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東漢的‘莫須有’

字數:9864   加入書籤

A+A-




                      被董卓這樣一威脅,以楊彪為首的司隸門閥都看著袁隗他們,董卓可能分不清袁隗的門生故吏有多少,但他們卻一清二楚!

    楊彪甚至走到袁隗身邊小聲說道“你們關東人敢在洛陽城亂來,我們就幫助董卓打袁紹,我說到做到!”

    楊家也是四世三公,家世不比袁家差,&nbp;&nbp;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楊彪太年輕,威望上不如袁隗,但現在已經到了生死關頭了,楊彪也顧不得那麽多了!他老家可是弘農郡華陰縣,就在洛陽城旁邊,雷公占據了洛陽城,&nbp;&nbp;他老家也要完蛋!

    袁隗隻能苦笑了,&nbp;&nbp;人的野心一擔被勾出來,就不可能再熄滅了,&nbp;&nbp;大漢的太守這半年多了少了朝廷的束縛,現在心都野了,現在的局麵已經不是他可以控製的了。

    董卓看到朝廷當中的士人被分裂一陣冷笑,在雷公的壓迫下,楊彪這些司隸門閥士族會幫助自己看好洛陽城的!這也是董卓希望看到的,洛陽城要是不穩定的話,他的大軍大部分都要用來鎮壓洛陽城的門閥士族了,就沒有太多的軍隊去對付袁紹他們,而現在有了關西門閥的牽製,他最起碼可以出動7成以上的軍隊!

    而後董卓示意田儀繼續介紹戰況!

    田儀繼續說道“豫州牧孔伷有3萬大軍和穎川太守李旻有1萬大軍,他們已經進駐到穎川郡治所陽翟,他們威脅這轘轅關。

    最後是南陽的袁術,袁術自從來到南陽之後就橫征暴斂,又有汝南的援助,&nbp;&nbp;現在已經招募4萬大軍,&nbp;&nbp;駐紮在魯陽,據說袁術的好友孫堅起兵支援袁術,&nbp;&nbp;現在帶領1萬大軍從長沙往魯陽行軍!

    董卓惱火道“這個孫堅,&nbp;&nbp;幾年前就對本相出言不遜,現在居然還敢反叛本相,本相饒不了他!”

    田儀等董卓說完之後道“現在叛軍的總兵力大約在二十萬左右,給叛軍供應糧草輜重的主要冀州的韓馥和豫州的孔伷兩人提供!

    董卓笑道“看樣子袁術的實力不如袁本初,才兩三個幫手,比起袁紹十幾個太守差太遠了,看樣子太傅還是更加喜歡袁紹這個庶出,廢嫡立庶太傅也不怕袁家起內訌!”

    袁隗隻是冷眼看著董卓,現在他也沒有什麽好對董卓說的了。

    其實他也有點惱火袁術的逃跑,袁術離開洛陽城根本不是他安排的,袁隗知道集中力量比兩隻拳頭更加能擊敗董卓,隻是袁術他早就看出洛陽城的局麵不妙,他沒有聯絡袁隗就知道逃走了。

    所以局麵就變成這樣樣子了,袁家的門生故吏都在支持袁紹,這本是他安排好的,但汝南袁家因為袁術是嫡子,加上離得近,於是就全力支持袁術,於是袁氏的力量就分成兩股了!

    倒是田儀笑道“太傅的家的實力還是很強的,&nbp;&nbp;當年黃巾起義的時候朝廷都出不了20萬大軍,現在看太傅一家就拿出20萬大軍,四世三公果然底蘊深厚!就是不知道這20萬大軍被國相殲滅之後太傅還能不能再招募出20萬大軍!

    袁氏兄弟雖然軍隊眾多,但董卓他們卻不怕,因為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新招募不到一年,他們有信心可以戰勝!

    董卓看著在場的文武百官道“情況也介紹完了,大家議一議要如何對付袁氏兄弟!

