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開啟的鄭白渠會議

字數:7451   加入書籤

A+A-


    “老師,長樂出宮已經回來了!”李承乾對李綱道:“看她高興的樣子,顯然是青雀已經答應了她什麽。”

    “你既然決定了拉攏長孫家,你就不該心軟的!咳咳咳!”李綱看著李承乾咳嗽了幾聲,道,“你幫助長樂公主逃出皇宮,於越王報信,不過隻是徒惹事端而已。”

    “老師我……”李承乾聽到了李綱的話,不由想要解釋。

    不過,此刻躺在了床上的李綱則是開口說道,“我知道,你就是想要證明你不比越王差。

    這件事,乃是聖上同意,皇後期許,甚至整個朝廷都期盼著這場婚姻的進行。

    縱然長樂公主與越王說了些什麽,越王也解不開這個死結的。

    所以,你希望越王主動跳入這個死節,讓越王受到聖人與皇後的疏遠。

    隻不過,你這麽做隻是暴露了你在宮中的力量,不是暴露給了越王,而是暴露給了聖人!

    咳咳咳咳!”

    李綱說道這裏,卻是連連咳嗽。

    說實話自從李承乾旁聽朝政,甚至參加了修書後,擁簇在李承乾身邊的人開始多了起來。

    而以儒家為代表的修書清流,以及在宮內盤踞的內侍都自然而然的在李承乾身邊匯聚起來,成為李承乾手中的力量,甚至這種情況是李世民默許的。

    畢竟對比起李泰靠著農業學府慢慢匯聚起來的人才,李承乾身為太子隻是單純流露出想要掌握力量時,就多得是人願意送錢送權,隻是希望能幫到李承乾,等將來李承乾登基再以圖回報。

    所以,李承乾雖然年齡並不大,但實際上身為太子,他能用得力量卻並不是小。

    “比拚破局與否,這是年輕人的意氣之爭,太子乃是將來君臨天下之人,若一直把目光放在這意氣之爭上,那麽就太狹隘了!”

    李綱說到這裏,喘了幾口氣,說道,

    “近些天來,你為何不再上書,反對分封之事!而是偃旗息鼓,仿佛放棄認命了一般。”

    聽到李綱的話,李承乾不由苦澀的說道:

    “老師可能不知道,朝廷分封之爭,隨著極限人口的提出慢慢已經沒有人再提了。

    這件事情已被聖人定了下來,這又有什麽好好提的!”

    “你糊塗啊!”李綱聽到李承乾的話,卻是有幾分的氣急,不由連連咳嗽了起來。

    “老師您別急!”李承乾連忙遞上水,讓李綱喝下,然後才說道:“還請老師教誨。”

    李綱喘了一口氣,卻是鄭重的說道: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你既然已經認定了分封非良事,又豈可半途而廢,如此徒損威信,絕非良行。

    反而會讓跟隨您的忠貞之士感覺到疑惑迷茫啊!”

    說實話,李承乾還太年輕,所以有些不了解政治上最令人討厭的就是那些朝秦暮楚的政治投機者。

    尤其是這個人還是將來的領袖,那就更讓人感到迷茫與無所適從了。

    畢竟在唐朝這個依舊還是皇帝與世家共治天下的末尾,世家可不是給太子做狗的。

    他們一樣有著自己的政治抱負,如果太子是一個猶猶豫豫,朝三暮四的人,那對臣子來說,真因為儒家那種君君臣臣的思想輔佐太子是不現實的。

    畢竟大唐立國才多久,哪裏來得那麽多對大唐忠心耿耿的大臣,更多的還是政治上的投資者,或者投機者。

    李承乾聽到這話不由一愣,略帶幾分猶豫道:

    “但這件事情,已經被阿耶定下了調子,想要再推翻分封卻是有幾分的不現實啊!”

    “這不是什麽難事,朝廷的大臣至少現在是不會主推分封的!”李綱咳嗽了幾聲,進行一步的解釋說道,

    “大唐外敵未清,本身又剛剛從隋唐亂世之中恢複,人口距離極限人口卻是還遠得很。

    若再進行分封,至少外有強敵的情況下並不合適,朝堂重臣不可能會支持的。

    而且更重要得是,你並不是要阻止分封,而是要拖延分封而已!”

