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神戰,怎麽說?

字數:6909   加入書籤

A+A-




    

    快本十月三號這一期的威力是巨大的。

    江炎用極其幽默的言語製造出爆炸般的節目效果。

    光憑這,用後來何囧的話說,收視率全國同時段第一已經穩穩站住了。

    甚至是除了春晚外,有可能是今年綜藝娛樂類節目的收視第一。

    搞不好還能拚一把所有節目的收視第一。

    江炎說這就算了吧,等《還珠格格》上來,人家接近一半的收視率,誰搞得過啊。

    不過何囧的話也說明了這一期節目的影響有多大。

    可以說,江炎憑這個就已經可以算是排的上名號的明星了。

    這還沒完,當最後的一首《孤勇者》出現時,其影響便從單純的綜藝圈直接擴大到全國各行各業。

    所有當時看到節目的人,至少有一部分就被“煽動”,紛紛開始了捐款捐物行動。

    然後媒體開始好奇。

    而與此同時,湘南台主動把《孤勇者》單獨製作出來,交給友台免費播放。

    於是所有媒體都明白了,原來又是江炎!

    這裏頭是不是有左老師的意思,又或者這本就是上頭願意看到的?

    江炎就不清楚了。

    總之,一個台播放肯定抵不上好多台播放。

    於是情況又和“悟空熱”一樣,第二天,幾乎電視裏時不時又能看到一幫最可愛的人。

    帶來的影響便是零零散散的捐款捐物,變得範圍更大了。

    然後就是各路紙媒爭相報道。

    而且這次是好事,多報導沒有人會說什麽。

    甚至主動隱去江炎都沒問題,隻說捐款的事。

    可是無論怎麽隱去,江炎和《孤勇者》這倆關鍵點依舊是撇不開的。

    於是江炎就這樣,再一次在全國掀起了一股風暴。

    憑這一首歌,江炎已經穩住了一線。

    而《孤勇者》風暴的愈演愈烈。

    上頭卻如範友文所說,沒啥動靜。

    對江炎既不打壓,也不鼓勵,似乎是在看情況。

    江炎對此其實依舊是有些擔心的,但有範友文在,他至少不會變成無頭蒼蠅。

    而且再退後一萬步,哪怕事情朝著最惡劣的方向發展,到最後範友文也不頂用了,江炎大不了不唱歌就是了,甚至不再國內混娛樂圈也行。

    拍電影,攢進度才是他的主要任務。

    而且國內不好混,國外他就混不開了?

    他可是有金手指的!

    不過情況大概率不會這麽差。

    而且很可能最後還是好消息。

    這樣想著,於是他便一頭紮進了異界之中。

    他忙著呢。

    。。。。。。

    《孤勇者》讓人們的目光投向了最可愛的人。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個幽默、有才、帥氣、三觀正的明星。

    所以麥田發出預告,說江炎的新專輯《da》將在十月十三號發售時,潛在客戶至少比原先多出好幾倍。

    江炎的專輯《da》發售日期定在了十月十三日。

    這天是江炎的生日,定在這一天對江炎來說有很大的紀念意義。

    而宣傳時也用上了這一點,可以說既宣傳了專輯,又宣傳了江炎,算是粉絲經營吧。

    《da》專輯有磁盤、光盤,發售的同時,也會發行《悟空》單曲紀念版光盤,還有江炎個人寫真集。

    全套買下來怎麽也得奔五十去了。

    而《da》專輯中,因為剔除了《赤伶》,所以現在隻剩下九首歌。

    九首歌中,可愛女人、唯一、愛情諾曼底、秋天不回來、手放開,這五首是沒有錄製v的,音源卻是早已錄好。

    好在現在係統被《無間道》占用,所以五條v隻需要隨便拍拍就好。

    可又因為考慮到要至少留出十天時間用來生產加鋪貨,所以留給江炎的時間隻有三天。

    三天,拍五條v,外加五條v的後期製作。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對江炎來說,這根本不是個問題。

    穿越幾次,在異界用未來的科技製作即可,而且特效隨意用一用,出來的效果也可以秒一秒競爭對手。

    當然,對麥田的說法肯定是這幾天沒閑著,一直在製作。

    實際上江炎哪有空拍啊。

    而江炎的新專輯定在十月十三。

    這個事情在粉絲中算是翹首以盼。

    但在競爭對手眼裏卻是如臨大敵。

    競爭對手都有誰?

