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晚雲納妃

字數:4525   加入書籤

A+A-


    被我休了的前夫登基了!
    瓊玉宮中。
    一眾來參加宮宴的宗婦王妃,郡王妃,公主還有幾位超品國夫人一道先來瓊玉宮之中拜見晚雲。
    萊王妃語重心長地對著晚雲道“娘娘,陛下登基兩年底下子嗣空缺,娘娘如今有孕在身,該為陛下選幾個美人,一來畢竟陛下年輕氣盛,二來皇室子嗣的確是太少了。”
    “是啊,娘娘,陛下雖年輕,但一家昌盛全看子嗣,子嗣豐盈才顯家族繁盛,如今皇室子嗣凋零著實不妥呐!”
    幾位公主也紛紛應承,其中先帝最大的女兒,陸景行的大姐姐樂陽公主道“娘娘,皇室血脈凋零,於您的名聲也不好聽,這如今坊間就已有不少傳言說皇後不賢……
    娘娘該為陛下充盈後宮,豐盈陸家子嗣,這樣民間才會稱讚娘娘的賢良淑德!”
    晚雲厲眸掃過這些女子,不由得冷笑一聲,她與陸景行相處多年,自然也沾染了些陸景行的氣勢,冷眸一掃,萊王妃等人都覺得後脊背發涼。
    晚雲冷聲道“哦?何人在背後編排本宮?
    既有此事,皇姐為何不將那編排本宮之人給抓起來呢?
    辱罵皇後的罪名更為嚴重,姐姐身為皇室公主,怎得都不管一管呢?”
    樂陽長公主道“這……娘娘,她們所說的也不錯,皇祖母當年有編書女德傳,以教化女子要三從四德,要為夫君納妾充盈子嗣,女子不可善妒要以夫家子嗣為重。”
    晚雲道“皇祖母竟然還有編書?”
    晚雲可是著實沒有聽說過這本編書的,還是一旁的鍾尚宮在晚雲耳旁小聲解釋道
    “那本書當年吳太後編撰之後,隻在貴夫人之中流傳,因書中寫得對女子太過苛刻,民間女子紛紛不依,是以三十餘年前就不曾見了。
    且,當年吳太後寫下這本書時,是因為英宗皇帝想要封逝去的李順妃為皇後,當時英宗被禦史史官紛紛阻攔,皇室名聲盡失,吳太後才寫下女德傳來彰顯皇室的名聲。”
    李順妃便是英宗皇帝的庶母,元宗去世時,英宗將李順妃納入自己的後宮之中,還想立其為後。眾臣皆是不許的。
    當年忠勇侯府手握重兵,英宗才在李順妃的勸說下娶了吳太後。
    後來李順妃去世之後,英宗要立李順妃為後,也難怪吳太後會寫下女德傳了。
    樂陽長公主繼續道“大齊皇後素來賢惠,是以陸家子嗣繁茂,若是一朝皇室子嗣凋零實乃是不祥之兆,望娘娘以江山社稷為重,為陛下選妃。”
    眾女子都紛紛跪在了晚雲跟前。
    “請娘娘做主為陛下納妃!”
    晚雲臉上起了一層薄怒道“本宮就是不給陛下納妃又如何?陛下不願納妃,本宮也不想陛下納妃,你們不必再相勸了。”
    眾人顯然沒有想到晚雲會說的如此直白。
    晚雲借機撫著肚子道“本宮有所不適,你們都且先走吧!”
    眾人不敢繼續逼著晚雲納妃,但是眾人的臉色都很怪異,畢竟大齊除了公主,哪個女子敢如此大膽光明正大地說絕不納妃。
    宮宴上,晚雲也是借口稱病並未曾前去。
    陸景行也是不曾等宮宴結束就去了甘露殿之中,見著晚雲正讓宮女再給她通發。
    許是以前頭發極差,如今晚雲最看重的就是自己好不容易養好的一頭長發。
    冬日裏也是三日一洗,且每日梳頭百下有餘。
    陸景行見她的神情還好,便道“朕還以為你真的病了呢?沒事就好,怎得突然稱病了?”
    晚雲氣呼呼地將萊王妃等人來逼著自己答應納妃一事告知了陸景行,“萊王後院裏美妾二十餘人,萊王妃自己管不了,卻來管我來了!
    樂陽長公主還搬出皇祖母寫的女德傳來壓我,不就是寫書嗎?難道我還不會寫了?”
