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朝堂爭論
字數:3985 加入書籤
時間一晃就到了中午,魏廣德正盤算著是不是該出去吃飯,外麵就聽到金達的聲音,“廣德是在這裏嗎?”
隨即傳來蘆布說話的聲音。
魏廣德馬上就起身迎了出去,這會兒人家已經是翰林編修,正七品官員,可不是自己這個無官無品的庶吉士可比的。
“德孚兄。”
魏廣德出門就衝金達抱拳道。
“廣德,走,該出去吃飯了,大家都在前麵等著你。”
金達看到魏廣德出來就笑道。
“好。”
魏廣德說著話,轉身把門帶上,就跟著金達出去了。
現在這裏也沒什麽東西,魏廣德也懶得鎖門,不是還有蘆布在這裏嗎。
跟著金達出來,就看見諸大綬、陶大臨也在外麵,一起的還有幾個人。
經過諸大綬的介紹,魏廣德才知道他們是上屆殿試的一甲陳謹、曹大章和溫應祿,其他就沒旁人。
魏廣德還很納悶,上屆科舉可是選了庶吉士的,具體是多少個不知道,這也是本次科舉早已內定不招庶吉士的原因。
自嘉靖八年起,之後的殿試科舉都是采用每兩屆選一次庶吉士的規矩,隻是這次嘉靖35年科舉打破了這一規則。
其實也不算是打破,隻是出了個怪胎。
至於現在翰林院裏已經沒有庶吉士,嘉靖32年點的幾個庶吉士在去年提前散館,不是授了給事中就是補充科道去了,讓魏廣德成為翰林院唯一的庶吉士。
幾個翰林院最嫰的人聚在一起,很快就找到附近一家酒樓,上到二樓點了菜就坐下閑聊起來。
其實主要還是陳謹、曹大章他們在向新科進士傳授經驗,交談中魏廣德也知道了,諸大綬他們今天上午在翰林院裏麵也沒什麽事做,都隻是熟悉下環境。
“下午,我帶你們在翰林院走走,認認門好了。”
上屆殿試狀元陳謹笑著對他們說道,“三年後新一科進士進來,這個工作就是你們做了,這個是翰林院的傳統,嗬嗬.....”
魏廣德幾人都是陪笑,這裏麵或許也就是魏廣德可能沒機會,畢竟他是庶吉士,或許會提前散館也說不定。
一旦離開了翰林院,這事兒也就和他沒關係了,也就是諸大綬他們能做下去。
隨著酒菜上桌,酒席的氣氛在酒令聲中也熱絡起來。
陳瑾等人說著翰林院裏的事兒,四個新進士就靜靜的聽,逐漸的話題就轉到了朝堂上,畢竟翰林院不少的學士都掛著其他職銜,比如翰林院學士閔如霖,頭上就兼著詹事府詹事和吏部左侍郎的頭銜,隻是吏部隻是掛職,他現在就是詹事府的老大,掌府事的。
現在掌院事的尹詹事也是詹事府二把手,幫著閔如霖管詹事府,隻不過更多還是管翰林院的事。
好吧,很快魏廣德就感覺到翰林院還真就是個儲備幹部的學校,詹事府和太常寺那邊隻要有人出缺,大概率會從翰林院找人補上,然後還會在六部有空缺的時候掛上六部侍郎的銜,確實升官有點快,怪不得讀書人都想要進翰林院。
“廣德,你怕是還不知道吧,最近朝堂上爭的最凶的還不是官位,而是那幾個話題,我前兩天找出你寫的策論,就是鄉試和會試的卷子看了看,你的言論到是和現在官場上占上風的一派很是貼合。”
這個時候,先前話比較少的溫應祿開口道,他是上屆的探花,估計存在感和魏廣德差不多,頭上頂著兩尊大佛,自然平日裏話就不多,這時候和魏廣德說起話來。
“什麽言論?朝堂裏在爭什麽?”
魏廣德還是有點好奇的。
“說到這個,還真是,那天以庸翻找你的卷子,我們也看了。”
陳瑾這個時候接話道:“一個是平倭策,一個是財賦論,就是你鄉試和會試的卷子,倒是和現在朝廷的風向完全一致。”
“詳細說說,是怎麽會事兒,我們洗耳恭聽。”
諸大綬立馬說道。
對於他們這些新進官場的人來說,自然希望詳細了解現在朝堂上的事兒,不管是什麽,以後都是要接觸到的,知道的越多自然越好。
對於這屆科舉的一甲三人來說,他們也是隱隱聽到風聲,魏廣德似乎得到了聖眷,所以才有從三甲末尾跳到二甲第一的怪事發生。
對於這屆科舉選撥出來的進士來說,一開始大多數人都看不上魏廣德,因為覺得他是走了嚴閣老的門路,都是江西老鄉才這麽抬舉於他。
不過在經過榮恩宴事件後,不少人對他印象稍有改觀,之後更是聽說他名次的提升絕對不是嚴嵩所能操縱的,唯一能決定這一切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九五至尊,大家這才拋棄了對他的成見,和他結交起來。
魏廣德那些天可是忙壞了,他又要抽空看道家的書,又要接待訪客,有京官家人送帖子的,還有就是進士串門的,抽空他還要登門回訪。
那些進士都和魏廣德差不多,也是不斷的拜訪同鄉的京官,經過他們的點撥,進士們也就知道是怎麽會事兒了。
能獲得那位的歡心,這也算是本事了。
現在,聽到魏廣德的鄉試和會試策論和朝堂上一些議論一致,還是占上風的一派,自然讓諸大綬、陶大臨和金達三人就以為找到了魏廣德被皇帝提拔的原因,怕是他寫的東西被皇帝認可了吧。
其實很多時候,這樣的重視就是一個政治風向。
陳瑾他們對視一眼,都笑起來。
“先說你們禦街誇官後搞出的那一出,跑人家禮部衙門去了,當時我們在翰林院聽到後驚了,不知道你們是要鬧哪一出,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山陝地震的事兒,我們才鬆了一口氣。”
陳瑾語帶輕鬆的說道:“朝廷國用不足,你們經此一事應該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我聽前輩們說的,嘉靖29年以前吧,朝廷收支還算勉強平衡,雖然也有點捉襟見肘,但是總還能支應過去。
如果不是那位沉迷道家,雖然依舊天災不斷,但總能對付,無非就是拆東牆補西牆,稍微節儉點說不好朝廷還能有所盈餘。
可是自嘉靖29年後,軍費開支大增,之後南邊倭寇也亂起來了,江浙一帶賦稅也是大減,南北同時用兵,就造成現在國用嚴重不足,寅吃卯糧的情況發生。
我記得廣德去年鄉試的平倭策裏麵有一條就是說剿倭經費來源的,現在浙江禦史兼平倭總督胡宗憲胡大人就不斷的向朝廷遞折子,要加派軍費,他們要招募新兵用於剿倭,衛所兵隻能防守不善進剿。
可你想啊,朝廷哪裏有錢給他招兵.....”
說道這裏,陳瑾賣了個關子,拿起桌上筷子夾了口菜,細嚼慢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