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的計劃

字數:7105   加入書籤

A+A-


    最好則是繼續回來農業學府教書,然後教授出相對應的學生去教學!”李泰開口說道。
    “有沒有中間一點的選擇啊!”聽著李泰的話語,呂才苦笑道。
    這東西李泰看起來相當吃力,需要把八卦翻譯成宮商角徵羽,再翻譯成合四乙尺工。
    李世民看了後眼前一亮,“有意思了,派人去農業學府,宣山長呂才明天來見朕!”
    哪怕自己從小從皇宮接受相應的禮樂教育,但因為前世知識,這些不常用的東西,到底沒形成肌肉記憶,看這份呂才送出來的樂譜挺吃力的。
    但對生活在唐代的人來說,有這東西來教授音樂,隻要把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教授給他們,那隻要給他們這曲譜,就能自學這曲子,彈奏多了終究能彈奏出相對應的曲子來。
    所以很快,李靖便把這份奏疏送了上去,送到李世民手上。
    而李泰雖然知道自己從進入長安就肯定是被朝廷上上下下的眼線盯住了,尤其自己的老朋友禦史,怕恨不得在越王府內安裝個耳朵,時刻監聽越王府內的動向。
    不過,李泰倒也無所謂,畢竟越王府的大門一關,他們什麽都不知道。
    讓呂才找了客房先居住下來,畢竟命運未定,就算呂才也有幾分的心煩意燥。
    太優秀的人總歸是這麽的飄忽不定,不像是李泰這般睡得踏踏實實。
    也隻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差不多早朝的時間,兩人才起床洗漱,吃完早餐來宮中等候。
    基本上早朝要麽是討論一些遇到的問題,要麽是一些必須要做出的決定,像呂才這種還沒確定的事,一般上不會放在早朝時討論。
    畢竟上早朝對所有大臣來說,都是早點結束,到時候能去自己屋子辦公,可舒服多了。
    而李泰與呂才兩人在偏殿中等著,呂才戰戰兢兢卻不敢坐下來。
    隨著早朝結束,兩人便是要去兩儀殿見李世民了,所以呂才自然無比激動,隻不過現在他好像是要強行安奈自己的激動似的。
    與之相比,李泰拿起一個糕點,遞給呂才道:“你坐下來等啊!
    阿耶和朝廷重臣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叫到我們怕還會有一會兒,先吃塊糕點壓壓驚。”
    “謝越王賞賜!”呂才聽到李泰的話接過了糕點,卻也沒吃,反而有些小心的張望著宮裏,看著在周圍站崗的內侍,就這麽小心待著。
    “你呀,就算是不吃,那也坐下來吧!”李泰道,“天知道什麽時候輪到我們,你繼續這麽站著,等到兩腿站麻了,等過去後,更有罪受了!”
    “那……我……!”呂才聽到李泰這般話語,卻是準備先坐一會兒。
    就在這時候,有內侍過來宣旨,“宣農業學府山長呂才進見!”
    “今日倒是挺快的!”李泰感歎了一句,帶著呂才一起過去。
    對比起李泰來說,回皇宮就是回了自己家,倒是呂才戰戰兢兢的跟著進來。
    雖然掌握類精神天賦,但對李世民來說,自己手下名臣,又有哪個比呂才差。
    甚至因為長年居高位,養威勢,呂才與之相比在氣魄上卻是差太多了。
    李世民看到李泰,臉上不由展露幾分笑容,道,“青雀,阿耶有召喚你嗎?”
    “應該是有的吧!”李泰思索了一下,沒有記起來,但無賴道,“肯定是有的!”
    “好好!隨你!”李世民搖搖頭,倒也不在乎,道,“不過,這次可不是為了你的事!”
    “我知道!”李泰可憐兮兮的看著李世民,道,“阿耶,你總不能挖青雀牆腳吧!
    要是呂才走了,農業學府就沒人管了!您總不希望平常的雜事,都壓在青雀身上吧!”
    “少來!你以你的性格,要不了多久肯定就會挖掘出一兩個人來給你幹活。
    不說敢得有多麽出色,但至少能把你的計劃執行下來!”
