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立儲(下)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雖然諸葛亮與徐庶倆人都沒有說話,不過今日這朝堂的爭論,劉禪卻發現了新奇的地方。

    原本他以為,這倆高人年輕時本為好友。

    這些年治理大漢,他倆偶爾也有過不同的意見,也有過爭論,但是最終倆人的意見,都能回歸統一。

    但是今天似乎不同。

    因為丞相府的人,堅持認定立儲就應該是立嫡不立長;而禦史大夫府的人,則堅持立長不立幼。

    似乎都沒有退讓的意思。

    諸葛亮是丞相,丞相府的人,自然代表著諸葛亮的意思;徐庶是禦史大夫,禦史大夫府的人,自然就代表著徐庶的意思。

    隻是——

    劉禪等了好半天,也沒有等到這兩位高人發表意見,他們任由朝臣們各抒己見。

    至於最終做出什麽樣的決定,好像他倆並不關心。

    “陛下,臣等請立皇長子譚為皇太子。”

    “陛下,臣等請立皇次子諶為皇太子。”

    兩方官員爭論之後,一前一後的向劉禪請旨道。

    本來想聽聽兩位高人發表意見,隻是大殿上已經爭論成這個樣子,他倆依然選擇不說話。

    當然——

    劉禪自然也不願意大漢朝廷,因為立儲的事情分成兩派,從此明爭暗鬥。

    此前想聽聽兩位高人的言論,也隻是想知道,他們都會說些什麽。

    既然他倆都不說話,劉禪也隻能暗自感歎。

    高人啊——

    “諸位!”劉禪突然抬了抬手,笑著說道:“諸位愛卿的意見,朕已聽得非常清楚,朕知道,諸位也是為了大漢長治久安著想。”

    爭論了近一個時辰,劉禪覺得這場立儲之爭,可以終止了。

    先是兩方安撫之後,劉禪才又說道:“無論是支持立長,還是支持立嫡,諸位說得都有道理;”說著他頓了一下,才道:“但是無論是朕決定立嫡還是決定立長,恐怕都會讓另一方不滿意。”

    劉禪說話的時候,大殿上出奇的安靜,沒有一個人開口打斷,似乎他們都在等著皇帝的決定。

    即便是諸葛亮與徐庶,也是依然安靜的待在原地。

    隻是——

    現在朝堂上已經有了兩種意見,但是太子之位,卻隻有一個。

    如何平和兩方?

    這似乎很考驗天子劉禪。

    這也是所有大臣,安靜的原因。

    隻是劉禪卻並沒有覺得為難,畢竟他是來自一千多年後,看過以前多年的皇儲之爭。

    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

    隨著皇子越來越多,最終都難逃為了皇位,手足相殘,同室操戈,這種事情不要太多。

    比如特別有名的,就有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

    這幾日,劉禪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如何避免將來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從而手足相殘。

    以前他沒有想過這事兒,但是現在他必須得想了。

    無論是張鴛生的劉諶,還是馬娪生的劉譚,亦或者是以後的曹綾、王元姬、張鴦,他們都會生孩子。

    畢竟劉禪現在也才二十多歲,而他這幾位後妃,又都是青春靚麗,美麗動人,用不了幾年,這後宮裏,還不知道會生出多少個皇子來。

    無論是跟她們誰生的孩子,在劉禪眼裏,都是他的親兒子。

    同室操戈、兄弟相殘。

    這是劉禪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諸位愛卿!”劉禪突然有些疑惑問道:“除了立嫡、立長之外,可還有別的立儲之法?”

    劉禪的話音剛落,整個大殿頓時陷入死一般沉寂。

    大臣們似乎都被劉禪這個問題,給震驚到了。

    短暫安靜之後,一直沒有說話的丞相諸葛亮,率先出班問道:“陛下此言何意?”

    看諸葛亮終於開口,劉禪笑著說道:“相父,朕是在想,諸位愛卿都說得有道理,一時難以決斷,便想著可有兩全其美之策。”

    眾人聞言皆驚。

    兩全其美?

    這一個太子之位,卻有兩位皇子競爭,如何能做到兩全其美呢?

    難不成倆人都冊立為皇太子嗎?

    “陛下,恕老臣愚鈍;”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太子之位關係國本,隻能是在立長與立嫡二者選其一。”

    諸葛亮的話,得到了大殿上所有大臣的認可。

    在他們看來,現在就是二選一,沒有第三種選擇。

    要麽是立皇長子劉譚。

    要麽就是立皇次子劉諶。

    隻是,劉禪卻笑著說道:“相父所言極是,側立太子,這關乎於我大漢國本延續...”說著他突然停了下來,然後卻從懷裏取出一個精致的小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