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刷聲望

字數:2177   加入書籤

A+A-




    “陛下,臣鬥膽問一句,義倉的準備怎麽樣了?”

    這話還真沒瞎說,要問這話還真得壯著膽子,因為薑雲誌第一次跟李世民提起的時候就說過,這是前隋的舉措。

    再度實行義倉政策,那無疑是在承認隋朝,如果是別的朝代倒還罷了,作為推翻了隋朝的唐朝,李世民是很不願意這麽做的。

    但好在李世民是個明事理的人,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義倉是一種很有效的措施。

    “已經在著手準備了,不過很有可能來不及。”

    說到這事兒李世民就有些鬱悶。

    他好不容易推掉承認隋朝的想法開始建設義倉,但卻發現時間上有些來不及了。

    不過李世民到沒有去責怪薑雲誌說的晚,因為他知道之前薑雲誌就算是早早地提出義倉計劃也是無法實行的。

    那時候五姓七望還在,義倉計劃道最後隻能是給他們做嫁衣。

    就算是等到了五姓七望覆滅,那時候的義倉也已經有名無實了,和重頭再來沒什麽區別,更何況可能還會有大量的糧食被滎陽鄭氏給帶走。

    給他人做嫁衣這種事情李世民顯然是不願意的。

    “陛下,這已經不重要了。”薑雲誌歎了口氣,倒不是他找借口,是真的不重要了。

    “如無意外,一切都會如同我們預料的那般接踵而至,義倉的建立不僅僅是為了賑災,更是向百姓表達朝廷賑災的決心,讓百姓們能夠有信心相信朝廷。”

    “而且,就算再怎麽晚,義倉計劃也不可能一點作用都沒有,最起碼部分地方還是能夠儲存一點糧食的吧?”

    “這倒是。”李世民點了點頭。

    “京畿道這肯定不用說,因為這裏是朝廷命令最快到達也最快實行的地方,其次河南道能夠建造一定數量的義倉,因為有黃河這般便利的存在。”

    “主要問題是河東道。”

    因為柴紹還在場,而柴紹是不知道薑雲誌真正的秘密的,所以李世民沒有說得很明了,但長孫無忌和薑雲誌倒也能聽得懂。

    貞觀二年的蝗災主要集中於關中地區,京畿道因為有長安這個大唐都城的存在,無論是義倉的建設還是以後的賑災無疑都是速度最快的。

    河南道那邊已經脫離了關中地區了,薑雲誌雖然不知道蝗災會對那裏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想來就算是有也不會嚴重到哪裏去。

    現在的問題就剩河東道了。

    河東道雖然不屬於關中地區,但那裏既不是糧倉也沒有黃河這種便利的運輸條件,到時候肯定不會好過。

    但這也是次要的。

    “這些都是小問題了,臣認為您還是要集中精力在關中地區。”

    薑雲誌神色凝重,他是真的不想再多贅述明年的蝗災會有多大了。

    所謂關中地區其實隻是一個地域的劃分,而這個地域的劃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目前來說相當於後世的山、陝、甘、寧四省,而河東道則是河北和內蒙的部分地區。

    所以,河東道就算是義倉建設不起來,以後的賑災也不及時,到最後受到的影響也不會特別大。

    反倒是京畿道和關內道才是重中之重。

    “其實臣覺得京畿道可以往後推一推,主要是關內道和隴右的東部地區。”

    還是因為柴紹的存在,薑雲誌說的很隱晦。

    京畿道今年也會有蝗災,但相較於關內的蝗災來的要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