    尚書鄭泰說道“國相,為政在於德,而不在於兵多。”

    董卓很不高興地說“照你這麽講,軍隊就沒有用嗎?”

    鄭泰說“我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認為崤山以東不值得出動大軍討伐。您在西州崛起,年輕時就出任將帥,熟係軍事。而袁紹是個公卿子弟,生長在京城,張邈是東平郡的忠厚長者,坐在堂上,眼睛都不會東張西望,孔伷隻會高談闊論,褒貶是非,這些人全無軍事才能,臨陣交鋒,決不是您的對手。何況他們的官職都是自己封的,未得朝廷任命,尊卑沒有次序。

    如果倚仗兵多勢強來對陣,這些人將各自保存實力,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合力,共進共退。而且崤山以東地區太平的時間已很長,百姓不熟悉作戰,函穀關以西地區新近受過羌人的攻擊,連婦女都能彎弓作戰。無下人的畏懼,沒有像對並州、涼州的軍隊作為爪牙,作起戰來,猶如驅趕老虎猛獸去捕捉狗羊,鼓起強風去掃除枯葉,誰能抵抗!

    無事征兵會驚動天下,使得怕服兵役的人聚集作亂。放棄德政,而動用軍隊,是損害自己的威望。”

    董卓聽完鄭泰的話笑道“公業你家在何處?”

    鄭泰不明所以,但還是回道“下官滎陽開封人,原來如此,你是不怕雷公,難怪你幫助袁紹他們說話!”

    鄭泰頓時冷汗直流道“冤枉呀!國相”

    董卓冷笑道“你去中原招降袁氏兄弟,隻要成功,本想讓你成為司空,但要是失敗了,你也逃到袁紹兄弟那邊去了,本相自然奈何不了你,但你在洛陽的家屬本相一個不留!敢不敢去?”

    鄭泰這意思是要他不要招兵買馬擴充軍隊,這是把董卓當做傻子來看,偏偏董卓還真就沒有招兵買馬,因為洛陽城的沒有足夠多的糧草,他手中的大軍已經不能繼續擴張了。

    這個時候楊彪出來道“鄭泰不過是一個白麵書生,根本不懂軍事,國相又何必和他一般見識!”

    董卓現在可以不給袁隗麵子,但卻不能不給楊彪麵子,關東門閥士族已經成為了他的敵人了,現在他可以拉攏的也隻有關西的門閥士族了,而楊彪正是關西門閥士族的代表!

    董卓冷這臉道“本相給文先一個麵子,退下!

    鄭泰冷汗直流的退下!

    而董卓看著袁基笑道“你兩個兄弟背叛朝廷,辜負了袁家四世三公的聲望,你身為兄長肩負在袁家的未來,這兩個汙點是要你親自除去,這樣朝廷才能繼續信任你們袁家,老夫上報朝廷封你為討逆中郎將跟著劉備去討伐袁術吧!”

    這是董卓和李儒商量好的,現在還忠心朝廷並且可以抗住袁閥的壓力隻有劉備了,袁基去了劉備軍中,肯定會被劉備利用來對付袁術,要是劉備能把袁術他們剿滅對董卓來說是賺大了。

    即便袁基逃走了,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袁基才是名正言順的袁閥繼承人,現在他兩個兄弟都兵強馬壯了,袁基肯定不會服氣,要是他再分裂袁閥,讓袁閥三分,對他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袁隗一臉愕然的看著董卓,這還是他認識的那個匹夫董卓嗎?

    他居然會想到用袁基來對付袁術,甚至還利用其劉備,董卓身後有高人!

    楊彪他們也是這樣的想法,這大半年時間董卓已經被袁隗耍著玩,今天的變化也太突然了!

