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藍田密謀
字數:3025 加入書籤
藍天大營。
偌大的校場上,分左右站立著今日參加比賽的兩支騎兵,關興所領的藍田騎兵,一個個耷拉著腦袋有些失落。
另一邊的西校場騎兵,一個個則是興奮不已,因為他們以少勝多,居然真的贏了丞相的騎兵。
點將台上,皇帝劉禪緩步走到台前,朗聲說道:“將士們,今天這隻是一場比試而已,雖然朕的騎兵,僥幸取勝;”劉禪看向藍田騎兵們,寬慰道:“這並不是說明,你們的實力不如朕的這支騎兵,這隻是他們在裝備上占據優勢。”
說著,劉禪拿起一張短弓。
這張短弓,比起常見的那些弓箭手的弓,要短小不少,西校場的騎兵可是人手都有一張。
這也就是劉禪所製的騎士弩。
劉禪說著話,便也取出一支短箭搭在短弓之上,然後用力一拉,短箭頓時離弦而出。
不過,其射程卻要比常見的弓箭手的箭要近很多,其射程差不多也就是五十步左右。
一箭射出,劉禪又說道:“從今天開始,大漢的所有騎兵,均會配製這種騎士弩;”說著又取出一把馬刀,這也是他這次特別打造出來的武器。
這馬刀與藍田騎兵的彎刀略有不同,刀身更加修長,而且刀身上還有血槽,若是兩支騎兵最後要短兵相接,這種馬刀不但可以劈砍,同時還可以捅刺。
位於劉禪後麵的諸葛亮等人,他們手裏也都有這種馬刀,還有短弓,諸葛亮仔細的看著這兩件新式武器。
他也終於知道了為何今天會輸得這麽快。
此前他在這裏訓練的騎兵,其實也有訓練騎士們騎射,隻是常用的弓箭,在馬背上使用起來並不方便,因為弓弩太寬大,不利於奔馳使用。
練了這麽久,士兵們的射術,其實也不咋地。
今天的這場較量,他也就壓根兒沒想過要用弓箭,想著就讓兩支騎兵,來一場馬上格鬥也就是拉倒。
不想劉禪的騎兵,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跟他短兵相接,更談不上說什麽來一場馬上格鬥。
劉禪短暫訓示之後,便與諸葛亮回到藍田大營指揮所。
屋內就剩劉禪與諸葛亮倆人。
諸葛亮仔細看了幾遍短弓,還有馬刀,才笑著說道:“陛下,這種短弓雖好,但是其射程...”
此前在校場上,他看劉禪射出的哪一箭,射程也就五六十步,似乎效果並不怎麽樣。
劉禪卻笑著說道:“相父,騎兵奔馳當中,其實不需要太遠的射程,當我軍抵達距離敵軍五十步左右,就可以施射,騎兵的行動速度快,這種殺傷力已經足夠。”
這種短弓,可是讓未來的蒙古騎兵,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歐洲重甲兵,打得歐亞大陸那是聞風喪膽。
幾百上千年之後,都能有這樣的威力,更別說如今還是三國時代,它的問世,其效果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今天的比試,其實也很好的說明了這一切,因為剛才在校場訓示之前,諸葛亮也經過查點,他的這五千騎兵,居然有三千多人都被羽箭擊中過。
若是這些羽箭都是有箭頭的箭矢,那也就是說,這三千多人今日那就是非死即傷。
若是再讓對方施射一陣,這五千人還能剩下多少?
即便是他們猛衝猛打,但是最後他們可能還是會全軍覆沒。
所以當劉禪說,騎兵使用的弓弩,並不需要太強的射程時,諸葛亮倒是也認可,隨後他又看了看馬刀。
就在諸葛亮看馬刀的時候,劉禪則從懷裏取出了馬鐙、馬鞍、馬蹄鐵、馬刀、斬馬刀、以及騎士弩的圖紙,放到諸葛亮的麵前,笑著說道:“相父,這些圖紙朕今日都交給相父了,朕知相父對此十分精通,還望相父將其改良之後,可以裝備全軍。”
諸葛亮接過圖紙逐一細看一番後,讚歎道:“若論發明創造,老臣那敢與陛下相比,陛下才是這方麵的天才。”
聽著諸葛亮的誇讚,劉禪不由得暗自發笑,心道朕那懂什麽發明創造,不過就是朕比您多了解近兩千年的曆史而已。
若不是前世因為寫小說,要查詢各種資料,您讓朕製作這些東西,即使打死朕,朕也造不出來。
不過,能被三國神人諸葛先生誇讚,這倒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倆人對武器裝備簡單交流了一會兒,劉禪又好奇的道:“相父,朕有一事想問相父。”
“陛下請講!”諸葛亮道。
“如今天下依然是三足鼎立,”劉禪淡淡的道:“我大漢雖然占據益雍涼三州之地,但是魏吳依然強勢,我大漢接下來應當如何應對?”
這是劉禪最近一直在琢磨的問題,雖然現在大漢已經不在是曆史上的蜀漢,偏居益州一隅,也有了問鼎天下的籌碼。
隻是,麵對強魏。
大漢接下來到底該走怎樣的道路。
“蓄積實力,以待時機。”諸葛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