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風寒
字數:8081 加入書籤
就在裕王等人看著魏廣德弄銃的時候,屋門處忽然“嘩啦”一聲響,門簾被拉開,李芳已經快步走了進
“京營大軍入城,已經封鎖城”
“什麽?”
之前精力集中在魏廣德身上的裕王乍聞這條消息,不由得大驚失
朱希忠兄弟倆的動作本就讓人起疑,沒想到還有京營的動
這個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已經緊皺眉頭,思索起
“什麽情況下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魏廣德不經意間開口問
“難道.”
張居正也隻說出兩個字就一把捂住自己的嘴
“不該呀,就算這樣,宮裏應該會來人,迎殿下去西苑才”
殷士譫這會兒也是想不明
是的,到這個時候,大家心裏其實都已經有了那個念頭,嘉靖皇帝不行
調動大軍封鎖禁中和京師,就是防備在他大行之時生出變
之前,可沒有一點消息傳出,嘉靖皇帝身體欠安,可是軍隊的調動是做不得假,那麽多人看
“隻能盯著大門,看什麽時候宮裏來人才能確定到底是怎麽回事”
魏廣德這時候停下手裏的動作,開口說道,“不過在這之前,該有的戒備還要加”
“也隻能如”
殷士譫點頭應
裕王府裏開始猜測嘉靖皇帝身體出現了問題,而在朝廷裏,幾個衙門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也都是震驚不
禮部,雖然沒有堂官,可部務是由李春芳和高拱商量著來做,聽到京中一些列的變化,自然也想到這
“是不是召集太常寺卿等人來一”
高拱這會兒表麵上非常嚴肅,可是在心裏卻是樂開了
嘉靖皇帝薨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裕王,還有就是
之前看著袁煒等人個個從他身上踏過去,登上高位,要說心裏沒有一點忌恨那是不可能
不過他也看明白了,都是一如既往溜須拍馬的一夥
在他想來,也就是嘉靖皇帝年紀大了,所有才會開始使用這些
人老了,自然喜歡聽點好
現在好了,隻要嘉靖皇帝不在了,裕王登基,自己就可以飛黃騰達,超越袁煒等人不過是新皇一句話,一道旨意的事
不過,在此以前,禮部就是該做一些準備
“工部雷尚書那裏也要請來問問,陛下陵寢和梓宮是否已經準備妥”
李春芳心有戚戚,可依舊隻能考慮這些
袁煒、郭樸等人已經是大學士、尚書,而他還是左侍郎,心裏不甘是肯定的,不過也沒有辦
而且,以新皇和高拱的關係,李春芳可不覺得自己可以超過高拱,在新朝繼續穩壓高拱一
西苑大門外,內閣三位閣臣都已經到了這裏,隻是一直沒有被放行進
朱希孝帶來的人,得到的命令就是守住大門,不準任何人進出,自然是不會放他們進入西苑的,即便他們有入直的身份,現在情況不同
也隻能等士卒進入通報,在得到許可前,他們隻能等在大門
按說,如果嘉靖皇帝身體真的出現了什麽問題,作為內閣大學士,他們才是應該留在皇帝身邊的
隻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宮裏能拍板那位,現在還處於昏迷
這時候在玉熙宮裏,朱希忠和朱希孝兩兄弟陪在黃錦身旁看著床榻上的嘉靖皇帝,禦醫正在給皇帝施
早就過了手忙腳亂的時候,在喚來禦醫診治後,確認皇帝隻是感染風寒而陷入暫時暈厥後,一邊準備藥材,一邊就是用施針喚醒陛
不管怎麽說,到這個時候,嘉靖皇帝都必須保持清醒,哪怕隻是片刻的清醒,把一些事兒安排下去才
禦醫已經開始收針,把所有銀針收回後起身,對黃錦拱手道:“黃公公,陛下已經用針,應該很快就會醒來,下官還要去看看藥煎的怎麽樣”
“不用,你就在一邊候著,藥煎好了就會送過”
這時候的黃錦雖說知道嘉靖皇帝隻是風寒,可這風寒也是可大可小,身邊沒個禦醫他覺得不放
正說話的功夫,嘉靖皇帝的頭動了動,隨後嘴巴微微張合,似乎在說什
黃錦馬上拋下禦醫上前,附耳到皇帝嘴邊傾
隨即,黃錦轉頭對一個內侍吩咐道:“快去準備水,皇爺要喝”
吩咐完,黃錦又想起旁邊的禦醫還有正在熬製的藥材,急忙又問道:“皇爺要喝水,不會有事”
“無事,感染風寒除了要注意保暖,多喝熱水也是好”
那禦醫急忙說
很快,熱水被送上,黃錦在禦醫、內侍的幫助下輕輕扶起嘉靖皇帝,喂下幾小口
終於,在喝下水後,嘉靖皇帝之前緊閉的雙眼睜開
“皇爺,你感覺怎麽樣了?”
