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行路難

字數:5523   加入書籤

A+A-


                      太陽西垂,黃昏更近,萬物的影子越拉越長。

    一個壯實青年拉著韁繩,一聲聲吆喝著催促著拉車的瘦驢。臉色蒼白的少年半躺在驢車上。

    周圍的曠野極寂靜,唯獨棲息在枯樹梢上的老鴉時不時暗啞的叫上一兩聲。

    “哼。”

    少年發出一聲輕聲,壯實青年腳步一停,道“昭子,醒了?”

    少年“嗯了一聲”,慢慢地坐起來,手抵著額角,道“頭疼。”

    青年歎了口氣,道“你再躺一躺,咱們到前麵尋個宿頭,你喝碗熱湯休息休息就好了。”

    湯昭隻覺得腦海中如同針紮,道“喝湯應該沒用,這是哪裏?”

    四周還是樹,連綿的樹叢一眼看不到盡頭。白天秋葉迎著陽光還似有勃勃生機,到了黃昏便蕭瑟起來。冷風穿過山林,嗚嗚呼嘯,落葉隨風飛舞,埋住了前人走過的小路。

    那青年,湯昭的同伴隋風道“咱們還在山裏。來的那條路沒了,那根獨木橋不知怎的掉下去了。那位義士老爺也不知哪裏去了,過不了河,隻能進山了。”

    湯昭反應過來道“咱們沒走過這邊山路啊,會不會迷路?”

    一陣沉默。

    湯昭隻覺得頭疼的越發厲害,扶著頭道“真是一塌糊塗。”

    手指慢慢鬆開,露出長命鎖。

    鎖上白玉裂痕依舊,觸目驚心。

    湯昭多看了兩眼,隻覺得眼前仿佛有一堵牆,等自己狠狠撞上去,撞得頭破血流。

    隋風歎道“今兒已經是運氣好了。你昏過去之後,薛府上的老頭還不依不饒的,連那位大人的麵子都差點兒駁了。我看著不對,趕緊帶你走了。好在他們沒追來。”

    湯昭道“唉,薛大俠……薛大俠……到底是……”

    隋風揮著鞭子趕驢,道“別想了,過去了,咱們也不用再見他,你也別放在心上了。”

    湯昭道“風哥……當時我要來時,隋大叔都同意,你卻一直不以為然。難道你以前就知道薛大俠的做派?”

    隋風道“我沒見過薛大俠,也沒見過大俠老爺。但我見過舉人老爺,見過地主老爺,見過掌櫃老爺。想來天下的老爺都是差不多的。”

    湯昭道“是啊,天下烏鴉一般黑。天底下竟有這麽多老爺。”

    隋風哂道“你是好人家的孩子,往日裏就讀書,哪懂得這個?從今往後跟我們跑江湖,這等事情真是尋常而已。你別氣了,要是這等氣都咽不下去,將來還不活活氣死?”

    湯昭道“我沒生氣。”

    隋風無聲歎了口氣,趕著車往前,道“但願這條路是對的。要是明天之前出不了縣界可怎生是好?”

    湯昭道“什麽縣界……哦。”

    他想起來了,在薛府門口,那個老頭叫他們滾出合陽縣。

    不過……也就是提了一句吧?

    隋風道“咱們可要快點,人家追來怎麽辦?”

    “怎麽可能?”湯昭搖頭,“就算他們窮凶極惡,也不至於閑極無聊……”

    壯士青年不住搖頭,道“你不知道,這種事不可以賭。那是人家大老爺說的,許他們不把咱們當回事,不許咱們不把他們的話當回事。這是咱們走江湖第一要記得的,性命相關。”

    他平時沉默寡言,此時卻有一肚子話要說,尤其是許多江湖人的道理湯昭一概不知,若不能好好教他,將來當真寸步難行。

    湯昭順著他的話道“不能高估貴人的人品。”

    隋風道“這話對。但是那些窮人的人品就能高估了嗎?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這也是老話。窮山惡水出刁民,也不是假的。更別說咱們下九流的同行。總之除了自己個兒,誰也別信,誰也別管。”

    湯昭默默聽著,突然笑道“家裏也囑咐我‘逢人隻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但若說一人不信,一人不管,就管自己,真能做得到嗎?隋大叔還罷了,風哥你可是熱心腸啊。你也能做到嗎?”

