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大戰蒲阪津(1)
字數:2278 加入書籤
公元228年,四月三日。
黃河渡口。
曹叡臉色鐵青。
大帳之內站有數十人,皆為此番隨曹叡兵進關中的將領。
“諸位,”曹叡突然開口:“東吳陸遜全琮領兵五萬,已兵至江夏,孫權自領十萬大軍兵抵合肥。”
曹叡已得到消息,東吳孫權趁魏軍大舉進兵關中之際,兵分兩路犯境。
這可不是好事情。
大魏實力雖在吳蜀兩國之上,但也架不住兩麵據敵。
“陛下!”
尚書令陳群出班奏道:“孫權此番又領兵犯境,雖是分兵兩路,但老臣以為,孫權誌在合肥。”
孫權兵犯合肥,並非首次,此前已經三次進兵合肥,不過均以失敗告終。
連續三次攻合肥不獲,此番孫權趁魏蜀關中鏖戰,又率大軍兵抵合肥。
陳群自然能猜到孫權的目的,孫權據守江南,若想北進,合肥是他必須要攻占的地方,因為合肥乃是南北水陸交通的咽喉要道。
東吳以水軍見長,所以東吳意欲北上,進兵必首選水路。
“我大魏隻需重兵扼守合肥,吳軍不善陸戰,合肥久攻不破吳軍必退。”
對於孫權大舉進攻合肥,陳群並沒有因此過分憂慮,對於東吳的戰力,他還是有所了解。
曹叡聞言略經思索,並不完全認同陳群的主張,於是他說道:“今日不同往日,此時我大魏正與蜀軍惡戰,孫權兵分兩路來犯,朕以為他的目的或許不隻是合肥,若是江夏有失,大魏在荊襄一線,必危。”
一年多前,曹丕病逝曹叡登基,孫權就曾舉兵攻打江夏,此番東吳的主力雖然在合肥,但是江夏方麵也不得不妨。
“傳旨!”曹叡嚴肅說道:“命大司馬曹休速領兵八萬,進駐合肥以拒孫權,命司馬懿…”
剛說道司馬懿,曹叡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此前他嚴旨讓司馬懿領兵三萬進武關,結果這家夥卻帶著三萬人在上庸與孟達糾纏,時至今日他依然還在上庸城。
雖說司馬懿也曾遣人陳說厲害,但是魏軍在潼關、蒲阪津受挫,曹叡自然對司馬懿有些怨言。
“命司馬懿,”曹叡說道:“上庸可留部分兵力擋住孟達,不讓他有機會進兵宛洛即可,讓司馬懿即可領兵馳援江夏,以拒陸遜。”
相比於上庸三郡,曹叡更在意合肥與江夏的安全,畢竟孟達的威脅可不能與孫權相提並論。
安排完南部戰線,曹叡依然沒有一絲的心安,反而是憂心忡忡,中原與關中斷絕聯係已經二十餘日,增派而來的十萬大軍,盡然還沒有一兵一卒進入關中。
司馬懿就不說了,他就沒有向武關邁進一步,至於潼關與蒲阪津,兩路魏軍雖然連日攻打,但也是寸步不前。
數日前,張郃告知,蜀漢丞相諸葛亮已領主力兵至潼關,若是繼續強攻潼關,也並無勝算,或許還會讓大魏損兵折將。
得知這一消息,曹叡當即命令張郃留下少部分兵力,牽製潼關的諸葛亮,急率大軍到蒲阪津與其回合。
因為在二十七日時,蜀將高翔領五千漢軍已進駐蒲阪津,蒲阪津現在蜀軍兵力已接近萬人,他這兩萬兵馬,經過幾日強行渡河,已損兵數千,蜀軍現在又增派了援軍,繼續攻打,必然更難渡過黃河。
既然已知蜀軍主力在潼關,那就沒有必要在潼關浪費時間,倒不如合兵一處,強渡蒲阪津。
張郃遂留下五千兵馬在潼關牽製諸葛亮,他則親率近三萬主力,過風陵渡於昨日深夜抵達蒲阪津。
“如今我軍兩線作戰,”曹叡朗聲說道:“若消耗時日久,必於我大魏不利,傳朕旨意,強渡蒲阪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