    陸景行見晚雲是真生氣,便道“當年皇祖母寫女德傳實則也是因為皇祖父要立李順妃為後犯了眾怒,皇祖母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皇祖母也不認可那本女德傳的,後來便是皇祖母讓人毀了那部女德傳,如今已是很少見了。”
    陸景行道“不過她們說的對,子嗣的確要緊,但你放心,朕已經找到了應對之法,日後不會許他們來煩你了。”
    晚雲道“嗯?”
    陸景行道“朕早就想過了,讓各位王兄王弟各送一個兒子來宮中,是嫡出庶出都可,像遼王這般的隻有一個嫡子的,那就作罷,等日後有了子嗣再送一個過來。
    本來是想要過幾年再說的,但宗親如此不依不饒,那朕明日就下旨。”
    晚雲詫異地對著陸景行道“這麽做那些王兄王弟豈能答應?”
    陸景行說著“有些王室之中的庶出子弟到頭來連個郡王的爵位都得不到,養在你我跟前,日後封賞定會是郡王之爵。”
    晚雲道“那若是公孫靜的孩兒是男孩,那些王爺還肯送子嗣過來嗎?連個希望都沒了。”
    “趙陽探過了,是女孩兒。”陸景行道,“即便是男孩兒,到時候那些堂兄弟也能成為他的輔佐。”
    晚雲點點頭,“也好,如此的話,那些王爺都要顧忌別的兄弟不敢胡亂來的,而皇室子嗣也算是豐盈了。”
    陸景行點頭道“隻是突然來了這麽多孩子,你怕是會很累。”
    晚雲笑笑道“左右如今生意都好了,我在宮中平日裏也就讀書練習琴棋書畫,有了孩子還能和他們一起學呢。”
    陸景行道“那朕明日就下旨。”
    翌日,陸景行在上朝的時候說了讓各個王爺都送一個兒子來長安之事,連萊王都找不到拒絕的理由,那些也都是陸家的孩兒,也是皇孫。
    隻是很多臣子都不明白陛下為何要如此做,陛下為了不納妃竟然做到了這個地步。
    真真是被美色所謎。
    聖旨傳到各個王爺封地的時候,各個王爺王妃的心思各異。
    魏王與王妃還有外祖梅家一商議決定要嫡次子去宮中,王妃雖有不舍,但是想想,爵位隻能長子繼承。
    次子若是在陛下皇後跟前長大,日後即便沒有希望那個位置,也能得個爵位吧。
    豫王府中,豫王妃娘家強勢,豫王妃娘家是不看好送去宮中孩子日後會有大造化的,是以隻找了讓豫王妃頭疼的庶長子前去宮中。
    遼王府中隻有一個小世子,平日裏遼王妃疼寵還來不及自是舍不得送的。
    不過遼王娶遼王妃之前有一個侍寢宮女生下一個小郡主,遼王為了不在兄弟之中特別些,便將五歲的大女兒送去了長安。
    南王雖然年紀要比陸景行小,但是十八歲時就娶過一任王妃的,那王妃難產留下一個嫡長子,而後才去了表妹南王妃為續弦,正愁著大兒子占了世子之位,如今能夠去長安正好了。
    雖然南王外祖家更想南王妃生下的孩子去長安,但是又覺得這孩子也是南王血脈,自家女兒的孩子還是安穩些做郡王好了。
    在十一月末的時候,這些王爺家中的小孩子便紛紛趕往長安。
    晚雲得知這些孩子最大的也就五歲的時候,心中便有些打怵,孩子們越發近長安的時候,她頗有些坐立不安,夜裏也是輾轉反側。
    陸景行見著晚雲一直睡不著便勸慰道“若是怕你管不住那些孩子,就讓宮女嬤嬤去管著就是了,不必緊張”
    晚雲道“他們離開自己爹娘來我們跟前,我豈能當個甩手掌櫃的?必定得好好管教的,我隻怕自己會惹他們不喜。”
    陸景行道“他們年幼,最大的遼王郡主才五歲,其他的也就兩三歲,話都說不靈清呢。所以不必擔憂他們不喜你,他們應該還怕你不喜他們呢。”
    ------題外話------
    皇家幼兒園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