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流外官

字數:4003   加入書籤

A+A-


    畢竟當初捕魚計劃是李泰製作計劃,李靖負責實施。

    現在李泰想要在這件事情裏加入幽州農業學府,那麽這件事,多少要跟李靖打聲招呼。

    雖然李世民打敗了東突厥所以有些惰怠,但依舊還是那個尊重臣子的君王。

    李泰沒想到李世民居然還真認真思考起這件事情。

    畢竟這件事情,自己也隻是有棗沒棗打三竿而已。

    若真讓水師來訓練這些學生,其中若出現表現優異的,那定期訓練的人肯定會將其吸收入水師之中,從而以水師為跳板進入到軍隊。

    哪怕現在的水師幾乎一無所有,但這畢竟是一支軍隊。

    而李世民雖然支持李泰的捕魚計劃,但他對水師的定位從來就不是主力。

    李世民想要得隻是水師能夠成為自己未來征討高麗時的穩定補給。

    隻要補給足夠,李世民有足夠信心橫推高句麗,所以對水師偶爾去農業學府去教育,他也不是很在意。

    畢竟,就算農業學府的學生借機進入到水師中又怎麽樣,也不過隻是運輸隊而已。

    李泰沒想到,這件在自己看來挺危險的事,李世民居然同意了,不由繼續說起來:

    “第三,我希望阿耶能給與那些願意去與教化胡人融入華夏的學子流外官身份。

    他們身上有了朝廷身份,不僅能保障他們在胡人區域安全,也能讓做事能名正言順。”

    “流外官……”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倒是倒鄭重思索起來,考慮了一會兒說道:

    “如果真能教化胡人,就算授予正式官職也是值得的,隻是如何去判斷教化呢!”

    “說漢話,識漢字,明漢禮,賦漢稅!”李泰對李世民道,“如此方是融入!”

    “那就為流外七品的農官,地位等同亭長,負責傳授胡人躬耕教化之事。”李世民道,

    “先在幽州地區進行試驗三到五年,每批流外官需得吏部過審,確定數量與地點!”

    李泰聽到李世民同意,本能的握緊了拳頭,心頭很大一塊石頭落下。

    李泰的確沒想到,這自己看來最關鍵的一步,居然就這麽輕易的達到了。

    便是不由說道:“有此三條政策,我定然要把幽州建設成我大唐與其他民族融合的榜樣城市,絕不負阿耶的期望。”

    “你也別太累著了,建設大唐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朕總感覺李泰你的計劃一個接著一個,卻是有幾分追星逐月之感。”

    李世民倒是揮揮手略帶幾分唏噓,不過卻又道,

    “不過我看得出來,青雀你跟朕一樣,都是想建設一個強盛的大唐啊!”

    “固所願爾!”李泰對李世民鞠躬道。

    李世民點點頭對李泰揮揮手道:“沒其他事就退下吧,朕還想泡一會兒!”

    “那青雀就先告退了!”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馬上恭敬的退出去。

    走出宮門,李泰深吸一口氣,頓時有種海闊天空之感。

    自己農業學府從建立到現在,總算是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學員有機會成為大唐流外官。

    流外官是官吏間的一個特殊階層,它享受著朝廷的俸祿,卻沒有官員應該有的品級。

    流外官在秦漢是依舊能夠輕鬆的晉升到官僚隊伍,但自從科舉這一樣東西出現後,流外官的地位就急轉直下。

    哪怕擁有官身也常常被看不起,到後來甚至失去了從流外官到內流的晉升渠道。

    北宋文官當權後,流外官就脫離官員的行業,時常與胥吏混稱。

    當然,如果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七品流外官就差不多是正式的一級科員,至於從九品的官員則是現在副科長級別的人物。

    普通人在街道做一輩子,還是有可能成為正科級的。

    同樣就唐代來說,流外官的地位雖然不高,但流外官卻是整個朝廷低階官員的基石。

    許許多多從九品或者九品的縣令,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縣令,都是從流外官什上去的。

    當然,他們也就到這一層次為止了,想要跨越這道門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少沒什麽奇遇的話,八九品的中下縣令,就是他們的終身目標了。

    就好像現代正常考編之的人基本上正科級就是這輩子的奮鬥目標一樣。

    這樣的待遇對很多世家官員來說,流外官自然是可笑得,他們完全看不上這八九品縣令。

    但對李泰來說足夠了,甚至對很多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來說也足夠了。

    不要忘記,李泰選擇的目標是良家子,他們在正常情況下那是隻有上戰場才能當官。

    對比起上戰場,拿命去拚出一個所謂的未來,至少從農業學府畢業出來自然要安穩得多。

    甚至就算沒被選中,單從農業學府學到了知識技術,對百姓來說也並不虧!

    但若能成功被選為流外官,那他們就賺大了!

    因為他們已經實現了從普通百姓到官員的身份轉變,一個人完成了可能祖輩幾代人都完成不了的階級跨越。

    對底層百姓來說,流外官哪怕再被有品級的官員看不起,那也是官員。

    就好像別拿村長不當幹部,也別不把流外官不當朝廷官員。

    而對李泰來說,自己一開始的著眼目標就不是中樞。

    因為中樞每一個官員,那都是一個個的人精,你拉攏任何人,不可能會沒有人知道。

    甚至你才剛動手,就有一群人已經在心中轉悠了好圈,甚至已經下好套子就等你鑽了!

    所以中樞朝廷多得是那種兩麵三刀,吃裏扒外的家夥,人心隔肚皮,誰又認識得了誰。

    還不如這種自己從畢業到流外官進行培養,甚至自己一路培養到丞相的農科學子。

    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學校校長,雙方有著天生的政治立場,等到他們成為了流外官,他們就會發現正常的途徑想要晉升幾乎難如登天。

    他們想要晉升的唯一方法就是擁護在自己身邊,自己能成為帝王。

    他們會成為自己的天然助力,同時讓自己在基層有了最結實的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