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唇亡齒寒

字數:5390   加入書籤

A+A-




    呂據和吳軍都被嚇傻了,但是大漢水師都督李豐,這個時候卻是非常得意,他似乎已經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炸藥包攻擊僅僅三輪,前方十餘艘東吳戰船,就有七八艘被炸得四分五裂。

    “傳令全軍!進攻!”

    “進攻!”

    將擋在江口的十餘艘打沉七八艘之後,李豐發出了全麵進攻的將令,他不會再給呂據增派新的船隻來堵截的機會。

    隨著一陣戰鼓聲響起,上遊的近百隻漢軍戰船,有序的進入狹窄江麵,而最前麵的四艘戰船,還有此前負責掩護的十餘艘中型戰船,這個時候都已經向下遊疾馳而去。

    李豐的帥船剛剛衝出江口,就對著周圍的吳軍戰船,又是一陣狂轟濫炸。

    霎時間,吳軍戰船四處炮火連天,爆炸聲四起。

    呂據目瞪口呆的盯著前方的戰場,看著四處叫喊的東吳水軍,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將士,可是這一刻,他們毫無鬥誌,一個個隻顧著逃命,近百艘東吳水軍戰船,沒有一艘敢於向漢軍戰船發起衝擊。

    看著吳軍戰船慌忙逃竄,李豐急令全軍追擊,今日他要將呂據的這支吳軍全殲。

    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

    最後漢軍追擊到猇亭附近時,呂據的這支東吳水師被徹底擊敗,近百艘東吳戰船,被擊沉六十餘艘,餘下三十餘艘船隻向漢軍投降。

    傍晚時分。

    李豐安坐於中軍帥船上。

    眾將皆是興奮莫名,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他們擊敗了呂據的東吳水師,打通了夷陵的通道。

    “大都督!”一個小校入賬說道:“蒙將軍求見。”

    “蒙子元?”李豐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快請!”

    蒙華是他的副將,已經跟了他好幾年,這一次也是想要幫他打通夷陵通道,才不幸遭遇吳軍伏擊。

    不多時,蒙華快步進入大帳,抱拳說道:“末將拜見大都督。”

    “子元快起!”李豐滿臉欣喜。

    蒙華卻沉聲說道:“末將未能完成使命,請大都督治罪。”

    蒙華當初提出翻閱夷山,李豐原本是不答應的,後來蒙華立了軍令,經過一番琢磨,李豐答應了蒙華的請戰要求。

    李豐卻是笑了,走上前扶起蒙華道:“子元被俘,非子元之過,實乃戰場瞬息萬變,不怪將軍,不怪將軍。”

    “大都督!”蒙華很是感動。

    李豐沒想過處罰蒙華,這並不是他不嚴格執行軍紀,而是蒙華的初衷,並不是冒進,況且當初聽完蒙華的建議後,他是同意蒙華的提議的。

    況且現在又是大敗吳軍。

    扶起蒙華之後,李豐看了一眼眾將,旋即下令道:“傳我將令,大軍休整一日,兵發江陵!”

    “諾!”

    眾將立時應諾。

    過了夷陵,接下來的江麵越來越寬闊,前麵自然還會有吳軍水師阻擋,但是李豐要趁大勝之威快速進軍。

    就在李豐擊敗呂據的第三天,南境三路大軍也是捷報頻傳,首先率領主力的丞相諸葛亮,已經攻占零陵。

    此前攻占建安郡的鎮東將軍馬岱,並未立即北上,而是暫時駐紮在建安休整。

    最先攻占了臨賀郡的平西將軍關索、武威中郎將陳信,他們在占領臨賀郡的第二日,就已經揮師北上,直奔廬陵郡而去。

    不到十天,漢軍四路大軍向後占領臨賀、建安、夷陵、零陵四郡,這可是震驚了武昌朝野。

    孫權做夢也沒有想到,漢軍的進攻速度如此之快,開戰不到十天漢軍連下四郡,若是再給他們一些時間,這四路漢軍,還不都要殺到武昌來了。

    當然,孫權驚慌歸驚慌,他也很快做出了部署。

    驃騎大將軍丁奉,領兵四萬攻打零陵的諸葛亮;

    大將軍諸葛恪領兵三萬進攻建安的馬岱;

    左將軍朱據領兵三萬南下廬陵阻擊關索;

    大司馬全琮領四萬水軍奔江陵去敵李豐。

    這已經是孫權能派出的所有兵馬,整個東吳也就隻有水軍十萬、陸軍十六萬,此前呂據的三萬水軍,已經被李豐擊敗,現在水軍就隻剩下七萬多人,四萬人由大司馬全琮領去阻擊李豐,剩餘三萬則留守江淮沿線,以防曹魏趁機南下。

