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夏侯霸建功
字數:12426 加入書籤
弘農城剛奪下,這敵友不明的情況下,吳懿自然是不會讓這些人,這個時候湧入弘農城的。
不過,即使將這些人擋在城門之外,但是不確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城上的漢軍神經緊繃。
“傳令下去!”吳懿沉聲道:“沒有我的將令,任何人不得開城,違令者斬!”
“諾!”
“所有人都打起精神,切不可掉以輕心。”
“明白嗎?”
“諾!”
吳懿現在還是有些緊張,畢竟這弘農城剛被攻占,可不能出現任何閃失。
就在吳懿在城頭安排將士們堅守城池時,城下卻發生了一番騷動,距離城門口不遠,好像人群中有些推搡起來,而且還發生了口角。
“將軍!”小校疑惑。
“不用管他們!”吳懿擺了擺手:“盯著他們就行。”
也就在這個時候,羽林校尉蔣斌匆匆趕來,剛至跟前有些激動的說道:“老將軍!”
“末將在監獄發現一人。”
“何人?”吳懿疑惑問道。
這弘農也算是一個大郡,有監獄,監獄裏關押一些犯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隻是看蔣斌的神情,似乎此人來頭不小。
“夏侯霸!”蔣斌脫口而出。
“誰?”吳懿也是一愣。
“夏侯霸!”蔣斌補充道:“就是夏侯淵的兒子。”
夏侯霸的名氣雖然不大,但是他爹可是大名鼎鼎,乃是曹魏名將夏侯淵。
隻是——
夏侯霸怎會關在弘農監獄?
“速速帶來見我!”吳懿道。
“諾!”
蔣斌應諾,轉身去提夏侯霸。
因為城外聚集了太多所謂的弘農百姓,吳懿現在是一步都不敢離開,擔心離開後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過了一會兒。
蔣斌帶人將夏侯霸領到了城頭。
夏侯霸臉色鐵青,這算是他第二次被漢軍俘虜,上一次在河東時,就曾被大漢禦史大夫徐庶俘虜過,隻是後來徐庶將其與徐蓋釋放了。
“鬆綁!”吳懿一邊說著,一邊上前客氣道:“夏侯將軍,讓你受委屈了。”
夏侯霸愣了一下。
雖說之前漢軍將其抓獲,然後又將他釋放,他對漢軍多少有些許好感,但漢魏屬於敵國,而且他還身負殺父之仇,其父夏侯淵就是死於漢軍之手。
“夏侯將軍!”待侍衛解開繩索,吳懿歎息道:“將軍的事情,老夫也已知曉,王淩匹夫,嫉賢妒能,此賊該殺。”
也就是在蔣斌去監獄提夏侯霸的間歇,吳懿也沒有閑著,他叫來了一個魏軍俘虜,問了為何夏侯霸會被關押的事情。
吳懿話音剛落,夏侯霸卻是眉頭緊皺。
“夏侯將軍!”吳懿接著道:“曹魏氣數已盡,將軍何不趁此棄暗投明乎?”
“哈哈哈!”夏侯霸聞言笑了起來:“老將軍說笑了,霸本是魏將,此番若非王淩蓄意陷害,老將軍焉能擒我?”
“棄魏降漢...”夏侯霸擺手道:“恕難從命!”
“既如此...”吳懿也是歎息一聲,然後說道:“老夫也就不為難夏侯將軍了;”說著,他看向城外,才又說道:“此時城外數萬民眾,老夫為防萬一,隻得把將軍掉出城去。”
“掉?”夏侯霸愣了一下。
可就在這時,幾個侍衛在吳懿的示意下,取來一個竹製籮筐,籮筐裏麵放在一堆繩索。
“夏侯將軍!”吳懿笑了笑:“請吧!”
這可讓夏侯霸愣住了,他問道:“老將軍這是要放在下出城乎?”
他已經被漢軍釋放過一次,這一次他雖然不是被漢軍俘虜,而是因為王淩戰前將其關押,要不然這個時候,他要麽如王淩那般戰死,要麽還在與漢軍廝殺。
當然,他在監獄裏,也已經知道了昨晚的戰事。
王淩並未真的出城與吳懿廝殺,將他關押之後就據城堅守,並未像之前那樣狂妄。
對此,夏侯霸多少猜到了一些。
王淩是司馬懿的親信,而他卻不受司馬待見,原因無他,夏侯氏乃是宗室,自然是與皇室走得更近。
“哈哈哈!”吳懿聞聲笑了笑,道:“既然夏侯將軍不願棄魏,老夫也不能為人所難,夏侯將軍請!”
