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旱災將臨
字數:4165 加入書籤
“對了,那個什麽好漢幫的查清楚了嗎?”李泰對馬周道。
“一群在長安混不下去的潑皮,逃出長安又不甘心離開,見到我這邊發展不錯,便準備在這裏紮根下來!”
馬周補充道,“那些小偷在大理寺走了遭,還是很好說話的!”
李泰道:“那不良人成立後,就拿這個好漢幫立威吧!
你可以跟孔雀商量一下,她對本地的一些幫會組織應該都是清楚的。
我不喜歡這些蠅營狗苟,不聽話的就都鏟了吧!”
“都殺了?”馬周聽到這話一愣,因為李泰的殺心沒這麽重的啊!
李泰道:“煤炭礦場不是缺人嘛,抓了丟到礦場裏麵好了,一切刑罰以勞動為主。
當然,他們既是犯人不是工人,那服刑期間自然沒相應待遇,另外腳上也要帶著枷具。
如果他們撐過服刑期不死,就說明他們罪不至死,贖完罪自然給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
馬周聽到李泰的話,眉頭不由挑了挑,總感覺李泰還是太仁慈了。
畢竟不砍對方一隻手,不在對方臉上烙個印,他們又怎麽能記得這教訓呢!
不過,既然李泰這般的說,那馬周也就不再多說什麽,按李泰的話去做也就是了。
對幾乎完全是馬周一手建立起來的城鎮,想在這裏麵尋找一個外地落戶的灰色幫派組織,實際上一點都不困難,馬周很早就把這幫派的情況摸索得七七八八。
隻不過在等李泰什麽時候騰出手來,來對付他們而已。
現在有李道宗送過來的這些退役兵士,對付起這些灰色組織也更加順手。
第三天好漢幫的幫主吳大還在賭坊中賭錢,畢竟當初所謂的刺殺事情已經過了好些天了,吳大以為風頭已經過去了。
而且他也讓手下人暫時不要幹活,而自己則賭錢快活下,結果好些壯漢闖入賭坊中,直接便把吳大給抓住了。
“軍爺,軍爺發生了什麽事?”賭坊坊主見到這幕連忙出來詢問。
“不良帥魏旭,專門負責逮緝拿之事。”
已經瞎了一隻眼睛,用黑色眼罩罩起來的魏旭,拿出令牌道,
“我們奉越王之命捉拿好漢幫首領吳大,無關人等勿動。
另外所有損壞物品計賬,等一會兒會有人過來賠付你們損失。”
坊主獎狀,自然是半個字都不敢多說。
當初李泰喊出行刺的事情別的地方未必清楚,但在高陵地界哪裏不議論紛紛。
隻是他不知道居然是吳大做的,更沒想到吳大這般膽大,刺殺了李泰還敢來賭坊賭錢。
早知道自己就抓了吳大獻給李泰了,說不定就能夠討個官職做做。
而吳大在絕望中被押送到高陵府衙,結果半天時間都沒就被馬周判罰送礦山去挖礦去了。
一同前去的還有好漢幫的三十幾名核心人員,以及百多名的外圍人員。
李泰都不客氣的判決了去挖煤,隻不過看在年齡較輕,從業時間短的判決了三到六個月,而那些隻要幹了一年以上的全部是三到五年不等,至於吳大則是二十年。
還是那句話,服刑期年沒死,李泰算他們罪不至死。
把這些家夥的判決處理完,便需要給大理寺那邊複核。
說實話大理寺那邊總感覺李泰判決太輕了,提議要不把吳大的手砍了以儆效尤。
李泰據理力爭才讓吳大的手給保留了下來,讓吳大去挖煤說,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事情做得,大理寺的人都稱讚李泰仁義。
“此行能把好漢幫一網打盡,辛苦魏陪戎了!”李泰對魏旭道。
魏旭雖然退伍了,但身上還有著個陪戎副尉的散官頭銜,但沒實際權利,算是虛爵。
“不敢當,不敢當,越王肯用我等身有不良之人,乃是我等的大恩人。
隻要越王一句話,若非唐律,這些潑皮我等便是拔刀斬殺了他們!”
魏旭低著頭彎著腰,對李泰恭敬道。
“嗯!”李泰點頭道,“以後由你負責統帥不良人。
不良人的服裝過些天會統一發放給你們,每月每人發放一吊錢和三鬥糧,伍長每月兩吊錢五鬥糧,至於不良帥等同九品官員俸銀俸祿,另外節假日也會有所補貼福利。
除了大商鋪以及學校周邊為重點巡邏場所,等港口碼頭建設起來,還需要派人維持秩序。
現在兩百人肯定是不夠的,你盡可能再多招募些退役的大唐軍人。
另外若你們中有人敲詐勒索,為難平民百姓被我知道,不但革除不良人的隊伍,而且我會派人去鄉裏通告,告知擱職的理由。
你且跟來人說清楚了,我最煩手下人不講規矩,更容不得你們欺負平民百姓。
若受不了這規矩,莫要入這不良人的隊伍!”
“諾!”魏旭連忙答應下來,敬畏道:“如今這世道,每月一吊錢三鬥糧的活哪裏有。
若他們真是不珍惜這活,莫說等越王您出手,我就把他們給踢出這不良人隊伍!”
李泰點頭道,“接下來跟馬縣丞對接,在這高陵縣之內,他便代表我的意誌。”
“諾!”魏旭聽到李泰的話,一邊低頭一邊彎腰的退出去。
“這些不過隻是退伍的殘疾士兵,把他們組織起來老爹會說自己收買人心嗎?
算了,先寫一份奏章上去,把這件事情先說清楚。
雖然有幾分先斬後奏的嫌疑,但老子怎麽說也是親王啊。
總不可能小心謹慎到連捕快小吏都被上麵的禦史抓著說我收買人心吧!”
李泰撇撇嘴,老老實實的寫了一封奏章,發給了朝廷。
隻不過這時候,朝廷沒有什麽閑心管李泰的事,因為隨著春耕後,現在已經五十多天都沒下雨了。
去年雪融化後滋潤了土地,但自從進入到五月開始現在都六月末了,天氣那是越來越熱,但雨水卻一滴都沒有。
雖然去年遭遇了一次旱災,所以在秋收時李世民在長安城開了不少水井,喝著地下水倒也能將就著活下去。
畢竟長安城有著“把水繞長安”的美譽,裏麵的人至少不會渴死。
但問題不是長安城內而是在長安城外,那些種了冬小麥的田地還好,因為差不多都已經收成得七七八八,現在要麽種些季節性豆菽,一邊滋養土地,一邊多點收獲,虧了也就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