    董卓看到文武百官愕然的表情,哈哈大笑道“袁紹他們不是說自己手中有弘曆王的清君側詔書,本相已經問過弘曆王了,他這些天都安分的待在府邸,根本沒有什麽清君側詔書,這一切都是袁紹為了自己的野心偽造出來的!弘曆王上書個陛下,說為了表明清白他願意去前線勸降袁紹一幹叛逆!開春之後本相就會帶著弘曆王去前線剿滅袁紹他們的叛亂!”

    袁隗被董卓這手徹底弄蒙了,居然想用弘曆王來對付袁紹,這想法簡直絕了,雙方一見麵,袁紹他們必定會露餡,董卓這下還真打在了討董聯盟的軟肋上了!

    楊彪有點高興,董卓的手段忽然便高明了,司隸好像可以保住了!

    初平元年,三月!

    劉備三萬大軍進攻長途跋涉,曆經寒風終於來到了析縣,而後劉備屯兵於此,打算先讓士兵恢複精力,同時打探四周的情況,再決定如何行軍!

    而就在這個時候,荊州的官吏在聽聞劉備帶領三萬大軍駐紮在析縣,馬上找到他哭訴道“鎮南將軍,還請為我家刺史做主?”

    劉備問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這個時候荊州的官吏馬上和劉備說了荊州發生的事情。

    這一切都要從袁術逃到南陽郡說起。討董聯盟成立之後,他為了和袁紹爭奪盟主之位,立馬去了一趟老家,請求老家的族老幫助他討伐董卓。

    袁術本就是袁家的嫡子,族老在袁術的忽悠下,還以為袁術就是袁隗安排過來的,自然發動了袁家門生故吏全力幫助袁術了,這下袁術到了這裏如魚得水,要什麽袁家的族老就給什麽,快速的幫助袁術招募出一萬精銳的士兵,這都是袁術從汝南老家帶來的私兵和剛剛招募的新兵完全不同。

    而後袁術就以他後將軍之名,命令四周的郡縣太守把軍隊糧餉都運輸道魯陽他的地盤上來,他好和袁紹爭奪袁閥家主之位!豫州的太守還多聽從袁術的命令,但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太守張谘卻不想聽從袁術的命令。

    開玩笑袁術一來就要他們全部的糧草和軍隊,真把他們當中袁家的家奴了,他們可是朝廷的官員,不過他們也不敢得罪袁術,於是對袁術的命令拖拖拉拉,給了一點老弱殘兵,幾千石糧食意思意思!

    但這袁術能忍?

    加上他本就看中有兩百萬人口的南陽郡,想要依靠南陽郡的地盤來爭霸天下,於是就有幹掉兩人的想法,於是他就寫信給他的好友孫堅道“現在中原群雄逐鹿,你要想要名留青史,就跟兄弟來魯陽一起打董卓!”

    孫堅本就對董卓不滿,當年在西涼的時候差點當著張溫的麵殺了董卓,當然董卓也很快擺了他一道,利用當時叛逆邊章,出賣他們出兵的消息,讓當時還在周慎身邊孫堅差點死在西涼,所以雙方算是仇深似海了。

    現在可以報仇,孫堅當然樂意了,於是他在接到袁術的書信之後,帶領長沙郡的所以士兵北上魯陽!準備和袁術匯合!

    但孫堅走到江陵城附近的時候袁術又來信說“荊州刺史王睿好像和董卓有聯係,想要殺兄弟,你幫我把他幹掉!”

    而這也是孫堅想要做的事情,當初荊州刺史王睿與長沙太守孫堅共同討伐零陵、桂陽二郡的叛賊。王睿是名士,自然看不上孫堅這樣的武夫,言語之中,很輕視他,甚至還聯絡荊州官場其他人排擠孫堅,孫堅一個小土豪關係那裏比得上身為門閥士族子弟的王睿,這些年孫堅在荊州受氣不小。而現在孫堅終於可以有仇報仇,有怨報怨,自然不客氣了。

