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新的一年

字數:2057   加入書籤

A+A-




    初六這天的早朝是不是一直這麽繁雜薑雲誌不知道,但他僅參加過的兩次初六早朝都是這樣。

    可能是因為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既要總結還要確定新的方針就是麻煩很多。

    總結一下去年,各種情況跌宕起伏,但那也隻是看似凶險,真要從皇帝這個角度上來說李世民做的還是不錯的。

    先是對請求釋放突厥戰俘的頡利可汗的態度到突厥戰俘的處理,再到旱災籌糧和賑災,裏麵還摻雜著羅藝、五姓七望等人的謀逆。

    縱觀這一年,雖然狀況頻出但李世民處理的很好,沒有造成什麽特別大的影響,可能也就跟五姓七望的對壘算是影響最大了的,不過那都在薑雲誌的商業戰爭和李世民的撥亂反正下及時止損了。

    能走到朝堂上的官員你說他們貪心和私心重沒什麽問題,但在對五姓七望進行過清洗之後朝堂上極少有屍位素餐之輩,有也隻是暫時頂著的。

    五姓七望的抽身影響還是大的,朝堂上現在依然有狗屁不是但依舊還在的,不過那都是李世民許可的,等以後找到合適人選了就會換下去。

    “稟陛下,臣有本奏。”

    看著太陽映照在門口的光線,薑雲誌估摸著已經快要日上中天了,就算事情再怎麽多早朝也該結束了。

    有些事情還是要說的,不說的話怕是就得等下次了。

    “嗯?奏!”李世民一看是薑雲誌多少有些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映了過來。

    一直以來,薑雲誌其實都很少在朝堂上發表意見,像今天這樣主動站出來的次數更是基本沒有。

    一般來說,李世民都是在私下裏聽取薑雲誌的匯報和稟奏,極少會有這種在朝堂之上的情況發生。

    也正是因為這樣,李世民還以為薑雲誌之前有什麽事情沒說,所以才稍稍愣了一下。

    不過薑雲誌接下來的話語顯然是推翻了他的這種想法。

    “稟陛下,臣認為應當加強邊防,就算是人手不夠也要加強對突厥情況的刺探。”

    “去年我們大唐蒙受旱災,雖然在陛下的領導下我們及時的籌措到了足夠的糧食緩解了局勢,但還是有賑災糧被劫的情況發生。”

    “雖然就目前以我們所得到的消息來看是梁師都所做的手腳,但梁師都和突厥的關係眾所周知,其中不乏有突厥在其背後的可能。”

    “直到現今,旱災仍舊未有緩和的趨勢,誰也不敢說這旱情還會不會持續下去,若是持續下去的話突厥還會不會有異動誰也不敢保證。”

    “今年突厥遭受了極重的雪災和凍災,所以臣認為他們極有可能一改往年秋末冬初南下劫掠的行徑,改為草原初春的時候就下來!”

    “陛下,不可不防啊。”

    其實薑雲誌真正想說的是蝗災將至,這麽大的災害對一個王朝的影響是巨大的,很難說到時候突厥會不會南下橫插一杠子。

    如果突厥真的那麽做,那麻煩可就大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賑災是跟後世的鷹醬差不多的,搶險救災的時候不僅要讓軍隊去,而且還得帶著武器去,以免發生哄搶甚至是民變的情況。

    雖然薑雲誌沒聽說過曆史上的頡利有在貞觀二、三這兩年南下劫掠的情況發生,但這既有可能是因為跟蝗災相比起來就不算是什麽大事兒了,沒有被記載下來。

    曆史上對貞觀二年的蝗災都能用一句“是歲,蝗不為災”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那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