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皇家農場

字數:5005   加入書籤

A+A-




    晉中之戰之後,大漢王朝經曆了天花之疫,讓大漢王朝一直有些陰鬱,直到張鴦晉封為皇後,大漢也算是走出了陰霾。

    大漢興漢元年公元240年)四月初六。

    晉封皇後一月之後,張鴦今日心情不錯,她並未穿上她的華貴服侍,而是一身簡樸的衣飾,與當朝天子劉禪,出現在長安城南三十裏處。

    “陛下!”

    “這就是我們的皇家農場?”

    張鴦指著前麵的一片農田問道,早在數日之前,劉禪就曾對他說過,今年開始,他們每年都會出城下田助農。

    以往的各國君王,其實也有春耕時助農之舉,但是大多數都是走過場,就是到田地裏,意思意思就行。

    劉禪要改變這個規矩,在去年年末,就讓徐庶給他找一塊無人耕種的田地,他要將其改善成為皇家農場。

    如今正值初春,老百姓都在忙著種植水稻什麽的。

    劉禪現在可沒有興趣種水稻,水稻的改善他已經做到他能做的極致,至於像後世袁爺爺的本事,他還真的沒有。

    他隻能是間隔種植,大棚育苗,目前來說這樣的方式,已經極大的改善了大漢的糧食產量。

    至於這皇家農場的田地,其實也不是多寬,就是一塊接近十畝的旱田,現在關中人口依然稀少,年前劉禪曾問過徐庶,現在大漢的人口總數。

    據徐庶說,目前益州的人口是在冊戶數為三十二萬戶,有人口一百六十三萬人;

    涼州在冊戶數為六萬戶,有人口三十一萬人;

    雍州在冊戶數十三萬戶,有人口六十九萬人;

    並州在冊戶數為五萬三千戶,有人口二十八人。

    益、雍、涼、並四州共計在冊戶數為五十六萬三千戶,有人口二百九十一萬人。

    至於西域、南中、西南這幾個地區,因為朝廷並未直接管轄,而是由當地氏族管理,不過這三個地區在冊戶數,也有三十幾萬,有人口一百餘萬。

    聽到這個人口數字,劉禪自然是很無語的,後世看三國演義或者看三國誌時,就有些好奇,曆史上蜀漢滅亡時,全國人口隻有百萬餘。

    但是,這真的就是真實的人口嗎?

    自然不是,再說完在冊人口後,徐庶還有另外一份各州人口戶數數據:

    益州,有戶八十四萬戶,有人口四百二十六萬人;

    涼州,有戶十二萬三千戶,有人口六十九萬五千人;

    雍州,有戶十八萬九千戶,有人口一百三十三萬人;

    並州,有戶八萬七千戶,有人口四十二萬二千人;

    按照這份數據,大漢僅算益雍涼並四州,就有六百七十多萬人口,但是在冊的人口,卻隻有二百九十多萬人。

    不用徐庶解釋,劉禪當然也是知道,這兩個數據中間多出來的這份數據,自然是那些世家大族隱瞞的戶口。

    雖然總數看起來還不錯,隻算四個州,大漢現在也有接近七百萬人,但是與後世的一些一線城市,動輒就是常駐人口兩千萬以上比起來,還是太少了一些。

    這個時代,人口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財富。

    也是因為人口太少,劉禪想要開辟一塊皇家農場,也並未難倒徐庶,他都沒有怎麽操心,就在長安城南三十裏處,找到了這一塊還算不錯的旱田。

    這幾個月劉禪一直在等,等著開春的到來。

    如今正值春耕時節,今兒一早劉禪便領著皇後張鴦,還有太子劉諶,秦王劉譚,漢陽長公主劉蓉玥,以及一幫文武大臣。

    “諶兒,譚兒!”劉禪喚道。

    劉諶、劉譚趕忙跑了過來,劉禪指著一袋玉米粒,問倆人:“知道這是何物乎?”

    劉諶率先答道:“回父皇,這是薩珊人的黃金粒!”

    劉譚跟著附和。

    隻是劉禪笑著擺了擺手,道:“別聽那些商人們胡說,他們給此物取名黃金粒,目的隻是為了賣個好價錢。”

    “那...”劉譚皺眉問道:“父皇,那此物當叫何名?”

    劉禪看了兩人一眼,肯定的道:“從今往後,此物在我大漢,朕給它取名為——玉米。”

    “玉米?”小金豆嘻嘻笑道:“父皇,為何要叫玉米?”

