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南下(為堂主書友20220228064435819加更!)
字數:7781 加入書籤
武威八年秋,唐軍數十萬大軍齊入西域偽遼,一路勢如破竹,無一合之敵,西域諸城望風而降,哈薩克部落之主集體向大唐帝國之主李長青遞交降表。
至此,西域結束了長達千年被佛門控製的曆史。
聖山之上,僧侶屍首遍地,消息在大唐帝國的有意推動下,傳遍整個西域。
雪域高原的佛門開始悉心吸收西域佛教的基層勢力,並向大唐帝國交出了所有的兵權,自此,寺廟不再擁有豢養僧兵的權力。
武僧和禪師修煉體係被禁絕,成為江湖中的禁法。
佛門修煉體係,全都被束之高閣,以影響人類心智為理由,被大唐帝國控製了所有流通途徑。
西域中的僧侶被集體遷徙到雪域高原,歸入雪域佛門,西域開始全盤漢化,道教以強訣的姿態入主西域地區。
佛教跟西方的教派一樣,被限製在固定區域傳播,其他地區隻能擁有一個合法教派——道教。
而道教學派中,隻能拜道祖李長青。
鄭經等鄭家軍叛變將領,被楚清曦親手誅滅,鄭家軍中下層官兵,被打散編入到中央直轄的西域守備軍團中。
和其他軍閥總督的軍隊一起,對西域展開了大規模的滅佛運動。
除此之外,李長青帶過來的日本武士開始在西域大肆分封田莊,控製西域的鄉下和綠洲。
除了交通要點和城市外,都分封給日本武士。
正是此舉,讓西域人徹底喪失了反抗的根基。
那些日本武士個個都是好勇鬥狠之徒,對鎮壓平民農夫很有手段。
畢竟日本武士在日本國的時候,就是騎在日本農夫頭上作威作福的特權階級。
一名日本武士管理數十上百人的田莊,就將地廣人稀的西域牢牢控製在手裏。
而西域守備軍團,僅僅駐守在交通要點和大中城鎮中。
得到封地的日本武士無需繳稅,但必須在需要的時候服兵役,並且兼職西域的治安人員。
每十個日本武士設立一名武士什夫長,每百名日本武士設立一名武士百夫長,每千名日本武士設立一個武士營,由大唐帝國中央派遣軍官負責統籌管理。
這些日本武士因為有了封地,所以無需大唐帝國中央繼續承擔軍餉。
這種武士分封製度,讓大唐帝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西域的滅佛運動,並將諸多總督軍閥調入哈薩克草原一帶,兵臨中亞!
當然,區區一個地廣人稀的西域,是放不下十萬日本武士的。
畢竟分封是按照人口來劃分,而不是土地麵積。
日本武士都是脫產戰兵,不給他們分封人口的話,日本武士得到再多的土地也得拋荒。
他們可不會種地!
或者說,會種地和願意種地的日本武士,不會響應大唐帝國的號召參加遠征軍。
就這樣,李長青用中央直轄城鎮,日本武士分封控製鄉下,在武威九年將西域變成了遠征軍的後方依托。
做完這一切的李長青,似乎並不打算停止自己征伐的腳步,將目光瞄向了中亞乃至已經在印度北部站穩腳跟的印度大清。
理所當然的,大唐帝國征服西域的消息也通過中亞傳入到印度拉合爾城中康熙帝耳中。
如今的印度大清在‘五八旗一綠營’的統治模式下,十分安穩。
除了印度賤民外,所有教派都獲得了自己的利益。
五八旗也就是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回八旗、印八旗在印度北部紛紛圈占自身的勢力範圍,成為依托土地的軍事貴族階級。
錫克綠營則因為自身的宗教理念得到認可,在自己的家鄉裏再也不用遭受宗教歧視乃至人頭稅的迫害,對康熙帝也是感恩戴德。
