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李泰的安排

字數:4167   加入書籤

A+A-


    在這一批過來學習的人中,褚遂良算是所有人中位置最高的。

    隻不過,褚遂良並不是自願過來的。

    畢竟李世民是相當的喜歡寫字,褚遂良自己更是一位書法大家,褚遂良感覺自己再熬個幾年,應該就能在李世民的身邊做個起居郎,然後慢慢熬出頭。

    畢竟在皇帝的身邊,升官才升得快啊。

    但他的老爹褚亮,身為秦王身邊的十八弘文館學士之一,果斷自薦兒子褚遂良過來學習,為將來建設大運河的漕運體係做準備。

    這倒不是褚亮想押注李泰,而是因為褚家乃是錢塘出身,而將來這一批人是當做教師培養,那等到江南那邊學府分校建立,褚遂良便自然而然是祭酒的優先人選。

    畢竟,這是開學校,不是去當行政長官,本地人身份反而有利於促進學府建設。

    所以,作為較為圓滑的褚亮,看到身份好處,就果斷做了相應的安排。

    相對來說褚遂良是最容易出功績的,而朝廷內有褚亮這樣能夠直達天聽的人作為輔助,基本上褚遂良出了功績,那就能穩步上升。

    最重要得是,等當官幾年,讓褚遂良去轉職地方官或者調入中央,下麵都能有人能幫襯。

    可以說,褚亮的智商在十八學士中絕對是頂尖的人物,他的抉擇在大方向上也沒錯。

    但因為他的出身和履曆沒在地方工作過,所以他能參與朝政,但不能成為朝廷重臣。

    所以褚亮便想彌補自己兒子這方麵的不足,幫兒子更進一步的鋪平道路。

    真正曆史上,褚亮也曾支持李世民擴土開疆的政策,所以讓褚遂良從軍討伐突厥。

    在政治正確的同時,給兒子增加了一筆履曆,加重了褚遂良在李世民眼中的分量。

    在這之後,褚遂良基本上就以兩年一跨步的速度,成為了當時貞觀政壇的新星。

    而褚遂良雖然過來農業學府有幾分心不甘情不願,但他到底還是聽褚亮的話,便隻能在老爹毛遂自薦下,自己硬著頭皮過來了。

    至於另外一個劉仁軌,他是縣丞。

    李世民感覺建立農業學府隻有褚亮這個在地方有人脈的家夥還不夠,還需要一個能夠踏踏實實幹實事的,所以便是挑選了劉仁軌進來。

    對於從八品劉仁軌來說,就算不能成為正七品的分校祭酒,成為一個從七品的分校丞那也沒有什麽問題,畢竟升官與待遇才是實打實的。

    說實話,如果不是李泰的農業學府跟正常的儒家私塾不同,像是劉仁軌這麽個幹基層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有這機會的。

    所以這群人中,褚遂良與劉仁軌便成為這群學子們的代表人物,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恩蔭的將仕郎或剛剛考明經考上的人才,甚至連考進士考上的都沒有。

    而呂才則是引薦著這群學子來到農業學府的正殿,而李泰已經在這裏等著了。

    這些人倒不認識李泰,不過一個個就算不是人精,也是智商高絕之人。

    此刻他們看到呂才恭敬的待在了李泰的身邊,多少能夠猜得出李泰的身份。

    不過,褚遂良上前一步,對李泰行禮道,“學生褚遂良,見過祭酒。”

    相對於其他的人,褚遂良是真的見過李泰的。

    雖然隻是教了幾個月的練字課,然後李泰就因為得罪了孔穎達被踢出去了,但褚遂良是真正見過李泰的。

    其他人想要行禮,李泰倒是馬上做出還禮姿態,先對褚遂良道,

    “褚師,當日你為我書法之師,現在你入農業學求學,這算不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越王,您為我祭酒即刻,我可當不得您的書法之師!”褚遂良一臉嚴肅道。

    “額……”李泰看著褚遂良一臉認真的樣子,仿佛你要是再說下去,我就一頭撞在柱子上算了的姿態,很顯然,這關係褚遂良表示自己不想要攀。

    說到底,褚遂良還是要臉的。

    對比起與李泰的關係,還是自己的書法大師的名聲,褚遂良果斷選擇了後者。

    畢竟要是自己真的教出李泰這麽個學生,褚遂良感覺自己還是找根繩索上吊自殺算了。

    以後自己也別稱呼自己是書法大師了,到底狠不下心來做舔臣啊!

    而在場的其他人看著褚遂良一副果斷切割的姿態,倒很是懷疑兩人的關係。

    不過他們也不懂啊,更不知道李泰寫出來的字寫不好那是整個大唐上層都清楚的。

    隻要是這個時代的人,隻要學了知識,學了寫字,哪怕寫得再差,也會有一股精神勁在裏麵,但李泰就是寫不出來,寫得好像是雕版的一樣,充滿了匠氣。

    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獨一份了,別人想要模仿,那都很難模仿出來。

    就算那種所謂能夠模仿別人字體的妙手書生,他們模仿李泰的字時,完全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精氣神給掩蓋掉。

    不論怎麽寫,多少有幾分韻味,越是書法造詣越高的人,越難消除。

    而書法造詣不夠高的,又很難寫出李泰的那種工整,所以也算是貞觀獨一份。

    “算了,算了!”李泰表示自己大度,既然褚遂良不是承認,那就不拉關係好了。

    “諸位,今日過來進入農業學府乃是我農業學府之幸運。

    等到諸位畢業,建立農業學府分校,為漕運體係儲才,才是諸位來我農業學府的目的。”

    李泰看著一眾從容道,

    “所以你們是學生,也是老師,這點是我希望大家明白的。”

    “祭酒準備如何安排我們?”褚遂良聽到李泰的話開口問道。

    “農業學府的課程,一般上來說是三到四年的教學時間,

    分為預科的文數兩科,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基礎的文字與數學知識,

    之後則是農科與選科,全部完成後便能畢業。”

    李泰便對農業學府的基礎學科進行基礎的講解,然後繼續的說道,

    “諸位至少也是明經之才,文數兩科實際上沒有什麽必要,可以直接進行農科與選課。

    隻要你們農科與選科兩科科目到達標準,那就算是過了學生科了,就能做農業學府老師。

    相對來說,我想諸位都會做老師,反倒學生有些不會做。”

    “農科考什麽,怎麽考核?”褚遂良略帶著幾分不好的預感,對李泰說道。

    “秋種在即,你們種下小麥,明年夏收能過二石八鬥就算過了!”

    李泰看著眾人說道,

    穀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