    隋風道“我現在未必做得到,將來還做不到嗎?我若做不到,如何帶著大夥兒吃飯呢?”

    湯昭道“吃飯……啊,前麵有炊煙!”

    隋風順著他目光看去,果見餘暉之中一道炊煙嫋嫋升騰。

    他先是跟著歡喜,接著遲疑道“深山裏的炊煙,又隻有一道,恐怕不是村子。咱們去看看,可是你別下車,我不叫你,你千萬別走動。”

    行了片刻,漸漸靠近炊煙,夜幕也悄然垂落。

    昏暗的樹林裏,已經可以看見燈火。

    “是村子。”

    隋風猜錯了,是村子。

    夜色中,七八座茅屋靜靜伏在山坳裏,黑暗中的輪廓奇形怪狀,像一堆倒塌的積木。

    隻有最裏麵的一座亮著一盞燈火。

    湯昭咽了口吐沫。

    “還……還進去嗎?”

    隋風悶不做聲,拉著驢,深一腳淺一腳走向燈火。

    人往裏麵走,黑影迎麵迫近。

    入目一片荒涼,滿地瓦礫灰塵,間或有橫木和茅草堆在地上,已是糟朽陳腐,眼看著就要化為齏粉。

    與其說是村落,不如說是廢墟。

    湯昭蜷在車上,雙手抱住膝蓋,隻覺得全身冰涼。

    漸漸地,寂靜被刮破。

    人聲細碎地傳入耳朵。

    聲音在微微嘩動,遠處那模模糊糊的燈光中,似乎藏著奇怪的喧囂。

    又靠近些,燈光已經能照明,湯昭眯著眼睛看到了村落盡頭唯一一座完整的瓦房。

    虛掩的房門中,嘈雜人聲不絕於耳。

    那是獨屬於人的聲音,而且還有好多人。

    “我們……”

    吱呀——

    門開了。

    燈光大亮,照的湯昭眼睛一眯。

    一股煙氣混著酒氣、濁氣撲麵而來。

    人聲大了起來,吆五喝六煞是熱鬧,仿佛到了城裏的酒館。

    山中荒村,也有酒館嗎?

    沒有人出來,門似乎是被風吹開的。

    倘若真是酒館,倒也不必有人出來,大門開著,就是迎客了。

    隋風拉住湯昭,兩人往門裏探頭。

    數十道目光刷的一聲,集中在兩人臉上。

    湯昭活了十幾年,從沒被這麽多人一起盯著。他也絕不會想到,小小一間村屋,竟有這麽多人。

    屋裏足足有三十多人,擠得四邊角落滿滿當當。

    七八條大漢圍著火爐坐著,敞胸露懷,意態豪橫,一大半端著酒碗,竟似一群響馬在此聚義,這時都盯著門口兩人,目光如狼似虎。

    四周,卻有二十來個瘦小的身影,瑟縮著遠離火光,更緊密地靠在一起。

    那是一群孩子,大的十來歲,小的六七歲,一個個瘦小枯幹,衣衫襤褸,頭發稀疏乃至光禿。他們的眼睛比那些大漢更令湯昭不適,那是一種空洞而麻木的眼神,就像一個個磨砂珠子。這些瘦小的身體上多拴著一條鎖鏈,大多在腳踝的位置,數十條鎖鏈一並交錯纏在房柱上,宛如一條生鐵色的虯龍。

    “嗬——”

    “哈哈哈……”

    不知誰開頭,笑了一聲,大漢們哄堂大笑。

    笑聲中,湯昭先是不適尷尬,幾乎要尋個地縫鑽進去。

    但他們笑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放肆,笑聲化為惡意,自四麵八方洶湧而來,似萬劍穿身。

    湯昭反而漸漸生出怒意,怒潮衝開怯意,令他雙目圓睜,背脊挺直,與對麵對峙。

    坐在眾人當中的一個胖子微微抬起手。

    笑聲驟停。

    那胖子是眾人當中唯一的胖子,穿的也最好,渾身穿綢裹緞,手上身上珠光寶氣,麵上滿是油光,像個溜光水滑的琉璃蛋兒。

    胖子仔細打量湯昭,那雙小眼睛漸漸睜開。

    “這個孩子——”他一指湯昭,“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