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李泰的小實驗

字數:4091   加入書籤

A+A-


    李泰回到高陵,相當認真的做個乖寶寶,再加上徭役們隨著渭水體係收尾陸續回到高陵。

    以李泰的為人,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休息?便馬上安排了他們進行修路。

    到底是包吃包住加上做五休一,而且到手的糧票也都在高陵換成了物資。

    所以這些徭役休息了幾天,發現手中糧票花費得飛速後,果斷重新來打工了。

    這樣的日子到底沒持續太久,差不多到了冬天,李世民正式下旨,在明年高陵夏收後,讓李泰以親王身份督建鄭白渠翻新工程,但李泰職務依舊是高陵縣令。

    不過,鄭白渠的實施工作交給因為漕運之事處理得相當不錯的馬周,他正式為水部郎中。

    所以,在馬周跟著李泰幹了兩年後,馬周從一介白衣,順利成為從五品水部郎中。

    而且還房玄齡還給李泰配齊了其他官員,隻不過,這些官員現在都還沒過來而已。

    當然,朝廷給了李泰半年多準備時間,自然是為了讓李泰準備鄭白渠的翻新工作。

    比如整個鄭白渠的外圍勘測,比如找權貴們要點啟動資金,同時馬周本身還要對渭河漕運進行收尾工作等等。

    而在李泰得到這消息時,第一時間便跑到呂才身邊,然後隨便尋找了話題,對呂才道:

    “初質,褚遂良他們在農業學府,學習得可還好?”

    “請大王放心,我以最為嚴格的標準要求他們,不過他們具是精英之才,適應了學府生活後,以農業學府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對他們來說有些太簡單了。”呂才認真道。

    李泰聽到這話,倒是理解的點點頭。

    農業學府的知識嚴格來說並不高深,對他們這種已經有著完善思維體係的人來說,想要學習也並不困難。

    尤其是褚遂良可是出了名的過目不忘,真的論起考試什麽的,還真難不倒他。

    不過,農業學府真正要培養得是學子們的理科思維,以及真正重視田畝的態度。

    某種程度來說,如果不是學校畢業後能被留校的特殊人才,或者成為農官與倉公,那農業學府中所獲得的知識,也就現代小學,甚至是蒙學水準。

    “如此我便是放心了!”李泰毫不在意的點點頭,畢竟這又不是自己來的主要目的。

    李泰繼續道:“今年小麥的生長給高陵農業學府傳出了不錯的名聲。

    所以一部分已經能畢業,甚至能轉職成為農官的學生,可以盡可能的優先安排到雲陽,涇陽,棟陽等鄭白渠的灌溉區域。

    既然阿耶讓我督建鄭白渠,賓王作為水都使者進行具體實施,我需要底層的信息資料。

    所以便先讓農官在這些地方紮根落戶好了,有他們在,更方便處理底層問題。”

    “好的,這件事情交給我來處理!”呂才聽到李泰的話,自然的點點頭。

    說實話,這些農官肯定是還不夠成熟的,但李泰既然需要,那就先用上也就是了。

    就好像數科被漕運體係征召一樣,在農業學府學習了兩年的農科學生也隻能提前上崗。

    讓他們一邊參與這鄭白渠翻新,一邊更進一步深入百姓,在李泰看來到底是種磨煉。

    而這批農官自然是以長安本地人居多,鄭白渠所在的區域與長安間到底有著河流連接。

    在渭河疏通之後,就算想要回去看自己的家人,最多也不過三天時間。

    而且司農官這官職怎麽說也是流外七等,職位雖然不高,但也是有編製的公務員級別了。

    “公事暫時如此!”李泰微微歎了一口氣,目光不由略帶深邃的看著呂才。

    “大王,您這是什麽眼神啊,有什麽事情您直說就是!”呂才略有幾分弱弱道。

    “我曾答應淳風一起來修建鄭白渠,但淳風遠在幽州回不來,我會給淳風寫一封道歉信。

    同時希望邀請他能快速的處理幽州的事情過來,共同修建鄭白渠!”

    李泰很是誠懇而又略帶蠱惑的對呂才說道,這和藹可親的聲音,呂才都聽得酥麻了!

    “大王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呂才弱弱道,

    “您有什麽話就直說吧,每次您這麽跟我說話,都是讓我背鍋……”

    “額……”李泰臉色頓時一凝,拍著呂才的肩膀笑容滿麵說道,“你是我心腹吧!”

    “……”呂才隻能苦笑著道,“初質多謝大王栽培之恩,若非大王初質怕是還要科考!”

    “對嘛!”李泰拍著呂才的肩膀說道,“我就是想你親手給呂才寫一封信。

    就說淳風應當以幽州學府為重,雖然他來不了,但可以提議讓他的學生快點來。

    畢竟他學生來了,那就是他來了啊,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因為這話我不好講,隻能交給你了!”

    “大王,您是知道的,我跟淳風是一起喝花酒的交情!”呂才聽到要自己背鍋不由苦笑。

    李泰聽到了呂才的話,果斷說道:“有什麽要求?”

    “我在花樓教坊中多聽《廣陵歎》之曲,這曲子陽亢而神散,失去中正之味。

    聽聞宮廷中《廣陵歎》最純正,不知道大王能否把此曲譜與我一觀!”呂才果斷道。

    李淳風是自己一起去花樓的狐朋狗友,音樂是自己一直以來的知心朋友。

    如果跟純正版的《廣陵歎》比,李淳風是誰?不認識的!

    自己絕對沒有比音樂更重要的朋友!

    “好……我下次去長安一定從太常那裏借來給你!”李泰果斷保證道。

    “請大王放心,我這就寫信給淳風,讓他明白應該怎麽做!”呂才對著李泰保證到,

    “既然當初是我推薦得李淳風在幽州,那這件事情我自然負責到底!”

    顯然對於呂才來說,因為《廣陵歎》賣掉李淳風讓他沒有絲毫心理壓力。

    畢竟呂才也知道自己跟李淳風是狐朋狗友,而所謂的狐朋狗友,那不就是關鍵時刻拿出來賣的嘛!

    看著呂才的果斷決定,這時候的李泰卻也不由感覺到汗顏。

    不過不管怎麽說,這一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現在自己自然是在馬周,以及朝廷安排的水利俊傑過來前,先去權貴家庭裏麵跑一跑。

    第一個地方那還用說……

    穀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