糧食到長安的時候薑雲誌就說過這糧食並不多,因為就以十萬石來說,賑濟今年的旱災都不夠,更別說為來年的蝗災做準備了。
而且薑雲誌隻是通過史料知道了貞觀二年的蝗災影響極大,一度達到了二十七個州的地步,但實際上到底影響有多大他也不清楚。
甚至連最實際的想要平複這場災難要多少糧食他都沒個數,他隻知道為了這貞觀開頭的思念,整個大唐上下都要不停的搜集糧食才能做到。
“你真的沒有辦法了?”
李世民看著瘋漲的糧價已經坐不住了,馮盎那邊的第二批糧食還未開始,程咬金更是還沒來得及安排好人南下,他著急得直接殺到了軍器監找到了正在當值的薑雲誌。
“陛下,您失了分寸了。”
薑雲誌起身去把門窗都關了起來,隔絕了外界一切的視線後才回到了原位。
“我之前就跟您說過,我隻不過是知道這種事情罷了,但實際上要怎麽應對、怎麽解決我並不知道,我隻能是跟您說一些可能的方法,實際上還是要您自己去做。”
“在那之前我不過是個升鬥小民,連書都未曾讀過,您讓我來解決這麽大的事情,您覺得這可能嗎?”
薑雲誌的語氣很是平靜,似乎完全無視了李世民的著急,但實際上他卻是在給李世民提醒。
也是在給他自己留好退路,因為他發現李世民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當初在他剛出現的時候,李世民對他是防範大於信任,但在後來的渭水之戰和後來的武器研發這些事情發生之後,李世民對他的信任明顯提升了。
這種情況在滎陽鄭氏和清河、博陵崔氏下場爭奪薑雲誌的青睞時達到了一個頂峰。
李世民清楚的知道薑雲誌這種人是不可能放給世家的,而且之前薑雲誌所說的、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出過問題的,所以他願意把薑雲誌給拉攏過來。
但實際上連李世民自己都沒發現,他已經習慣了有事兒來問薑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