吳懿說話真切,夏侯霸有些懵。
不管怎麽說,現在他是大魏將領,雖然他並非被漢軍所擒,但是現在身處漢營,這——
“老將軍!”夏侯霸欲言又止。
吳懿歎息道:“將軍不必生疑,這就是漢與魏的區別。”
“我大漢以仁義治天下;”吳懿說道:“正所謂人各有誌,夏侯將軍不願棄暗投明,老夫也不能強求。”
夏侯霸愣住了。
上一次,徐庶說,大漢天子不願殘殺俘虜,是因為在大漢天子的眼裏,無論漢魏吳,皆為炎黃子孫,所以抓獲的魏將,若不願降漢,大漢逐一將其釋放。
如今又來。
大漢與大魏,確實看上去有本質上的區別。
與此同時,夏侯霸也想到了自己的處境。
王淩戰死,弘農失陷。
我——
“老將軍!”夏侯霸突然拱手道:“老將軍仁義,使霸茅塞頓開,如老將軍不棄,霸願效犬馬之勞。”
“夏侯將軍快起!”吳懿趕忙扶住夏侯霸,說道:“將軍棄暗投明,非是效忠我吳懿,而是大漢王朝。”
“謝老將軍!”夏侯霸拱手行禮。
事已至此,夏侯霸也沒有了別的選擇,現在的大魏,已非昔日的大魏,至從天子被俘回魏,大魏豈是已經發生了改變。
“夏侯將軍!”吳懿問道:“這城外眾多百姓,以將軍之計,老夫應當如何處置?”
這事兒一直困擾著吳懿。
此時夏侯霸歸降,於是便想聽聽他的意見。
夏侯霸走到城牆邊上,看向城外。
“老將軍!”夏侯霸說道:“容霸一試。”
“哦???”吳懿愣了一下,不知夏侯霸是想試什麽,不過還是客氣的道:“那就有勞夏侯將軍了。”
待吳懿話罷,夏侯霸旋即麵向城外,高聲喊道:“城下的人聽著,我乃大魏平西將軍夏侯霸。”
夏侯霸的話音剛落,城下嘈雜的百姓,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我本是奉命協助弘農太守王淩鎮守弘農;”夏侯霸朗聲高喊道:“但王淩嫉賢妒能,不聽勸諫,無辜將我囚禁,致使弘農失守。”
很多百姓有些懵。
夏侯霸的名聲,他們當然是知道的。
隻是他們卻不知道夏侯霸被王淩囚禁。
“夏侯將軍!”
突然,城外一青年高聲喊了一聲。
“將軍可是已經降漢?”
嘶——
所有人都愣住了。
百姓們基本不知道夏侯霸被王淩囚禁,但是不少軍士,可是知道這件事的,隻是他們隻是底層士卒,即使同情夏侯霸。
但他們又能怎樣呢?
夏侯霸笑了笑:“大漢仁義,得知我被囚禁,非但沒有加害於我,反而意欲放我歸魏;”說著,他問眾人:“大魏,可能如此乎?”
安靜——
城外突然特別的安靜。
漢魏是敵國,雖然這些年,時不時兩國還會形成聯盟,而且還有過一次和親。
但是,無論是大魏士兵,還是大魏的底層百姓。
他們其實都知道。
漢魏遲早要開戰。
作為敵國,抓獲對方將領,都不用想,不是逼降,就是誅殺。
可是,夏侯霸卻說的是,漢軍打算釋放他。
大漢,卻與大魏不同。
“諸位!”夏侯霸接著說道:“我知道,你們當中必有弘農魏軍,你們不甘心,不甘心漢軍攻占了弘農,是也不是?”