    李世民沉聲對著李泰說道。
    “原來,我隻是越王的工具人嗎?”呂才聽到李世民的話,卻有幾分愕然。
    “但那些人能跟呂才比嗎,他們能覺醒類精神天賦!?”李泰倔強道。
    “哦~類精神天賦?音樂類的嗎?朝廷正需要這樣的人才啊!”李世民微笑道。
    “那阿耶準備給初質安排什麽職務?”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轉移話題說道。
    “原本準備給他安排軍職的,但既然已經覺醒了音樂類精神天賦,如今太樂令年事已高,不如讓呂才做太樂丞如何。”
    李世民到時神色從容,仿佛太樂令退下來,便讓呂才接任了。
    而李泰搖頭道,“呂才之才,不僅隻是太樂令而已,學校才是初質的歸宿!”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道,“我記得李卿上奏說,呂才音樂擁有洗盡鉛華,凝練意誌之效,能讓士卒成功訓練出戰部天賦,我記得沒錯的吧,李卿?”
    “是,聖人!”李靖連忙站出來說了一句,說完後便退了回去。
    很顯然,李靖在朝堂上的話,能有多簡單,那就有多簡單啊!
    李世民慢慢收斂了笑容,神色嚴肅起來,對李泰道:
    “青雀,像呂才這樣的人才就算不放在軍營中,也應當放在太常寺中……
    你拿去做山長,的確大材小用了!”
    “他能讓正卒成功訓練成精銳,並不是任何正卒都可以,而是需要經過戰爭的老兵才行!”李泰說道這裏,“而且他一個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正卒都訓練成精銳啊!”
    “但大唐多一支精銳,國力便是增添一份,為大唐興盛而努力,不向來是青雀你的誌向嗎?如今真需要你手下人為國出力了,怎麽能推三阻四呢!”
    李承乾站出來說道,“若聖人今日要得是我手下,那我可不會如此的推諉!”
    隨著李承乾的話,眾人目光又不自覺的落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自從李綱生病,李承乾去給李綱送湯藥可謂儒林佳話,隻不過李綱最後還是走了。
    這是李綱走後,李承乾第一次出麵發言,不論對錯,對眾人來說都感覺李承乾有些不一樣了,比較起了當初的李承乾,現在的李承乾更加進取了。
    “呂才乃是學府山長,不是誰的手下,兄長跟內侍在一起久了,不懂得尊重人了嗎?”
    李泰吐槽了李承乾一句,倒也不打算繼續跟李承乾對線,而是話鋒一轉,說道:
    “而且我從未說過不讓呂才為國效力,隻不過,讓他作為山長更能盡他之才而已!
    呂才,把你的製作的計劃,呈現給阿耶吧!”
    “越王?”呂才聽到李泰這話愣了愣,因為這計劃是李泰製作出來的。
    他沒想到,李泰居然直接便把這計劃所有權遞給了自己。
    “還呆著做什麽!難道還要聖人與諸位大臣在這裏等你嗎!”李泰對著呂才道。
    “諾!”呂才深吸了一口氣向前了幾步,把一份奏章交給內侍。
    呂才道,“這是由越王所規劃,臣所補全的琴師計劃,還請聖人與諸位大人請見。”
    “琴師計劃?!”眾人聽到這個名字,目光就不由自主的落到李泰身上。
    因為從火種計劃開始,李泰便陸陸續續的布置下了漕運計劃,草種計劃,醫舍計劃……
    這些計劃一聽名字風格就知道這東西幾乎是同出一脈,但是很多的計劃,或是百年,或是十年,到底有沒有用那是誰都不知道,但李泰左右倒騰,倒把一個個坑給挖了出來。
    隻不過這些坑什麽時候能發揮出作用,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填埋,更隻有天知道。
    現在戶部一個個把越王當爹供著,顯然就是漕運計劃收到了不少收入,但其他計劃都還在醞釀中。
    然而誰也沒小看李泰推出的一個個計劃,不論這計劃靠譜不靠譜,有一個成功的漕運計劃在,有現在坐鎮鄭白渠的馬周在,誰人都知道,跟著李泰的計劃走,那升官還是很快的。