黃錦看到嘉靖皇帝已經醒來,急忙問
“頭”
嘉靖皇帝隻說了句,隨即晃晃頭,似乎想要把疼痛感從頭上甩掉,他這時候也看到了旁邊站著的禦醫和後麵的朱希忠兄弟
“宮中可有發生事端?”
嘉靖皇帝這時候開口問
雖然全身都不舒服,可是這個時候他還是問出了這個問
“有皇上金劍在,各部接防都很順利,目前已經完全封閉禁中,隻等皇上示”
朱希忠和朱希孝兩兄弟這時候看到皇帝醒了,又問起他們的差事兒,急忙單膝著地匯報
“京城和朝廷裏情況怎麽樣?”
“京城百姓雖有小恐慌但已經穩定住了,有京營和巡城兵馬在,並沒有鬧出什麽亂子
隻是朝中百官現在不少人鬧著要進西苑見陛下,對了,內閣三位大學士還在西苑門外等候召”
嘉靖皇帝和朱希忠說這話,把皇帝想要知道的情況都簡單說了
“我這到底是怎麽了?”
了解朝中和京城的局勢後,嘉靖皇帝終於問出自己的問
之前一直好好的,怎麽會忽然覺得天旋地轉,甚至是失去知
這太可怕了,這是他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情
嘉靖皇帝對道家情有獨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堅信通過修煉,普通人也可以獲得法力,實現長生不死這樣神奇的能
可就在他暈厥前一刻,他感覺到自己於死亡近在咫
“陛下應該是那夜受驚的影響,偶感風寒,主要注意保暖和飲食,很快就會恢”
這時候,終於輪到禦醫開口
“嗯,我知道”
嘉靖皇帝隻是淡淡說了句話,隨即向朱希孝說道:“叫三位閣老,算了,讓他們先回去休息吧,就說朕乏了,等兩日自會召”
“遵”
得到明確意見,朱希孝退出偏殿,叫來內侍往西苑大門處送信,讓嚴嵩他們先回去,隨後自己又回到偏殿
回到裏麵,就聽到嘉靖皇帝正在對朱希忠耳提麵命,“廠衛把這幾天百官說的話,做的事詳細記錄下來,朕的事兒,暫時不要傳出去,讓他們去猜,看看他們會做什”
“是,皇”
朱希忠急忙點頭答
“可是皇爺,裕王府那邊,要不要事先知會一聲?”
黃錦在一邊皺眉,忽然開口問
這個時候,作為儲君的裕王,黃錦是真擔心他們會做什麽傻事
“裕王府現在什麽情況?”
沒有直接回答黃錦的話,嘉靖皇帝直接問朱希忠
“裕王府已經召集護衛戒嚴,禁止王府內外的一切聯係,除了他們安排在外的人還可以把消息送進王府外,裕王府已經和外麵完全隔”
朱希忠掌握著錦衣衛,自然對京城這半日的動靜了如指掌,他調動的隻是錦衣衛明麵上的武裝力量,按照皇帝的旨意控製紫禁城內外,錦衣衛暗中的密探係統依舊在運轉著,不斷把消息匯聚到他手
“先這樣吧,晾晾他們,看看有什麽反”
嘉靖皇帝並不打算把真實情況告訴裕王,他也想看看,這個俗來老實敦厚的孩子,在這個時候會做出什麽選擇
默守本分、嚴守本心還是會起什麽不該有的心
不過想來,嘉靖皇帝也不大相信裕王會這麽做,畢竟他控製不住京營,就怕京城百官有人忽悠
不過也沒什麽,裕王府都已經封禁起來了,就算有人不懷好意,可也進不得裕王
想到這裏,嘉靖皇帝問道:“現在王府裏是誰安排的這些,殷士譫嗎?”
