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敵不動,我不動

字數:2431   加入書籤

A+A-




    半個月後。

    涼州——

    三萬大漢精銳,在丞相諸葛亮的率領下,終於來到涼州城南三十裏處。

    中軍帳內。

    諸葛亮認真的看著涼州地圖,此前已經得到消息,半個月前羌胡突然出現在涼州,他們並未四處騷擾劫掠,而是直奔涼州城殺來。

    羌胡以騎兵為主,此番進犯涼州的三萬羌胡,大部分都是騎兵,隻有不到萬人是步兵。

    他們到了涼州,未做停留,當即就向涼州城發動了攻擊。

    不過涼州作為州府,守軍人數也有兩萬多人,所以雖然羌胡猛攻十餘日,卻也未能攻破涼州,目前兩軍在涼州相持不下。

    隻是奇怪的是,漢軍從關中奔赴涼州,一路並無遮掩,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要到涼州救援馬天嘯。

    按理說,羌胡得知漢軍來援,他們應該有所準備才對,但是奇怪的是,直到漢軍都已經抵達涼州城南三十裏的地方,也未遇到一兵一卒抵抗。

    而且原本猛攻涼州的羌胡軍隊,突然停止了攻城,隻是將涼州團團圍住。

    圍而不打。

    諸葛亮有些疑惑,總感覺此次羌胡進攻涼州,有些不太尋常。

    “幼常!”諸葛亮問道:“汝以為羌胡此舉,意欲何為?”

    馬謖聞言,略經思索,說道:“圍而不打,不退不進,確實有些反常。”

    “丞相!”

    “莫非是想將我軍牽製於涼州。”

    馬謖話音剛落,諸葛亮就是一驚,想將漢軍牽製於涼州,羌胡的目的不是要攻占涼州,而是想牽製漢軍。

    難道是曹魏?

    如果羌胡的目的,是為了牽製諸葛亮率領的漢軍,隻有可能是曹魏想要再次襲擊關中。

    這——

    可能嗎?

    這幾年,曹魏的動向,諸葛亮一直都有關注,至從漢魏和親之後,曹魏並未有調兵遣將的跡象。

    倒是有過擴充兵源。

    比如洛陽的中軍,現在又恢複到了關中之戰之前的規模,約莫五萬上下。

    還有就是,因為潼關歸了大漢。

    曹魏又重新啟用了函穀關,並在弘農河沿岸,修築了幾座城關。

    因為曹叡也擔心,若是漢軍突然東出潼關,洛陽很快就會暴露在漢軍的攻擊範圍。

    即便最近,也沒有聽到曹魏有調兵遣將的動向。

    不是曹魏,莫不是東吳?

    諸葛亮思索半晌,很快就否定了曹魏與東吳,先不說曹魏在關中之戰大敗不久,他們還沒有精力和心思,重新進兵關中,即使東吳也不可能。

    孫權敢輕易向大漢用兵?

    排除這兩種可能,諸葛亮覺得這就是羌人自己的算盤,隻是目前還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不過排除了曹魏與東吳,諸葛亮自然就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隻要魏吳不來搗亂,僅僅幾萬羌兵,他還真沒有放在眼裏。

    “傳令下去,”諸葛亮道:“大軍暫時駐於此地,先看看羌軍的反應。”

    正所謂,敵不動,我不動。

    再說涼州城外的羌胡。

    漢軍出兵救援涼州,在他們的意料之中,畢竟他們也知道,大漢對於涼州覬覦已久,隻是他們得知諸葛亮領著三萬漢軍過來,頓時有些激動。

    因為——

    漢軍主要以步兵為主,雖然羌軍連日攻城,兵馬有所損失,但是兩萬騎兵依然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