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拿錯劇本了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修洛陽宮?”李泰聽到這話愣了愣,不過李泰沒有回答。
李世民道:“如今四海平定,諸夷盡服,遂詔發徭役修洛陽宮乾陽殿,以備巡幸。”
李泰聽到李世民這話,不由皺皺眉頭。
說實話,如果在長安修建,自己搭把手修建也就修建了。
有高陵徭役,有工廠配套,自己再搭上點錢糧,修建宮殿不但不是壞事,還是好事。
但現在需要去洛陽去修建洛陽宮,說實話,就算李泰空降過去,想要以最低價格去修建,但沒有配套的設施,沒有合適的組織體係,想壓低價格去修建怕也很難做到。
說穿了,還是自己手上掌握的產業體積還是太小,想全麵支撐起洛陽宮的建設不現實。
但對大唐來說,建立洛陽有沒有必要,就李泰而言,大唐是必須要建設洛陽的。
長安與洛陽這兩者至少在漢唐兩代的關係實際上有點類似現在的北京與上海。
漢朝且線不提,但在大唐之時,長安就是關隴集團的老巢,是整個大唐的政治中心。
為什麽武則天稱帝之後要遷都洛陽,除了經濟因素的考慮以外,其中很重要得原因就是要利用關東勢力去製衡關隴貴族,甚至嚴格來說武士彠本身就是關隴集團的外圍勢力。
不過,在李泰看來,唐代開發洛陽是種必然的事,其中一種很大的原因是,渭河平原在封建時代支撐不起一個超過一百五十萬人口的長安。
說實話,長安在唐代在曆史上出現饑荒的事情其實挺多的。
最典型的就是永淳元年,一個國家國都鬧饑荒,皇帝放棄百姓,自己帶著文武百官和武媚娘逃到洛陽就食去了。
一個國家君主在百姓受災的時做到這種地步,如果是國運衰敗時,基本就是亡國之君了。
隻不過他上一任給他留下來的底子好,他自己雖不算會治國,但至少不會太折騰。
但從這裏也能夠看出,在到達封建時代巔峰時,渭河平原真的支撐不起一個帝國國都。
也就是洛陽,靠著大運河溝通了整個南北,利用水利把糧食的運輸成本下降到了最低。
說實話,封建時代的生產力單獨依靠某個區域想要供養百萬人口城市真的不容易。
但靠著航運,集合整個國家的力量來供養一個城市,突破百萬人口的城市也變得不是那麽困難,像唐代洛陽,宋朝開封,基本就是靠著大運河養起來的。
所以,相對與開發長安,洛陽的潛力比長安可是要大得多了。
所以開發洛陽的提議李泰是讚成的,但自己沒好處的事,李泰表示自己隻想躲得遠遠得。
而就在李泰思考時,禦史張玄素果斷站出來,開口道:“聖人,臣聞阿房成,秦人散;章華就,楚眾離;及乾陽畢功,隋人解體。且以陛下今時功力,何如隨日?”
李泰聽到張玄素站出來的話愣了愣,甚至有一點張大了嘴巴,張玄素這麽勇的嗎?!
沒有見到魏征都沒出來說什麽嘛,你這個禦史這麽牛,這是逮著李世民欺負啊!
不過,顯然張玄素卻還沒有噴完,又繼續噴道,“役瘡痍之人,襲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於煬帝。深願陛下思之,無為由餘所笑,則天下幸甚。”
“這是真找死啊!”李泰沉默的表示,我就看看,不說話,更是把腦袋低得更低了。
反正這件事情跟自己沒什麽關係,顯然在場大臣是不同意李世民修宮殿的。
果然李世民的臉色變得難看了起來,開口道,“卿謂不如煬帝,何如桀紂?”
張玄素開口道:“若此殿卒興,所謂同歸於亂。
陛下初平東都,太上皇敕大殿高門並宜焚毀,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請賜與貧人。
事雖不行,然天下翕然,謳歌至德,今若遵舊製,即是隋役複興。
五六年間,趨舍頓異,何以昭示子孫,光敷四海?”
李泰聽到這話,知道這件事情算是落下帷幕了。
畢竟自己的老爹對於自己的形象還是相當維護的。
有了曾經的自己跟現在做對比,就算心中再怎麽樣不舍,應該認得還是要認的。
“我不思量,隨至於此!”李世民歎息道:“張卿所言甚是。”
此刻,李泰思量再三,出麵道,“阿耶,青雀可以說句話嗎?”
“哦?”李世民沒想到李泰會說話,縱容道:“青雀暢所欲言!”
“越王欲修建洛陽宮乎?”張玄素見到李泰站出來,倒是先一步開口說道。
李泰點頭道:“我並不反對張禦史之言,去年有災又戰,國庫空虛,所以並不適合以朝廷出錢來修建洛陽宮……”
張玄素聽到李泰的話語,到底是點點頭,知道李泰並沒有出來搗亂。
而李泰繼續道,“但是,我阿耶修建洛陽宮隻是時間不對,並不是修建洛陽宮不對。
洛陽中土,朝貢道均,修繕此地,反而有利益百姓接往。
甚至隨著南北兩地物資向洛陽囤積,洛陽興建隻是時間問題,而不是對錯問題!”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嗯嗯,感覺這個兒子沒有白養!
而張玄素越聽越不對勁,那攝人心魄的目光看向李泰,仿佛想把李泰給看透了似的。
張玄素沉聲道:“越王意欲何為!”張玄素到底也沒有說得李泰是謊話。
還是那句話貞觀時期的大臣也許各自有各自的脾氣,但真是做實事的大臣,不做事實的大臣基本上都被房玄齡給裁掉了。
畢竟,能把中央的文武官員精簡到隻有六百四十員的,真就隻有房玄齡能幹得出來。
更重要得是,幹出這種事情後,朝廷上下隻有蕭瑀跟房玄齡過不去,其他人都是房玄齡的朋友,就沒有半個人說他壞話的。
這個時候朝廷有黨派,那就隻有黑壓壓的房黨!
如果換了是是朱元璋,房玄齡肯定因為左腳先邁進皇宮而被株連九族了。
但李世民就是這麽心大的讓房玄齡自由施展……從而君臣和諧打造出一個貞觀之治。
所以在場的臣子們都能夠判斷得出,李泰所說的沒有錯誤,未來肯定是要修建洛陽的,隻是現在不適合而已。
李泰繼續道:“我覺得阿耶不能修洛陽宮因為我大唐積蓄不夠被您所勸阻了。
但您總應該說個標準,什麽時候能修建洛陽宮。
否則張禦史您未免過於跋扈,著實難以令人心服!”
“聖人乃萬民表率,禦公心而巡天下,所作所為當以公心替私心,豈可以個人喜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