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

字數:4173   加入書籤

A+A-


    “此事為何尋我?”高季輔看著李泰緩緩道,“燕王在幽州可是有根基的!”

    說實話,李泰來幽州才多久的時間,先打造鹽場,接著又引幽州世家投資《草種計劃》,現在又已經開始修建能容納十萬人的天津城了。

    這一件件的事,可不像毫無根基的人能做得出來的。

    顯然李泰在幽州這裏的有著不錯的人脈,或者說埋下了不少先手。

    這種人脈未必能雪中送炭,但絕對不介意錦上添花。

    所以,李泰找上自己是相當沒有什麽道理的事,因為這種賣糧食的事去找那些幽州大戶才更加妥當。

    “剛來幽州,沒有儲蓄,隻能拿錢買糧食了!”李泰看著高季輔道,

    “如果直接去民間收糧的話,會造成幽州糧食價格的被動抬升。

    這並非是好事,還是由高長史做個擔保,或通知幽州世家,或尋找其他糧食,做個中介幫忙買賣糧食也就是了。”

    “好像這件事沒我,燕王也做得成吧!”高季輔聽到李泰的話緩緩道。

    “但這件事有朝廷參與,有高長史做這個見證,才能顯示公心不是嗎!”

    李泰的目光直視高季輔,卻也不見李泰有半分閃躲,反而回答道,

    “畢竟我們來到這幽州之地才剛過百日,我希望能與高長史相處融洽些。

    所以如果我會做什麽事情,盡量當高長史的麵去做以示清白,也好讓高長史看得明白!”

    高季輔聽到李泰這話,臉色沒絲毫變化,心中卻是有所季動。

    高季輔本身就是負責監視李泰的,甚至隻要外出就封的王爺手下長史都是監視王府的人。

    隻不過李泰是幽州刺史,高季輔是幽州長史,雖然職責與王府長史有所不同,實際任務還是差不多的。

    高季輔眯起眼睛,道,“那燕王大約需要多少糧食,我去找幽州世家聯係。”

    “起碼十萬人足夠吃上一年的糧食,不知道我剩下幾車錦緞,夠不夠吃下!”李泰道。

    “需要這麽多嗎?”高季輔有些驚訝道,“燕王這天津小鎮,已經有近萬人口。

    其中雖有一部分是燕王自帶,但更多得卻是異族。

    燕王您也明白異族若過多怕是會有尾大不掉之態。

    而想讓天津擁有十萬以上人口,怕需十年甚至二十年吧!”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李泰搖頭道,

    “既然建這十萬人口的城池,自然會有來人的辦法。

    與之相比,我隻希望你能出麵,幫我聯係幽州世家做這筆買賣,你願意不願意。”

    高季輔微微皺眉,卻是思索不到李泰到底想要做什麽。

    但高季輔明白,李泰讓自己出麵去約那些幽州世家做成這筆生意,隻要這生意能成功做成,那對自己來說肯定是能增加在幽州本地的影響力,這對空降過來的高官而言真的很重要。

    對高季輔來說,自然想做出一番成績的,而想獲得成績便需要高陵本地世家豪門的支持。

    空降官員想驅使當地的豪族做事,有節操一點的是支持一撥人打擊另外一撥世家豪門。

    沒有節操一點的直接把百姓做成菜讓當地的豪門吃得滿嘴流油。

    當然,也有郅都這種殺得海清河晏的能吏,不過這種人在西漢後基本見不到了。

    所以,李泰讓高季輔做這中間人,就是讓高季輔收獲一筆聲望,

    方便他以後在幽州做事。

    “此事我答應了,等到秋分之後,我便會在幽州城邀請幽州世家,看看他們對這一筆買賣是否有興趣,到時候燕王可莫要失信!”

    高季輔思索再三,卻覺得自己隻是個中間人,這裏麵可沒什麽問題。

    所以高季輔還是答應了這一件事情。

    “這話說的,人無信不立,更何況此事關乎天津城的根基,我又怎麽失信!”李泰回答。

    高季輔對李泰的信譽還是信任的,畢竟在長安跟那麽多的世家都合作過了,現在又怎麽會突然變卦。

    與之相比,高季輔更好奇的是,李泰遞給自己的善意,自己到底是接受呢?還是接受呢?還是接受好呢!

    雙方聊妥了這一件事,白鶴略帶疑惑的看著李泰,道,

    “高長史分明有監視大王的意思,大王為何要對其這般友善,協助他在幽州站穩腳跟。”

    “我與他無冤無仇,協助他在幽州站穩腳跟又有什麽問題!”李泰笑了笑道,

    “至於他監視我,這既是對朝廷的職責,也是對我的約束。

    我雖看著有幾分討厭,但也理解這種行徑。

    否則我這個燕王在邊疆地區無法無天了,又有誰來阻止呢!”

    “大王賢明!”白鶴聽到李泰的話語,對著李泰行禮道。

    “把這些事情整理出來,你寫份奏章,給我過目後,uu看書  給阿耶發過去。

    畢竟收購這麽多的糧食,多少還是告知阿耶一聲。”李泰從容道。

    白鶴點點頭,雖然心中也疑惑為什麽李泰硬是要通過高季輔來中轉一下。

    但跟在李泰的身邊久了,白鶴卻也不會再去詢問這些了。

    因為白鶴相信李泰的抉擇一定是正確的。

    就在李泰與高季輔在商議購買糧食時,同樣日本遣唐使們也見到了高陵正在修建的津口。

    “如同高陵一樣,這裏的百姓,哪怕並不是唐人,在燕王的治理下也顯得很具有活力!”

    犬上三田耜看著眼前在運河上繁忙的百姓,第一時間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光所及,有人在碼頭之上指揮吆喝,有人扛著木板在碼頭上裝訂,也有不少的人手中拿著竹竿在測量著京杭運河的深度,一些堵塞地區,更馬上叫上了人去疏通。

    這一切都被安排的井然有序,彷佛一名指揮大師在排兵布陣,一切都在掌握。

    “這就是燕王的魅力吧!”藥師惠日看著這一幕感慨道,

    “可惜我們在大唐時沒進入農業學府的機會,下一次若天皇再派出遣唐使,應該要讓一部分學子進入農業學府,雖然聖賢的道理很賢明,但農業學府的主張卻很實用。”

    犬上三田耜點點頭,這一趟來到大唐,自己有種闊然開朗的感覺。

    才明白這世界有著這麽強大的國家,更有這般璀璨的文明,與之相比,倭國真太落後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