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戰開始

字數:1911   加入書籤

A+A-




    易鵬清楚的知道,正是因為朱儁拒絕了黃巾軍的投降,這才導致後來,宛城的黃巾軍拚死抵抗,使得朱儁的大軍,打了整整數百日,這才平定宛城。

    為此,漢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易鵬覺得不妥,是因為,他並不希望這些逃兵,死在這裏。

    因為,他們中,有許多都是良民,被逼無奈才走上這條道路的。

    人口是一筆巨大的資源,而且,易鵬也並不想讓他們白白犧牲。

    曆史上,五胡亂華之所以會發生,完全便是因為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時間,漢人死了太多了。

    《三國誌·張繡傳》記載,“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意思就是說,有十分之九的人口,死在了亂世之中!

    曹操在自己的詩篇中也寫道,此時的三國,“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其慘烈之甚,可見一斑。

    據統計,戰亂之前,也就是漢桓帝時,東漢擁有人口超過五千萬人,可是到了三國末年,晉朝初年,人口卻隻剩下了數百萬,這期間,人口死亡了超過4000萬人!

    因此,易鵬不僅想要一統天下,同時,他還想盡可能的減少傷亡人數。

    至少不要一下死這麽多人。

    所以,易鵬對著朱儁建議道:“大人,這幫蟻賊雖然可惡,但是我聽說,裏麵有許多人,其實是宛城的百姓,因為妻兒老小被脅迫,他們才不得不加入蟻賊的行列的。”

    “如果這個時候把他們殺了,恐怕會有失民心。”

    “況且,如今攻城在前,勝利與否,在此一役,最好不要節外生枝。”

    “都說兔子被逼急了也會咬人,這些逃兵,如果把他們逼上絕路,他們恐怕會拚死抵抗,那樣以來,對於我們攻下宛城,恐怕會造成巨大的麻煩。”

    “我們可以先把他們抓起來,捆上手腳,暫時控製起來,等到我們攻下宛城之後,再做處置。”

    “那時候,要殺要剮,還不是將軍一句話的事情?”

    朱儁雙眼深沉,陷入了沉思之中。

    易鵬說的句句在理,而且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

    朱儁雖然痛恨這些反賊,想要用他們來殺雞儆猴,讓他人不敢造反,不過,正如易鵬所說,如今他們最重要的,是攻下宛城,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而且,把這些反賊捆綁住,暫時控製起來,等到攻下了宛城,贏得了勝利,那時候再回來處置他們,不是也不晚嗎?

    左思右想,權衡了一番之後,朱儁最終采納了易鵬的建議,暫時接受了這些黃巾逃兵的投降。

    他讓手下拿來繩子,把這些逃兵一一捆綁了起來,帶到一旁看守住,以防他們再次逃跑或者反水。

    這些逃兵,大多都是老實本分的平民,他們其實並不是真心想要造反,如今見投降被接受,他們開心還來不及呢,怎麽會反抗。

    此時,他們一個個老老實實待在原地,任由漢軍捆綁他們,竟是鮮有反抗的。

    穀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