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3 日輪載烏,月輪含蟾

字數:3112   加入書籤

A+A-


    莽牯朱蛤出自《天龍八部》,號稱“萬毒之王”。小小一隻蛤蟆,長不逾兩寸,全身殷紅勝血,眼睛卻閃閃發出金光。嘴一張,頸下薄皮震動,鳴聲如牛。捕獵時可噴出淡紅色霧氣,在大理無量山中,段譽被閃電貂咬傷倒地不起,莽牯朱蛤追獵一條蜈蚣,進了段譽腹中,為段譽的胃液所化。段譽也因禍得福,從此萬毒不侵。
    玄冰蟾蜍出自《天龍八部》,太行山衝霄洞譚公的有治傷良藥,是由極北寒玉和玄冰蟾蜍合成。在杏子林中,譚公曾用其給喬峰治傷,藥到血停,絕不遲延。後來阿朱學趙錢孫說話,幫了譚公,被譚婆打了一巴掌,譚公用其給阿朱治臉,同時還送了阿朱一盒。
    火蟾出自《倚天屠龍記》,“青翼蝠王”韋一笑練功傷了三陰脈絡,每次激引內力,必須飲一次人血,否則全身寒戰,立時凍死。說不得大師曾三入長白山,想給他找一頭火蟾,治療此病。但三次都沒能成功,最後還是張無忌用九陽神功治好了韋一笑的寒毒。
    朱睛冰蟾出自《碧血劍》,袁承誌押闖王寶藏進京,碰到了“聖手神偷”胡桂南。這人身上有兩隻死了的蟾蜍,通體雪白,眼珠卻血紅。朱睛冰蟾產在西域雪山,任受多厲害的內傷、刀傷,隻要當場不死,一服冰蟾,藥到傷愈,當真是靈丹妙藥,無比神奇。便是中了劇毒,冰蟾亦有解毒之功。解毒時,冰蟾將劇毒吸入自身體內。吸收毒氣後通體雪白的冰蟾漸漸由白而灰、由灰而黑。然後將冰蟾泡到烈酒中,所吸毒液便可自行析出。如此便可反複使用。後來,兩隻冰蟾一隻被孟錚服用,一隻被何鐵手服用。
    碧血金蟾出自《鴛鴦刀》,任飛燕對太嶽四俠開玩笑說那邊汙泥河中,產有碧血金蟾,學武之士服的一隻,可抵十年功力。而且那碧血金蟾須得半夜子時,方從洞中出來吸取月光精華,白天根本捉不到。太嶽四俠信了她的話,去捉碧血金蟾,結果將卓天雄捉了回來……
    在以上天下武林少有的奇遇事件中,一隻毒蟾毒性就如此強悍,可想而知五蛤蟾涎得多可怖。更可怕的是,與平常人將五種天下奇毒胡亂混用,功效全靠天定完全不同。這是深諳毒性和藥理的五毒教精心調配的五蛤蟾涎。
    號稱“五毒之冠”!
    說好了隻比劍。先前四場還演一演,到了一場決勝負的最終局,五毒教連演都不演了。
    而且從五位堂主在各自原初劇情時空的個人屬性來說,蟾蜍堂主洪小翠是存在感最差的一個。換句話說,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線也最為羸弱。很容易遭受劇情殺,而突然暴斃。然而,五毒教卻將五毒之冠的蝕海劍給她,顯然另有隱情。
    這麽說來,喂養五毒天羅蛛和栽培百蠱千年花的經曆,是她能夠免疫“五蛤蟾涎”混合毒素,成為蝕海劍主人的根本原因。不然觸之必死,還練什麽劍?
    萬幸,玉蟾能克毒涎!
    “敢問兄台,陽令珠以萬道金光織‘金烏戰甲’。陰令珠吐出太陰元氣結‘玉蟾罡氣’。金烏、玉蟾,莫非‘日月之精’乎?”
    “然也。”好事者出口成章:“莊子雲:‘吸天地之精華,運九州之氣,無所不用,而生此大世界者,聖人也。吸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交接陰陽,和合萬物,而成之者,真人也。’靜音師太可稱‘靜音真人’也。”
    日月之精,便是三足烏、三足蟾。
    《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傳說此鳥為日之精,居日中。
    《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三足蟾,又稱金蟾,最早見於東漢《論衡·說日》。其形象多為三足、背伏北鬥七星、口銜銅錢,頭頂太極兩儀。傳說此蟾為月之精,居月中。
    烏鴉屬陽,代表光明與活力;蟾蜍屬陰,象征靜謐與再生。二者構成陰陽對偶關係,便如馬王堆漢墓帛畫中“日輪載烏”,“月輪含蟾”的構圖,直觀呈現古人宇宙平衡的觀念。
    用在天下武林。金烏與玉蟾,就代表陰陽二炁。天下萬物,無出陰陽。
    換言之,作為最頂級的蛤蟆,玉蟾能威壓天下萬蛙。玉蟾罡氣護體,即便是強過化骨水的五蛤蟾涎,也無可奈何。
    “五毒之冠,亦無可撼動‘靜音真人’分毫。”便有人一聲歎息,轉而又覺不妥:“峨嵋乃佛門正派,真人乃出得道高人。如何可乎?”
    “豈不聞燃燈道人乎?”好事者笑道。江湖傳聞,燃燈道人便是燃燈古佛。佛道大能尚且無門戶之見,如此說來,佛道互通,亦無不可。
    歸根結底,《峨嵋三陽功》是佛法,《聖火真經》是道法。既然依法修行,修成正果自當“各尊法號”:佛門尊師太,道家稱真人。
    見金甲披身、罡氣護體的峨嵋掌門靜音師太,任憑毒液濺射而巋然不動。蟾蜍堂主洪小翠,立刻變招第三式:「浪奔波撼」。
    運足功力,大開大闔,往來橫掃,劍風鼓蕩,帶起一片毒霧腥風,範圍極廣。想法也簡單。既然飛珠濺玉點點水花,力有不逮。那就量大管飽,用凶猛的毒潮將對手淹沒。
    奈何峨嵋掌門靜音師太,居中守正,以不變應萬變。
    不等招式用老,蟾蜍堂主洪小翠,再變招第四式:「漩渦暗湧」。劍尖劃圓,產生一股極致吸力,擾亂身形,將周遭對手帶入劍勢範圍。配合第三式浪奔波撼,前手放毒,後手拉人。狠辣決絕,陰毒無比。
    然而不等樓上看官回味,更陰險無匹的後招,被蟾蜍堂主洪小翠,順勢打出。
    第五式:「寒潭映月」。劍身如鏡,借毒層反光惑敵眼目,隨即重劍猛擊,撼動對手下盤根基。
    如此前、中、後,三連招出手。終於將峨嵋掌門靜音師太,吸到劇毒劍勢之中。
    然而問題來了。玉蟾罡氣護體並金烏戰甲披身,又當如何破解?
    劍招為眾人解惑。
    蟾蜍堂主洪小翠氣運丹田,揮出第六式「吞江納瀆」。劍格蟾首張口,似有無窮吸力。可化解護身勁氣,甚至能吞對手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