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授籙道士
字數:4468 加入書籤
洞府內。
巫明凝神靜心,冥冥之地中,元始熔爐下熊熊燃燒,【嶗山道士】和【太上三五都功籙】融化,散作一縷縷道紋交織在一起,秘藥‘授籙法師’緩緩形成。
他感知到一種深厚概念擴展,自身存在愈發突顯,仿佛維度在拔高。
隨著‘遊方術士’的道果沒入鼎爐封蓋後,靈台處彌漫一股玄妙道韻,無數金輝匯聚,宛若星空的璀璨流星劃過,組成一幅混沌種青蓮的觀想圖。
如果平時觀摩大道如隔靴撓癢,難以直觀體悟,那麽此時就像把白嫩腳丫露出任人把玩,天地至理如掌上觀紋一般清晰。
巫明心靈流淌一絲絲玄妙道理,眼前的觀想圖在不斷擴展,欲要囊括冥冥之地,霎時一陣混沌大霧遮蔽視線,意識仿佛迷失在灰色霧靄裏。
還真法和靈台融為一體,心靈迷霧即是混沌氣,識海便是青蓮之種,在遙遠的某處,一顆璀璨星辰在氤氳中若隱若現,並且愈發明亮,就像蓮子在紮根發芽。
外界,巫明端坐閉目,體表撐起一層瑩瑩如流水的光膜,渾身透露出勃勃生機。
他沉浸在悟道境中,曾經直視過太初道尊沉澱的一些雜亂信息湧上,在太上三五都功籙釋放的天理中編織梳理。
咚!
最終腦海深處一聲巨響,靈魂綻放衝霄光輝,宛若宇宙大爆炸,一輪靈光升騰,無盡的混沌氣如冰雪被烈日照耀,消融殆盡。
迷霧衝散的刹那,浩大偉力向四周席卷,光芒大綻間,一口清淨自然的識海開辟,生機勃勃,瑩光熠熠。
接著一股盤踞眉心的靈性順勢流進識海中,如浩浩蕩蕩的瀑布衝刷而下,朦朧的魂魄在“嗤嗤”作響,嫋嫋青煙冒起,逐漸塑造成一尊五官清晰,四肢健全的人體,雖然透明虛幻,但終究還是凝聚陰神了。
陰神深處,一枚純白色的符籙種子悄然紮根,此物為‘造化還真觀想法’結成的符籙,代表功法大成的功果,識海彌漫一種混沌太初,生生不息之意。
“真意明悟,關隘已破!”
巫明心中生出一種大欣喜,渾身暢快,隻覺得卸下了一層沉重的盔甲,隨時可以跳脫而去,不受束縛,大逍遙自在。
這不是錯覺,道士渾身充盈靈機,可憑虛禦風,一念間氣流匯聚,飄飄然乘風遠去,可惜在室內不好演示。
不過授籙道士還有陰神出竅,巫明當即回憶起坐跳樓機時的感覺,頓時腦海轟隆一聲,一道虛幻透明的巫明脫離了本體,懸浮半空。
陰神形象如一位少年道士,周身環繞清輝,頭戴玉冠,身披陰陽道袍,腳踏登雲靴,眉心隱約流露一枚純白符籙,那是‘還真法’的符籙種子,攜許些太初韻味,永鎮在泥丸宮裏,仿佛藏著一顆堅不可摧的金剛石,可穩住陰神,不俱外界風吹雨打。
“嘖嘖,這就是陰神出竅的感覺嗎,真神異。”巫明稱奇,他感知到陰神深處的符籙種子在每時每刻與外界靈機交換,衍生一絲凝練的法力,永動不息。
所謂法力,像是層次更高的一種能量,靈魂力和道性以符籙種子為媒介結合。
巫明原地蹦了蹦,發覺還是能感受到空氣和塵埃的,也能踩到石頭土塊,但隻要他運轉法力,便能像水入海綿一般擠進去,聚散無形。
少年陰神玩嗨了,時而散作一縷凝煙鑽進‘香爐’、‘石縫’等物中,時而湊近本體,打量觀摩,肉身麵色紅潤,機體依舊在新陳代謝。
見狀他暗道“唔,就像睡著的植物人一樣,看來不能時常陰神出竅,否則長期沒活動的肉身會萎縮消亡。”
隻是,每當巫明想鑽出洞府外,心中都升起一股大恐懼,他思索一下就懂了,如今才處在陰神境第一個階段【顯化】,陰神不能離開肉身太遠,除非有附身物保護。