    而此時荊州的內部矛盾也不少,荊州刺史王睿一向與武陵太守曹寅互不相下,揚言要先殺死曹寅。

    曹寅害怕了,就偽造一份朝廷按行使者的公文給孫堅,宣布王睿的罪狀,要孫堅拘捕王睿,行刑後,再把情況上報。

    孫堅本就想找一個殺王睿的借口,現在曹寅把借口都送上來了,那還有什麽說的,得到這份公文,孫堅馬上帶領自己的軍隊襲擊王睿,

    王睿根本沒有準備,被孫堅打的打敗,逃回江陵城,他手下2萬多人都成為了孫堅的俘虜。

    王睿知道是孫堅帶領部隊襲擊了自己,派出使者質問孫堅道“大家都是朝廷官員,你為什麽要襲擊我?

    孫堅道“接到使者的公文,要處死你!”

    王睿說“我犯了什麽罪?”

    孫堅說“你犯了‘無所知’的罪!”

    王睿知道孫堅這是在提袁術殺自己,被逼無奈隻好刮下金屑,吞飲而死。

    而後孫堅吞並了王睿大軍,以三萬之眾繼續北上。

    劉備等人聽完事情的經過之後目瞪口呆,他們都沒有想到孫堅敢以下屬身份攻擊他的上級,這種事情簡直聽都沒有聽說過。

    張飛也驚訝道“這不是莫須有,孫堅不是說他是武人出身,怎麽玩起陰謀詭計也這麽厲害!居然還可以說出如此不要臉的話!”

    簡雍感歎道“朝廷的威嚴真被袁紹他們摧毀了,現在各地太守州牧相互攻伐,像孫堅這樣進攻上級的事情,在幾年前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這是在造反呀!但他現在就敢帶領軍隊進攻大漢的官員,而且士兵還會聽從他的命令,他們已經不把自己看做是大漢的官員了,而是一個個亂世的諸侯了!”

    趙雲道“現在袁術手中有4萬大軍,孫堅手中也有3萬大軍,要是他們兩人合兵一處對我們來說就太不利了,玄德公應該趁此機會,向剿滅孫堅部,這樣我們後麵的仗就好打多了!

    劉備問逃過來的官吏道“孫堅的軍隊現在在什麽地方?”

    官吏道“剛剛到襄陽附近,現在想必在渡過長江,再往宛縣進發,南陽太守張谘有5000兵馬駐紮在宛縣!

    劉備馬上讓人找來南陽郡的地圖,發現他的大軍和孫堅的大軍距離宛縣差不多的距離!

    劉備道“要是我們提前占據宛縣就可以阻止孫堅和袁術的匯合了!”

    但關羽皺著眉頭道“但魯陽的袁術距離宛縣和我們的路程也差不多,要是袁術得知我們來到南陽郡的消息,提前和孫堅會和,我們占據宛縣就會被袁術和孫堅兩麵夾擊,這樣的戰略態勢對我們太不力了。

    張飛道“宛縣是南陽郡治所,應該糧草充沛,城池堅固,我們要是依靠宛縣防禦的話,袁術和孫堅的聯軍即便是有7萬人也不可能攻破宛縣!”

    這個時候荊州的官吏說道“對對對,宛縣有整個荊州的糧草,3萬人駐紮一年都不成問題!隻求鎮南將軍把孫堅明正典刑為我家刺史報仇!”

    但簡雍道“豫州還有幾萬叛逆的盟友,要是我們躲在宛縣,袁術的那些盟友過來,我們就要麵對10萬大軍了,這樣的態勢對我們非常不利,最好的戰略就是趁著他們還沒有匯合在一起,我們把他們各個擊破!”

    劉備想了想道“子龍,率領騎兵在新野縣提前攔截住孫堅的軍隊,我帶領大軍隨後就到!”

    趙雲道“我軍剛來荊州,想要幾個本地人來帶路!”

    劉備他們看著來到這裏的荊州官吏!

    一個小吏站出來道“小人在南陽郡為官好幾年,熟悉南陽郡的地理,願意個將軍帶路!”

    劉備拱手行禮道“那就拜托???”