    小金豆的話,突然讓劉禪有些語塞,他那有想過這東西為啥叫玉米,總不能說,因為父皇是穿越者,父皇前世的時候,這玩意兒就叫玉米吧。

    不過,劉禪看向太子劉諶,故意問道:“諶兒,汝來說說,父皇為何取名玉米?”

    劉諶也是有些犯難,仔細看了看玉米粒,琢磨了一會兒,才不置可否的道:“父皇,應是此物晶瑩如玉,那日父皇說過,此物米粒飽滿,是高產糧食,所以取它為玉米?”

    聽著劉諶的回答,劉禪也是覺得有些為難兒子,但是聽著好像也不錯,這玉米成熟時,可不就是晶瑩剔透,雖然不如玉,但是答得也還不錯,畢竟他現在也才八歲。

    於是劉禪微微點頭,滿意道:“嗯,諶兒所言不錯;”說著岔開話題,說教道:“諶兒、譚兒,爾等可要記住了,為君者要時刻想著百姓。”

    “作為君主,首先你得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說著他看著倆人,嚴肅的問道:“若是老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你們覺得百姓還會擁戴你們嗎?”

    劉禪本想以此教育兒子,以後當了皇帝,要時刻想著百姓,要讓百姓吃飽穿暖,因為在他的記憶裏,曆朝曆代凡是遇到造反,或多或少都是因為老百姓吃不上飯,逼不得已才選擇反派朝廷,然後揭竿而起。

    可是,劉禪話音剛落,秦王劉譚卻道:“父皇,不擁戴君主的百姓,皆為亂民,日後若有人膽敢不擁戴父皇或太子...”劉譚剛說到這裏,劉禪不由得一愣,想聽聽他還想說什麽,故意問劉譚道:“若是如此,譚兒會怎麽做?”

    “回父皇!”劉譚小手狠狠的拍在胸脯上,肯定的道:“兒臣自當請命出兵,剿滅了他們。”

    “剿...剿...剿滅?”劉禪頓時愣住,然後又問道:“若是天下百姓皆反,如之奈何?”

    劉禪的語氣,明顯不是太對勁,劉譚不敢接話,感覺到自己的回答沒讓父皇滿意,轉眼看向弟弟劉諶,劉諶也是有些慌。

    見兩個兒子均不說話,劉禪輕輕拍了拍兩人的肩膀,然後才語重心長的說道:“記住,百姓不會莫名其妙的反叛,一旦他們反叛了,要麽是他們受到他人蠱惑,要麽就是我們做君王的做得不到位,讓他們難以生存,逼著他們站在我們的對立麵。”

    “你們都要記住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劉禪道:“舟就好比一個國家的朝廷,這水就是天下臣民,他們既能擁戴朝廷,也能將無道朝廷推翻。”

    “兒臣記住了!”劉諶行禮道,劉禪旋即看向劉譚,問道:“譚兒,汝可明白?”

    劉譚愣住,因為他隻是一個王,將來自然不會做君主,這事兒似乎跟他沒什麽關係,隻要用心輔佐君王就好。

    “兒臣明白!”劉譚也是應道。

    劉譚言畢,劉禪才滿意的說道:“將來你們兄弟幾人,都將成為一國之君,所以一定要記住父皇的話,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再大的天下,也將會失去。”

    “諾!”

    看著兩個兒子乖巧的應答,劉禪這才滿意,不過一旁的皇後張鴦似乎有些難色,她眉頭微微皺起。

    跟兩個兒子說完話,劉禪才讓太監們將大臣們召到跟前。

    “諸位愛卿!”

    劉禪抓起一把玉米,笑著對幾位大臣說道:“此物乃是西域薩珊人的糧食,此物米粒飽滿,晶瑩如玉,今日朕將在這片皇家農場種植此物,若是此物能夠豐收,將來在將其推行全國。”

    又來——

    大臣們有些發愣,這東西他們知道的人,並不多,隻有徐庶諸葛亮幾位高層,之前聽劉禪說過。

    但是,這東西他們也是第一次遇見,真的能夠豐收嗎?

    劉禪也不管他們,簡單說了一番話後,然後就領著幾個宦官,還有皇後張鴛,親自下到地裏,開始種植玉米。

    種植玉米,劉禪前世本就是農村的娃兒,這自然難不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