占據了富饒印度北部地區的康熙帝,已經將撒馬爾罕的滿八旗和八旗家眷都遷徙過來,撒馬爾罕和其他中亞地盤一樣,分封給了回八旗。
就這樣,回八旗成為大清在中亞的屏障,讓波斯帝國不敢直視。
印八旗的軍事貴族們,其實還是原本的刹帝利,他們在印度大清中獲得的利益,就是保住了自己原本的利益。
作為五八旗一綠營中戰鬥力最弱,但控製人口最多的印八旗,還是比較有自知之明的,絲毫沒有向康熙帝提出額外的瓜分請求。
甚至願意讓其他八旗肆意欺壓印度教的賤民首陀羅和連賤民都不是的達利特。
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作為康熙帝的基本盤,自然放在喀布爾到拉合爾一線區域的城鎮和農莊。
其中漢八旗被康熙帝分封在喀布爾周邊地區,作為拱衛喀布爾這個印度大清北都的軍事力量。
因為漢八旗多由步兵組成,而喀布爾則是阿富汗地區的首府城市,多山多林,剛好適合漢八旗的步兵發揮。
當然,現在的阿富汗中驍勇善戰的部落都已經被康熙帝‘招安’為回八旗,一部分在中亞當地主老爺,一部分在印度北部當貴族老爺。
這些阿富汗地區能打的部落對康熙帝還是很感激的,也能算是康熙帝的半個效忠者,對康熙帝的忠誠甚至還要排在錫克綠營前麵。
蒙八旗則在喀布爾到拉合爾一線的地盤上分散著,滿八旗則集中在拉合爾等印度北部富饒的城市周邊。
如今的印度八旗,跟康熙帝的親疏遠近十分明顯。
滿八旗這些康熙帝的鐵杆自然不必多提。
滿八旗之下則是漢八旗和蒙八旗,兩者沒有高低之分,在印度和中亞這片地盤,他們除了依靠康熙帝之外沒有別的出路,他們的人口基數太少了!
再往後則是數量不少,窮山惡水裏出來的回八旗武裝。
不過回八旗的成分比較複雜,沒有跟著康熙帝南下打印的中亞部落回八旗,以及被分封在撒馬爾罕的回八旗,對康熙帝的忠誠度很是一般。
他們感覺自己沒有吃到最肥美的部分,還得幫著印度大清看守北方門戶,頗有不甘。
但跟著康熙帝被分封在印度北部富饒地區的回八旗,也就是主體為阿富汗部落戰士的人群,對康熙帝的支持度很高,僅次於漢八旗和蒙八旗。
再往下就是得到了宗教自由大權,和屬於自身武裝力量的錫克綠營。
穀諍
對康熙帝的忠誠度最平淡的,則是印八旗。
對印八旗而言,他們表麵上是八旗貴族,對內其實還用著原本印度教的種姓製度那一套。
在印八旗權貴眼裏,康熙帝跟已經死去的奧朗則布沒什麽區別,隻不過康熙帝更能打而已。
如果北麵再來一個強者把康熙帝打敗了,印八旗絕對是第一個跪迎的。
印度教能長久不衰,靠的就是這份‘眼力價’。
康熙帝原本正在謀劃南下攻滅馬拉塔聯盟。
沒有了奧朗則布的宗教迫害政策後,組織並不算嚴密的馬拉塔聯盟立刻喪失了共同奮鬥的目標。
取代奧朗則布的康熙帝在印度教的首腦眼裏,是一位相當開明的君主,大家犯不著拚命去反抗他。
就算被打敗了,下場不過是被編入印八旗中而已。
該當大爺的照樣是大爺。
不出意外的,馬拉塔聯盟中,除了那些掌握大權的統治者外,當官乃至統軍的刹帝利,和擁有很大社會影響力的婆羅門,對抵抗印度大清都變得興致缺缺。
康熙帝利用這一點,這段日子沒少私下裏聯絡那些婆羅門和刹帝利,等著時機成熟後,來一個勢如破竹的南下。
隻是,康熙帝還沒開始自己統一印度的偉大征程,就收到了來自北麵西域佛門破滅的恐怖消息。
那位搶走了他大清天下的偽唐之主李長青,竟然開啟了漫長的禦駕親征,本人甚至已經抵達哈薩克大草原!
康熙帝不明白,唐國的皇帝都跑這麽遠了,唐國本土的內閣為什麽還沒有造反?