城外依然沉默。
事情卻如夏侯霸所說,此時城外的這些百姓中,可有不少昨天大火燒城時,逃出城的魏軍。
因為昨夜又下大雨,他們知道城內大火肯定已經熄滅。
他們想要重回弘農,隻是後來得知漢軍已經入城,弘農已經失陷,在幾個底層將領的攛掇之下,他們想著假冒百姓入城,或許可以趁機奪回城池。
如果真能如此,將來天子獲知,他們必然是加官進爵。
於是,他們招來了部分逃出城的百姓,然後他們則混在其中來到了弘農城下。
“弘農已經被漢軍攻占,爾等若是想要奪城...”夏侯霸搖頭說道:“隻是徒增傷亡而已。”
“吳懿將軍仁義;”夏侯霸接著說道:“爾等若是不願降漢,自可退去,吳懿將軍必不追趕。”
“他已經降漢了!”
“別聽他的。”
“大魏宗室都降了,我們還堅持什麽?”
“我們是大魏將士,豈能降漢。”
“大魏,能打過大漢?”
“現在奪城肯定不可能了。”
“...”
霎時間,城外又一次議論紛紛,圍在中圈附近的一幫人更是爭論起來,其中就有想要領著大家重新奪回弘農的幾名將領。
“將軍,降了吧!”
“是啊,將軍!”
“現在大漢強盛,大魏遲早覆滅。”
“現在連宗室都降了。”
周圍的兵將,不斷的訴說著。
此前他們還抱有希望,想著跟著將軍們,或許還能建功立業,可是現在夏侯霸已經降漢,他們這些人的目的,夏侯霸自然也已經知道。
而且,漢軍已經說了。
暫時不會開城。
他們想要冒充百姓入城的計劃,已經很難實施。
事已至此,那些想要建立功勳的將領,也知道他們的計劃不可能成功,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就隻有兩個選擇。
投降或者撤退。
“爾等裹挾百姓!”夏侯霸繼續說道:“無論成敗與否,百姓都將遭受滅頂之災,爾等於心何忍?”
也就在夏侯霸說完話,吳懿也是朗聲道:“曹魏氣數已盡,大漢他日必定一統天下,諸位若是能棄暗投明,或可建立不世功勳。”
前有堅城,又有強敵。
除了幾位底層將領,大部分兵士,其實已經動搖。
至於百姓,他們本就是被裹挾的,麵對全副武裝的魏軍,要他們前來叫城,他們焉敢不從。
此時漢軍說得那麽清楚。
他們當然更希望和平,然後讓他們平安回家。
經過夏侯霸的一番勸說,還別說,真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很快就有一些士兵站出來喊話:“夏侯將軍,我們願意隨將軍歸降大漢,我們願意隨將軍歸降大漢。”
隨著越來越多的魏軍喊話,位於中圈的幾名底層將領,也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起到了效果,夏侯霸接著說道:“既如此,那就請大家依照順序,百姓居左,軍士居右。”
吳懿聞言暗自讚歎,這夏侯霸還真行。
如此一來,不說全部,至少會分出絕大部分魏軍與百姓。
城下很快就行動了,百姓們攜老扶幼轉移到左邊的空地上,大部分士兵也聽從指令轉移到了右邊。
差不多一炷香的時間吧。
原本雜亂無章的人群,已經被分隔開來。
靠左邊的百姓,還是有些淩亂,但是靠右邊的魏軍,則是有序的排成隊列。
看著兩邊的人數,吳懿不由暗驚。
百姓人數占多數,約莫有萬餘人,但魏軍的人數也不少,少說也得有五六千人。
這也難怪,有五六千名魏軍,才讓幾名底層將領,想著用冒充百姓的方式混進城,然後趁機奪取弘農。
“老將軍!”
夏侯霸回身行了一禮:“大部分已經分隔,百姓當中即使有小量兵士,他們也已經起不到什麽作用。”
“多謝夏侯將軍!”吳懿道了一聲謝。
現在城外百姓與魏軍已經被分隔開,那些魏軍自然是隻能向漢軍投降,在集合之前,他們已經將攜帶的武器,全部集中堆砌在前方空地。
現在,他們已經無法對漢軍造成威脅。
百姓與士兵們中間隔出了一個百步的空地,現在隻要漢軍高興,隻需吳懿一聲令下,就可以對右側的魏軍射殺。
“開城!”吳懿下令道:“蔣校尉領三千精銳出城隔離,先讓百姓入城。”
“諾!”蔣斌當即應諾。
不多時,蔣斌領著三千漢軍來到城外,擋在了百姓與魏軍士兵的中間,那些魏軍士兵並未有什麽動作,依然安靜的等候安排。
“百姓先入城!”蔣斌高聲道,然後又轉身對魏軍士兵說道:“諸位先等一等,等百姓入城之後,再有序入城。”
一場危及,因為夏侯霸的歸漢,平安化解。
...