    首先就是滾石,它表示很受傷。

    因為月任閑棋發專輯遭遇江炎。

    風頭全被江炎壓製。

    十月阿妹發《牽手》專輯,又遭遇江炎《孤勇者》。

    這還沒完,號徐懷玉發《向前衝》專輯,《孤勇者》熱度絕對過不去,而且後麵還有江炎的《da》。

    不僅如此,十月還有香江k,他們的王飛也要發專。

    還有索尼的章宇也要定下十月發專。

    這些大公司,還有這些已經出名的歌手。

    本來是不用擔心江炎的。

    但誰讓江炎太邪門了呢。

    一首《童話》還好說,歌好,v有創意,這種遊戲規則內的競爭,這誰都不會說什麽。

    但從《悟空》開始,就讓人頭疼了。

    《悟空》紙麵上的製作發行成本,居然能拍兩部電影!

    這簡直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哪個正常的歌手是這麽玩的?

    而且那v質量還來的一個好,直接掀起“悟空熱”。

    “悟空熱”還沒結束,這廝又來了一首《孤勇者》。

    好嘛,這回直接和抗洪聯係上了,掀起的風暴比《悟空》更大。

    天下熱度共十鬥,江炎你丫拿了八鬥。

    市麵上提到歌手,隻有江炎,別的歌手是誰,隻有在犄角旮旯的報紙上看到。

    簡直欺人太甚啊!

    現在你說號又要發專輯了,而且還隻是提前十幾天通知。

    這又是不講規矩了。

    讓我們的歌手怎麽辦?

    而且誰知道你又會整出什麽幺蛾子。

    可以說,江炎這麽玩,直接就在樂壇裏犯了眾怒。

    於是各種手段就使出來了。

    我不管你用什麽辦法搶熱度,但我先搞你總不會錯吧?

    於是就有各種雜音都出來了

    “用抗洪救災話題發專輯,你的良心呢?”

    “各界人士在捐款,你在哪裏?”

    “嘩眾取寵,這樣的炒作要不得。”

    “《孤勇者》被唱功浪費了。”

    “作詞作曲都是一個人,這樣的難度有多大。。。”

    這些雜音說它是誹謗吧,還夠不上。

    那分寸拿捏的很到位。

    就是討論,不下定論。

    討論江炎的行為是不是出於本心,是不是有別的目的?

    江炎是不是真的如看到的那樣?

    人設是不是編造的?

    總之內裏核心就是把人往黑了抹。

    而且雜音出現地很散。

    有人開了頭,全國各地就時不時就有自詡正義的專家跳出來參與討論。

    而看到討論的人,先入為主地就把江炎定義為借災難斂財、團隊營銷等等。

    總之就是江炎這也是假的,那也是假的。

    好在這會兒互聯網不發達,而且發表觀點的報紙都不是大報紙。

    所以影響是有,但不大。

    但這也讓人很頭疼。

    不盡早處理,肯定會愈演愈烈。

    到時候江炎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於是當吳用把內地的消息告訴江炎後。

    江炎第一時間電話給範友文,想要問問是誰幹的。

    後手是有,但也得搞清楚幕後黑手。

    結果就知道了大體情況。

    這回不是葉赫那拉,人家老實的很,第一時間和範友文澄清了。

    而真正的幕後黑手,卻是前所未有的oss。

    “也就是說,接下來我要一人獨對一眾大公司?”

    “沒錯!”範友文道,“抹黑的事呢,你倒不用太擔心,反正底氣足,也有後手,不過那些對手,我可沒辦法幫你,你得用作品說話。”

    江炎一聽就直呼好家夥!

    一人獨戰群神。

    阿妹、章宇、王飛還有一眾準備下半年發歌的歌星。

    戰場從內地到港台。

    這事兒被老子趕上了!

    那怎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