“當然,還有這個。”巫明心念微動,刹那憑空勾勒出一輪明月,靜室灑滿銀輝,威能含而不發。
淩空畫符,出手即法,意念歸元!本質說的都是同一種能力,施法可瞬發,而且沒有神經反射弧的緩遲,意念一起頃刻而成。
但如果隻是以上能力,那詭仙體係和尋常道士沒有任何不同。
巫明矗立半空,閉目醞釀,不久虛幻的陰神透出一縷縷玄妙之光,凝結出一層流水般的光膜,撐開清輝,瑩瑩燦燦,同時一顆晶瑩如玉的道果在頭頂凝聚,表麵偶爾閃過繁複道紋,似有一道青蓮印烙銘刻。
現在不叫‘遊方術士’了,名曰【授籙法師】。
道果出現後,陰神深處的純白符籙種子停止了和外界靈機的交換,轉而和自身瑩光產生反應,法力循環往複,魂體宛若凝固一般。
假如大漢現在就靈炁沉寂,尋常道士別說出竅了,陰神還能不能穩住還是另說,但巫明卻依舊能逍遙自在,撐起一層光膜,好似隔絕了一層世界,自開小源。
除此之外,巫明頭頂圓坨坨之物滴溜一轉,下一刻仿若有大道之門洞開,玄妙靈機好似瀑布般傾瀉而下,陰神沐浴其中,符籙種子重歸‘活潑’,還真法力開始洶湧不息。
這是他的修士‘神異’——太初道種。
道人在修持過程中,每取得一個階段的功果,身體會發生許些變化,比如過道性三關,眼耳和靈覺異變。
同樣在陰神種下符籙後,也會誕生許些神異。
一般在道士層次,根據個人所領悟的功法真意,決定了種下符籙的品質,而符籙種子的品質又關乎衍生法力的質量、恢複速度、施法穩定種種細節。
因此依照真意的種類和符籙的品質,道人會衍生某種和根本法對應的‘小神通’,極具個人特色。
“自古以來修成【造化還真觀想法】的修士,誕生的小神通約有百餘種,類型多樣,但亦分上中下三品。”巫明回憶起戚道長說的突破心得。
如領悟“初生”、“青蓮”之類的真意,則明悟“甘露”、“木藤”等下品術法。
如領悟“混元”、“洞真”之類的真意,則衍生“煉真”、“返璞靈眼”等特異。
若是領悟“造化”、“混沌”等上乘真意,就不是誕生神異這麽簡單了,而一次脫胎換骨的小機緣,諸如【先天命胎】,可修複身體一切瑕疵,提升各種天賦,有鎖住命元之效。
【造化天機】,能修改氣運,強行捕捉機緣,知福避禍。
而巫明領悟的【太初】同屬‘還真法’的上乘真意,一粒“太初道種”在各種上乘特異中,也算稀罕之物,融入自身道果,更衍生出玄妙變化。
太初無攻伐之效,卻是一等一的輔助神異,可定心辟邪,洗練靈台明如鏡,可大幅度增長悟性,溝通諸般靈炁,補命元添法力,亦能穩住道基,偶爾能傾聽大道玄音而不逾矩。
擁有這種小神異的修士,未來一片坦途,突飛猛進而無憂根基浮躁,幾乎難以遇到瓶頸。
“最適合我的神異了,據說這些神異關乎神通境的修持,乃至元神真人感悟大道的方向。”巫明暗道,他陰神回歸肉身,站了起來。
巫明掐指一算,發覺自己這次閉關了六天,順利進階,不過還要許多細節來不及體悟,隻能等後麵慢慢摸索了。
“是時候出關了。”少年道士輕歎。
若是可以他想一口氣閉關幾個月,把過往的底蘊全部消化,可惜嶗山規定,每一位新晉道士需要向宗門報備,並且還有一大堆道術、功法、獨占一座靈峰之類的福利沒有領取。
到時和戚道長一樣,擁有自己的山峰,再尋一靈穴細心經營成洞府,回自家狗窩閉關豈不美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