數日之後。
合肥前線。
曹爽那是愁眉不展,攻打合肥已經十餘日,但是合肥依舊紋絲不動。
十萬大軍圍攻合肥,可是怎麽也是打不下來。
就在曹爽頭疼之際,一個使者快步進入大帳。
“見過大司馬!”
使者進賬後,向曹爽行了一禮。
“程侍郎到此作甚?”曹爽不解的問道。
來人是黃門侍郎程曉,按理說他應該在洛陽才對,這個時候他跑到前線來幹什麽?
“大司馬!”程曉道:“天子詔令,令大司馬曹爽,即刻班師回朝,馳援京師。”
曹爽聞言立時愣住,急忙問道:“洛陽發生何事?”
班師回朝,馳援京師。
問題有些嚴重。
程曉說道:“漢軍已破弘農,危及京師。”
“什麽?”曹爽瞪大雙目,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漢軍居然已經破了弘農,這弘農一破,洛陽門戶洞開,作為大司馬,大魏宗室,曹爽自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次日一早,曹爽留下鍾毓的兩萬徐州軍,自己則帶著七萬大軍,火速北上朝國都洛陽而去。
公元243年2月13日。
洛陽皇宮。
“眾卿,都說說吧!”曹叡看了一眼大殿上的文武大臣,問道:“現在該當如何?”
“陛下!”司空崔林出列說道:“西蜀已破弘農,洛陽已現危機,不如...”說著他頓了頓,才不置可否的樣子說道:“不如暫時將國都遷至許都已避其鋒芒。”
遷都——
崔林的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但卻沒有一人反對。
大魏江河日下矣。
這也是大魏第二次提及遷都,而且是被對手逼得要遷都,上一次是建安二十四年,漢將關羽兵圍樊城,使得朝野震動,就有不少人提出過遷都,最後若不是司馬懿等人勸阻,曹操說不定真的就遷都了。
隻是二十多年前,曹操欲從許都遷走,如今卻有大臣提議從洛陽遷往許都。
曹叡皺眉。
本想趁劉禪西征,大魏趁機奪回合肥,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諸葛亮居然派人奪了弘農。
“臣等附議!”
就在曹叡思索間,又有一些大臣支持遷都。
遷都,這是曹叡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畢竟遷都影響太大,如此也就是向世人宣布,我大魏懼怕大漢,被大漢打得遷都了。
若不遷都?
弘農已經被漢軍攻占,漢軍隨時可以向洛陽出兵。
哦,天啦!
就在曹叡猶豫不決之間,一名宦官從外麵跑了進來。
“陛下!”
“大將軍回京,正在殿外候見!”
宦官話音剛落,曹叡猶如抓到救命稻草:“快傳!”
不多時,大將軍司馬懿緩步進入大殿。
“微臣司馬懿,拜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快快平身!”
“謝陛下!”
等到司馬懿平身站起,曹叡道:“愛卿回來的正是時候,漢軍已破弘農,諸卿皆勸朕遷都許都,不知愛卿...”
曹叡話還未說完,司馬懿冷冷的道:“凡言遷都者,皆可殺!”
嘶——
司馬懿一語,頓時讓整個大殿陷入沉寂。
特別是司空崔林。
雖然在曹叡重登帝位的事情上,崔林做出了一些貢獻,但是眼下的大魏,真正受寵的人,卻是這個司馬懿。
“哦???”曹叡問道:“若依愛卿之意,此事該當如何應對?”
“回陛下!”司馬懿躬身道:“諸葛天性謹慎,此番兵犯我境,實乃意欲牽製我軍,不想讓我大魏重奪合肥耳。”
“不予理會乎?”曹叡問道。
“非也!”司馬懿道:“若是不予理會,那諸葛亮勢必出兵洛陽,則國都危矣。”
曹叡聞言愣了一下,心說你說了跟沒說一樣。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