此時唐國本土的軍隊乃至正在集訓的日本武士雇傭軍,基本上都是唐國內閣一手管控,他們想要造反根本不需要架空,因為內閣已經擁有最高權力。
康熙帝得到的情報中顯示,如今已經親臨哈薩克草原的李長青,真正能控製的不過是被他拉過去的一群總督軍閥,和西域那片貧窮的土地而已。
雖說雪域高原的藏軍也被李長青帶在身邊,但以雪域高原佛門的影響力,隻要一聲令下,雪域高原立刻就會脫離唐國的統治。
康熙帝無法理解,偽唐皇帝李長青玩得這麽嗨,後方為何還如此安穩……
最終,康熙帝隻能歸納為,後方的掌權人都畏懼李長青的戰傀投放能力。
然後康熙帝慌了。
他甚至不敢呆在拉合爾這個明顯的都城中,而是悄悄遷徙到附近的大城中,就為了規避拉合爾有可能從天而降的妖道戰傀。
康熙帝這種謹慎,救了他一條小命。
武威十年,在哈薩克草原上補充了不少青壯民夫和物資的唐軍,正式向中亞地區發起進攻。
在此之前,大唐帝國的使者已經開始遊說中亞的回八旗權貴,要求他們投降。
李長青南下對印度大清用兵的同時,康熙帝也沒有閑著,親自麵見了來自遙遠西方的荷蘭使者、不列顛使者、法蘭西使者、西班牙使者、葡萄牙使者、瑞典使者(瑞典在這個時代是名副其實的歐洲強國)、羅刹國使者、教皇國使者。
剛好組成了八國聯軍……哦不,八國使者團。
康熙帝本人自然沒有那麽大的臉麵邀請到這些歐洲強國。
這八國使者,除了教皇國是利用宗教充數的之外,另外七個國家不是海軍強國就是陸軍強國,在歐洲都是頗有實力的國家。
其中的羅刹國更是受到大唐帝國擴張的威脅。
原因很簡單,原本哈薩克草原上有幾個羅刹國的部落小弟,結果大唐帝國過去後,那幾個部落小弟不是被滅了就是變成了李長青的小弟……
然後大唐帝國還十分不給麵子的派遣使臣警告羅刹國邊境將領,隻要他們該派兵越過大唐帝國劃定的邊界線,立馬就是戰傀砸在羅刹國的首都莫斯科!
裸的威脅啊!
羅刹國的沙皇還隻能吞下苦果。
隨著西域佛門的覆滅,唐國皇帝李長青會遠距離投放妖道戰傀的消息,早就在歐洲傳開了。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哈薩克草原之所以沒有被羅刹國侵吞,主要就是因為西域聖山的偉力鎮著。
在高端戰力這方麵,西方的魔法師、牧師和騎士,根本不是西域佛門的對手。
結果,就是這麽一尊擋住了羅刹國南下的‘佛祖’,竟然被東方崛起的唐國摧枯拉朽一般滅掉了。
被羅刹國認為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西域聖山,更是一個和尚都沒活下來,慘不忍睹啊!
如此輝煌的戰績,羅刹國怎麽可能不驚恐?
羅刹國知道了,其他歐洲強國自然也不難知曉。
雖說歐羅巴大陸上的強國都認為羅刹國是蒙古人的混血雜種,但羅刹國的國力大家還是認同的。
如果不是羅刹國在那裏死扛,瑞典人早就一統北歐和東歐了!
就連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在西歐列強眼裏都要排在羅刹國後麵。
倒不是說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軍隊弱,而是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政體太過分裂。
國王根本不是國王,隻能算是一個議長,每一個高等貴族都有一票否決權!
波蘭議會淩駕於波蘭國王之上,這導致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軍力,大多數時候無法凝聚到一塊。
很多時候,都是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貴族們拉幫結夥,自己玩自己的。
北方和東方的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貴族傾向於對抗瑞典和羅刹國,南麵的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貴族則跟神聖羅馬帝國關係很鐵……
波蘭國王更是一個妥妥的親德派!
當維也納被奧斯曼帝國圍攻的時候,波蘭國王屁顛屁顛的帶上所有能帶上的波蘭軍隊去支援,硬是給神聖羅馬帝國續了命,結果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自身的力量卻消耗不輕。
這麽一個國家,就是典型的自保有餘進取不足,自然不會成為歐洲列強的心頭之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