    “拖延分封!”李承乾聽到了李綱的話,不由帶著幾分的茫然。

    “嗯!咳咳咳咳!”李綱連連咳嗽,卻也強撐著把話全部都說完。

    李綱繼續道:“是否分封對於您來說,不過隻是口號,您所需要的就是高舉這個口號。

    你要把朝廷中,那些中立的甚至反對分封的人拉攏到您的麾下。

    畢竟郡縣製從秦漢至今已經八百年了,不是誰都願意改變,去恢複那遠古的分封製的。

    更多的人隻是安於現狀,隨波逐流罷了!”

    “那聖人呢,他並不喜歡郡縣製啊!”李承乾聽到李綱的話,不由開口說道。

    “您無需擔心,您是太子,您隻需要不反對分封,但隻是希望能讓大唐變得更強的時候再進行分封就好了!”李綱從容道,

    “把這一件事情拖延下來就好了,拖延到您成為新的聖人。

    那接下來的到底是分封,還是郡縣,那就是您的事情了!

    太子,您最大的資本就是您年輕啊,您才是將來大唐的繼承者,掌握全天下的權柄!”

    “我……嗎!”李承乾聽到了李綱的話,目光卻也變得有幾分的憧憬。

    因為他也想要繼承李世民的哪個位子,然後能夠讓李泰蹲著就蹲著,趴著就趴著,看他還哪裏來的傲氣!

    就在李綱忽悠著李承乾時,李泰卻也開始幹活。

    至於長樂來這裏的事情,對於李泰來說,的確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李泰倒也沒有馬上著手的意思,畢竟也不用這麽著急啊!

    畢竟連納采的第一步都還沒有走完,就算是走完之後,怕也需要等到後年再說。

    雖然古代人均禽獸,但也不會對十歲小女孩下手,怎麽也要等到這小女孩到十二十三歲。

    所以,處理這件事情,李泰倒也並不慌張,而是從醫舍找來了劉神威,讓他製作一份醫學上如何增加幼兒生產概率的計劃書。

    畢竟接下來不是要增加人口的恢複,從而讓李世民實現分封嘛,那自然是要把計劃書製作得漂亮。

    畢竟隻有把自己的目的放在大勢下,讓個人行動與國家大勢所符合,那自己的行動,便是猶如順水行舟,自然事半功倍。

    這件小事,李泰隨手處理了,等到了下個月在把信送給李世民就好。

    畢竟說到底,長樂並不是不想要嫁給長孫衝,而是長樂不想要這麽早嫁人。

    自己身為他的老哥,目的也不是拆了這一次的婚姻,隻不過是打算稍稍拖延個幾年而已。

    所以,李泰回到高陵不久,把時間集中在抄寫《蘭亭序》以外,終於馬周帶著眾人完成說整個鄭白渠區域的計劃書,然後帶著整個鄭白渠運轉使小組,來到了高陵。

    相對來說,經過半年醞釀,這時候眾人卻也要開始幹活了。

    而李泰也沒任何遲疑,便把劉神威、杜楚客,以及呂才幾人一起叫回來參加這次會議。

    李泰讓人弄了一個大的圓桌,倒不是為了什麽公平不公平的,而是這麽多的人,如果按照正常的那種座位,往往導致後麵的人聽不到李泰再說什麽。

    所以,還是弄出一個圓桌,每人桌子上放上資料,李泰坐在中間說話,這樣前後左右,不論是哪裏都能聽到。

    而對跟李泰的這一次會麵,這些被各個地方抽調過來的水都使者,倒也是相當的興奮。

    畢竟考察了這麽久的時間,終於進入了正式幹活的階段了,那麽誰又能不興奮了。

    還是馬周先做了鄭白渠的詳細報告,比如說什麽段到什麽段需要疏通水渠,什麽地點到什麽地點需要重新挖掘水渠,比如什麽地方到什麽地方,河流改道了,需要進行重塑。

    總而言之,馬周倒是詳細的把需要施工的地點全部都詳細的說了出來,尤其是三個渠道需要重點攻克,馬周都單獨的列了出來,

    “總之,現在我們整個工程缺少大匠,徭役人手不足,以及治理河水所需要的各種物資也都需要全麵的準備起來,也就是說少人少錢。”馬周道,“這些問題,越王您應該都做好準備了吧?”