    劉備這個時候才想起來還沒有問他的名字,頓時尷尬不已!

    “小人鄧弘,字子容”

    張飛笑道“子龍!你還和子龍一個字!兩個子龍在一起這到有意思!”

    鄧弘糾正道“是容積的容,不是神龍的龍!”

    劉備繼續行禮道“這一路就拜托子容兄了!”

    鄧弘都沒有想到劉備身為鎮南將軍會給自己行禮,馬上回禮道“將軍客氣了!”

    而後趙雲和鄧弘他們馬上準備好後,5000騎兵向著新野縣進發!

    趙雲離開之後,關羽看著南陽郡的地圖說道“南陽郡河道密布,豫州的河流也不少,要在此地作戰,要是有一支水師必定事半功倍,就像這次,要是我們可以找到足夠多的船支,我們的大軍完全可以在酈國縣順流而下抵擋新野縣,這不但

    比我們步行要快,還可以讓士兵恢複精力!”

    簡雍道“我們帶過來的都是北方士兵,大家能適應船行嗎?”

    簡雍可知道在河道行舟容易暈船,要是你渡河也就算了,畢竟時間不長,但現在順流直下幾百裏,他擔心士兵會受不了!

    關羽還真沒有想到這點,他鄂然道“這也不是大江大河,應該不會暈船吧?”

    劉備想了想問荊州的官吏道“南陽郡這裏有水師嗎?”

    官吏無奈道“襄陽郡有一支水師,但隻怕我們來不及通知,而南陽郡隻有一些小江,沒有水師駐紮,四周也隻有一些小船,根本不能搭載幾萬大軍!

    襄陽城,長江邊。

    孫堅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兼並了荊州軍2萬人馬,現在手中有3萬人馬,此時的孫堅可謂意氣風發,他帶著這3萬大軍度過長江,準備在這次討董聯盟當中名震天下!

    孫堅站在渡口看著自己無邊無際的大軍笑道“君理這次我打敗董卓之後,再也不來荊州這個鬼地方了,我要留在中原爭霸天下!”

    孫堅算不得大漢的忠臣,要不然也不會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可以說他和董卓差不多,都是野心巨大的武人!

    朱治卻擔憂道“明公我們就這樣殺了荊州刺史好嗎?袁術他家世遠超過明公,但依舊不敢殺害朝廷的官員,現在卻讓明公出頭殺人,我擔心明公會遭受董卓的下場,袁家人慣會借刀殺人,明公不得不防!

    朱治二十多歲,身材魁梧,英氣勃勃,文武雙全。他是丹陽人是孫堅在江東的老鄉,孫堅到長沙任太守時,他是長沙府的兵曹從事,跟隨孫堅平定了區星的叛亂,屢立戰功成為了孫堅的心腹手下。

    孫堅不屑地笑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天下已經亂了,正是我輩武人建功立業之時,像王睿不識時務,還以為現在是盛世景象,壓製我等武人,卻不知道大漢的天下早就變了,我殺了王睿又有誰會為他報仇,即便他的家族想要幫他報仇,難道我手中的刀不利。現在大漢變了,規矩也變了,現在是拿刀說話的時候了!

    朱治側目看看他,欲言又止。他這個明公一無朝廷旨意,二無攻打對付的理由,但他不但殺了,而且還還殺了自己上級,即便天下要亂了,但他還是覺得孫堅做這樣出頭鳥還是太早了,會被其他人打擊的!而且即便天下大亂得罪門閥士族也不是好事情。

    他袁術的家世遠比孫堅要好,但他為什麽不殺,還不是擔心士林會因為這件事情厭惡他。王睿是個清高之士,在士林當中也是名望頗高,他家族雖然比不得袁家,但在一州之地也是名望頗高,用一句話來說,累世2000石,得罪這樣的家族可算不得一件好事情!

    隻是現在的孫堅意氣風發,根本聽不進去他的這些話!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