“皇上,據報封閉王府是左諭德魏廣德的主意,不過他還讓李芳在王府和京城幾處城門附近暗藏了馬”
朱希忠開口,小心翼翼把得到裕王府內的情況給嘉靖皇帝說了一
“嗬嗬,這小家夥倒是機”
嘉靖皇帝並不以為意,他自然明白魏廣德的意思,搞不清楚狀況,就按最壞的打算來做準
就現在布下的局麵,外界能夠猜測的無非兩點,一是自己身體不行了,自然有些人可能就會蠢蠢欲動,煽動裕王做一些事情,博自己的錦繡前
不過魏廣德封閉裕王府,就讓這些人的想法徹底落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朱希忠兄弟倆造
雖然朱希忠名
義上可以管著京營,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京營實際的話事人其實是兵部,坐營官一直是兵部侍郎充任,所以在京營中朱希忠的話語權相對不
不過,因為京營中許多將官都出身勳貴,所以他的話,實際上在京營裏還是有許多人願意聽
當然,前提不是造
“知道了,就這樣”
這時候,有內侍端著煎好的藥進入偏殿,嘉靖皇帝也知道該結束談話
別看嘉靖皇帝說了這麽久的話,可是自己情況隻有他自己心知,頭痛欲裂,渾身都不鬆快,很難
“臣告”
朱希忠和朱希孝兩兄弟這時候也急忙告退離開玉熙宮,隻不過擔著這個幹係,他們今天也是沒法回府休息,隻能找個地方將就幾
嚴嵩等三位閣臣沒能入西苑,消息旋風般傳遍在京各衙
到這個時候,倒是沒人說是成國公兄弟倆造反了,但是對嘉靖皇帝身體的擔心卻是與日俱
誰不知道嘉靖皇帝長期服用各種仙丹,道士煉製的丹藥是個什麽情況,朝中百官自然也是知道的,嚴嵩當初因為吃了一顆仙丹,就在床上躺了幾
於是,散衙前的兵部就熱鬧起來,許多官員聯袂來此了解情
葛縉是不敢擅自帶兵入城的,必然得到了西苑的旨
隻不過到了兵部後才知道,葛縉雖然進城,卻沒有回兵部,而是吃住在德勝門的城樓
禮部、工部也是忙碌的,隻是是在悄悄忙碌,不敢知會無關人
工部秘密派出部中郎中、主事等前往昌平檢查皇陵,加緊督造工
禮部雖然沒有真正開始準備,卻也做好預案,甚至定員到人身
嘉靖皇帝並未要求京城戒嚴,所以各官署散衙後,官員們成群結隊離開官署後有很快聚在一起,議論紛
當然,最熱鬧的地方還是嚴府和徐府,二人為閣臣多年,早已形成一個利益集團,而且其中之人大多地位在朝廷裏還不算
除此以外,一些低階官員也有各自的圈
魏廣德府上也來了十餘波人,都是想走裕王門路的,不過結果自然是不得其門而
勞堪等和魏廣德熟悉之人倒是進了宅子,可是也知道魏廣德是真的沒有回府,這幾日可能都在裕王府中呆
隨後兩日,都督朱希孝晝夜巡衛西苑,而侍郎葛縉也是代表巡視京師,朱希忠則不斷匯總錦衣衛密探送回的各種消息,每日三報送入玉熙宮
對於他們幾個知情人來說,嘉靖皇帝沒事兒,他們隻需按旨辦事,也不擔心將來遭到攻
經過這兩日調理,嘉靖皇帝身體恢複也很明顯,今日已經可以下床四處走動,活動活動手
這幾日,總體還是令嘉靖皇帝滿
雖然百官私下議論不少,可是每日還都是正常上值,朝政也正常運轉,並未出現怠政之
至於裕王府也還好,朝中官員皆無法入王府,算是徹底封閉起
隻不過,在看到前往嚴嵩和徐階府上拜訪官員時,嘉靖皇帝還是麵露不虞,前往嚴府拜會的官員居然比徐階那邊多了一倍不
“黃錦,馮保還在宮中”
嘉靖帝忽然詢
“是,暫時留在宮”
黃錦急忙答
“派人送他去裕王”
嘉靖帝吩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