    陸軍方麵,十六萬人,一次性就抽調了十萬人南下阻擋三路漢軍,剩餘六萬其中兩萬人駐守合肥,四萬人駐守國都武昌,至於其他州郡,隻能依靠郡兵駐守。

    已經七十歲的孫權,一連幾日也未能合眼。

    漢軍此番來勢洶洶,這是他一生以來,麵臨的最大考驗,即便是很多年前的赤壁之戰,也沒有讓他如此心慌過。

    這個時候,孫權唯一期盼的,就是顧譚了。

    算算時間,顧譚應該已經到了洛陽。

    東吳之危,隻能寄望於曹魏了。

    ...

    公元252年,3月23日。

    洛陽皇宮。

    禦書房。

    “大將軍!”大魏皇帝曹芳皺眉問道:“此番漢軍伐吳,我大魏該當如何?”

    上午他接見了東吳使臣顧譚,顧譚的意思,他當然知道,東吳希望大魏立即出兵伐漢,如此魏吳聯盟,或可擊敗漢軍。

    隻是——

    曹芳雖然年少,但是天下局勢,他也是十分清楚,現在漢強而魏吳弱,即使魏吳聯軍伐漢,取勝的幾率也不是很大。

    曹爽是大將軍,也是托孤輔政大臣,曹芳想聽聽他的意見。

    “回陛下!”曹爽淡淡的道:“漢吳兩虎相爭,必然會有一傷。”

    “愛卿的意思是...”曹芳問道:“坐上觀虎鬥?”

    曹爽微微點頭,道:“此番漢吳之爭,正是我大魏從中漁利的好機會...”說著,他頓了頓,然後說道:“若是我大魏現在出兵伐漢,漢軍必將傾盡主力抵擋我軍,如此東吳之危可以緩解...但是...漢軍極有可能轉頭與我軍爭鋒。”

    “陛下!”曹爽說著,問曹芳:“我大魏現在能否與漢軍一戰?”

    曹芳聞言搖了搖頭,道:“西蜀強勢,暫時不可與其爭鋒,我大魏需得積蓄實力,以待時機。”

    “陛下英明!”曹爽道:“雖說漢魏吳三足鼎立,可使三國保持平衡,但是現在西蜀強於魏吳兩國,倒不如讓漢吳互相爭鬥相互消耗,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時,我軍在趁機擇優出擊。”

    “敢問愛卿!”曹芳又問道:“東吳...能擋漢軍否?”

    曹爽的意思,曹芳聽得明白,就是漢魏吳三足鼎立,可以形成一個很好的互相牽製的作用,但是現在西蜀實在太強,若是現在答應東吳的聯盟,讓大魏卷入戰爭當中,那西蜀極有可能棄吳攻魏,那時候東吳不一定就會全力協助大魏牽製漢軍。

    既然不能延緩漢軍的進攻,倒不如讓劉阿鬥與孫權先打著,等到他們打到兩敗俱傷時,大魏再出來撿便宜。

    畢竟,東吳也有二三十萬兵馬,劉阿鬥想要快速滅亡東吳,而讓自己不受損失,基本是沒有可能的,他必將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行。

    東吳為了守住疆土,肯定會拚死與漢軍決戰,從而極大的消耗掉漢軍的優勢,而大魏卻是一點損耗都沒有,說不定到時候還能從中撿些便宜壯大自己。

    但是——

    曹芳現在關心的是,東吳真的擋得住漢軍的進攻嗎?

    曹爽聞言搖了搖頭說道:“吳軍善水,陸戰非其長項,漢軍擁有三弓床弩等先進武器,還有大量的騎兵部隊,若是劉阿鬥執意要滅掉東吳...”說著,他頓了頓,肯定的道:“孫權...必亡。”

    曹爽話音剛落,曹芳卻問道:“吳在,三足尚能鼎立,若吳亡,我大魏何以立足?”

    三國能夠鼎立幾十年,就是因為三國之間,互相牽製,互相製衡,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現在弱勢的一方,可是大魏,而非幾十年前的西蜀。

    曹芳雖然年少,但是也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

    一旦劉阿鬥滅掉了東吳,用不了多久,他必然就會向大魏用兵,如果真是那樣,大魏何以立足?

    曹爽也是皺起了眉頭,他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隻是眼下大魏四處無險可守,若是現在去與劉阿鬥死磕,大魏或許滅亡得會更快。

    愁人啊——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