    畢竟,馬周就是靠著這個計劃成功邁入了從五品水部郎中,畢竟還沒有三十歲的實幹型高官,已經能主持翻新鄭白渠這樣的大工程了,等到這工程幹完,說不定又晉升了。
    現在,果然李泰又掏出了一個琴師計劃,當然,讓朝廷官員更羨慕得是李泰的大氣,什麽計劃的功勞全部都推到自己手下的身上,用自己的計劃,幫助自己的手下平步青雲。
    李世民倒也拿過這一份“琴師計劃”,李世民一看這字,就知道這不是李泰寫的。
    翻閱起來,李世民倒有幾分驚訝,看完後,卻又有幾分猶豫,最終把手中這份琴師計劃讓內侍送給房玄齡李靖兩人過目,不由沉默了起來。
    房玄齡與李靖兩人看過後,也不由沉默,相互對視一眼卻有幾分遲疑,一時間也沒說話。
    其他沒看到這份奏章的人好奇的抬起頭來,想要分享這份琴師計劃。
    不過,這計劃不像是捕魚計劃,因為怕勾起朝廷對討伐高句麗的反對,所以對一部分的大臣是保密的,這計劃隻要實事,那就是所有人都知道,所以沒有保密的必要。
    所以這份計劃,便交給大臣們進行傳閱,看著上麵的內容,有的人愁眉不展,有的人興致勃勃,有的人更是有幾分手舞足蹈,最後房玄齡的目光看向李泰有幾分惆悵。
    原本自己以為李泰的心思都在修建鄭白渠上能安穩一段時間,然後就讓他去幽州幹活。
    但沒想到一轉眼的功夫,李泰又丟出了一個樂師計劃,讓房玄齡很無語啊!
    “越王,您就不能消停點嗎!”房玄齡心中不由感歎,卻開口道,
    “越王,還是請您全麵闡述一下月師計劃吧,不然一個個大臣看過去,怕天都黑了!”
    “具體的事還是讓呂初質來介紹吧,畢竟我也隻是個做計劃的,懂什麽琴師!”
    李泰拍了拍呂才,道,“接下來,就是你的舞台了!”
    “越王……我!”呂才沒想到,李泰就這麽讓自己上了!
    “加油!”李泰輕聲說道。
    因為就算再沒教訓的家夥,幾年下來也都知道了李泰的性格。
    如果是正常的初一或者十五回長安也就算了,多是正常匯報。
    但隻要李泰回到長安的時間不規律,那這就說明了發生了什麽大事。
    “好像也是不行!”呂才聽到這話,倒略帶著幾分興奮道,“太樂令是音樂第一人啊!”
    “嗬嗬!”李泰不多話,隻是用這笑容停止了這聊天,便準備馬車前往長安。
    “越王您這是準備跟我一起去!”呂才看著李泰也跟過來,不由略帶著幾分笑意。
    “嗯!”李泰點頭道,“正好有事情要向著阿耶匯報,順路跟你一起過去而已。”
    兩人來到長安,先來到越王府先待上一天,隻不過李泰前腳跟進長安,後腳跟各種長安的消息渠道便是開始飛速的流通起來。
    “也許你能順利進入太常寺,成為太樂令。”李泰說道,“這算取中間吧。”
    “試試看吧,最差自然是你被軍部抓過去做轉化器,以後怕是不得自由了。
    而李泰雖然幹得都是事實,但也不是什麽事情都不損害到任何人利益的。
    最重要得是李泰行事往往以勢壓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就算反對,也往往是那個被碾壓掉的家夥。
    很快,這命令便從長安傳入到高陵,甚至送到農業學府,兩眼黑眼圈的呂才接受命令後,自然承接旨意,馬上就動身去長安,等到明天再正式進入宮中。
    “準備的怎麽樣!”李泰看著呂才,關心道,“曲譜完成如何?奏疏已經寫好了嗎?”
    說實話,李靖能想到的問題,李世民自然也能想得到。
    隻不過,即使如此,出現一個通過樂曲能訓練戰部天賦的琴師,李世民感覺這種人才,還是留在身邊比較的好。
    “已經初步完成了,奏疏也寫好了!”呂才說著,拿出了一張用鵝毛筆寫起來的曲譜。
    上麵按照李泰所言用線來替代音階,然後用八卦的爻來替代五音,寫出了一份曲譜。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