    說實話,雖然馬周對李泰還是相當有信心的,但真的計算了整個項目後,想讓李泰把整個鄭白渠工程的後勤全部安排好,說實話,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也就是說,這次的鄭白渠按照你們的計劃是準備在原本鄭白渠的基礎上,繼續完成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

    最重要得是,我們高陵本身,便是處於整個計劃的核心位置,通過高陵的船隻,能把物資輕鬆運送到三道水渠的指定位置,從而加速整個計劃的進行!”

    李泰看著馬周的給自己的地圖,看了一會兒之後,總結了馬周的計劃!

    “正是!”馬周點點頭說道,“高陵的位置絕佳,不但與鄭白渠區域水路通行,更重要得是,高陵繁茂,以高陵作為依仗,不論是農閑的時候進行招人,還是通常情況下進行物資的運轉,通過高陵都能夠輕鬆做到,以此為契機,想來能耕出良田萬傾!”

    “嗯!倒也不是不行!”李泰點頭道,“就是,以後別再用這個地圖了,能不能搭建一個更加直觀一點的模型,如果你們手上沒有人才,農業學府能夠出點墨科的人。”

    聽到了李泰這般的話語,眾人倒也有幾分的愕然,這馬周倒是從容的回答道,“下次給你製作一個模型也就是了,這麽說越王是同意我們修建這三條水渠了!”

    “修吧,錢糧人力的事情本來就是應該我去處理籌集。”李泰按了按太陽穴,卻是看著了鴻臚寺丞裴道玄,說道,“鴻臚寺什麽時候能夠把外族人送過來,我們需要勞力了!”

    “唐鴻臚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著手安排此事,已經把人暫時安排在洛陽,隻要越王您要用人,那就能隨時能夠派人過來!”裴道玄倒是恭敬的對著李泰道。

    “很好把人調度過來吧,鄭白渠的工程啟動,在鄭白渠沒有完成之前,卻是需要他們來賣力氣了!”李泰倒是對著裴道玄說道,

    “直接告訴這些外族人,想要融入我們華夏,就是需要努力幹活,為我華夏做出貢獻。

    另外想要獲得我們華夏戶籍,更是需要會說漢語,能明漢禮,若是誰能寫會兩百個漢字,那就優先獲得戶籍名額!”

    “這……”聽到李泰的話,這時候的裴道玄臉上多少有著幾分的猶豫之色。

    “怎麽了?”李泰看到裴道玄的樣子,卻是不由帶上了幾分的疑惑。

    “這些均是外族之人,若他們鬧事,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啊!”裴道玄說道。

    “沒事,高陵這裏接待難民的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你先把人調度過來,暫時先用魏旭等退伍老兵組成巡邏隊伍。

    等到下個月我入宮,我再向聖人討要一支駐軍,駐守也就是了!”

    李泰聽到了裴道玄的話,說道,“在正常情況下,你不需要擔心我們的安危!”

    “我哪裏是擔心我們的安危,我是擔心他們的安危啊!”

    裴道玄心中不由吐槽了一句,最後還是對著李泰說道,

    “越王,是這樣的,唐鴻臚希望您盡量省著點用,就算是用,最好也不要用死了!”

    “嗯?招募這些人不順利?”李泰聽到了斐道玄的話,倒是有幾分的疑惑。

    “好叫越王知道,若不是真在本地混不下去,誰願意到千裏之外混,至於歸附的異族,雖然向往我們大唐,但大唐才打敗了異族多久,若說這些人心服口服也不現實啊!”

    斐道玄對著李泰繼續道,“畢竟這批異族多是來自東突厥。

    而突厥若非分裂,卻也是威逼大隋的草原豪雄。

    所以鴻臚寺雖然能讓異族過來,但若是都用死了,以後再想要讓人過來就不容易了。”

    “我知道了!”李泰聽到了斐道玄的話,卻說道,“先送過來,我會用得節約點的!”

    斐道玄聽到李泰這麽保證,倒也微微鬆了一口氣,畢竟招募異族人來充當徭役,鴻臚寺也是第一次幹,上上下下都還有些放不開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