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剿滅叛亂和鎮壓士家的辦法

字數:4164   加入書籤

A+A-




    何氏原本便心胸狹窄,此時聽聞劉宏的心意之後,她心裏更加痛恨萬年公主了,勢必要讓萬年公主永生永世不得入宮,徹底失勢。

    因此,她在床笫之上,對劉宏百般迎逢,等到把劉宏伺候好了之後,她便開始頻頻吹起了枕頭風。

    此時的劉宏,還是很迷戀何氏的,不然,他明知何氏暗害了王美人,卻不忍心責罰,便可見一斑。

    最終,也不知道何氏用了什麽手段,劉宏同意了何進的建議,在翌日早朝時,他當著所有文武百官的麵,宣布了一個聖旨,調任荊州刺史易鵬為交州刺史,兼交趾太守,前去平定林邑叛亂。

    因為朝廷無兵,討伐叛軍的士卒,隻能由易鵬去了交州之後,自行招募了。

    這就是劉宏,做慣了這種無本生意,僅僅隻給官職,至於其他的,要官員自行解決。

    突然的變更,令易鵬的計劃,有所打亂。

    原本,在被封為荊州刺史之後,他決定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力開發江夏的鐵礦,冶製大量的鐵器,充實軍隊。

    但是現在,他被調到了交州,而且此時的交州,一片打亂,叛軍虎視眈眈,根本不是一個良善之地。

    他去了之後,第一件事,隻能是剿匪,降服叛軍。

    林邑在哪裏?

    林邑,當地人稱為‘占婆’,或者‘占婆國’,位於如今越南的中部,屬於交州境內。

    交州,作為大漢十三州之一,始建於西漢時期。

    西漢漢武帝年間,漢武帝派遣大軍,剿滅了南越國,在此地設立交趾刺史部,把該地分為七郡,治所在贏婁越南河內)。

    到了東漢,交趾刺史部改名交州,下轄如今中國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廣大領土,州治在番禺廣州番禺)。

    交州有九郡,分別是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朱崖和儋耳九郡。

    其中,朱崖和儋耳,就是如今的海南島,在東漢時,海南島已經屬於東漢的領土了。

    而屬於越南境內的,是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

    日南郡,位於整個交州的最南端。

    林邑國,便在於此。

    知曉地理的都知道,日南郡屬於熱帶氣候,常年高溫多雨,雨林遍布,猛獸遍野,很多地方,當地人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這樣一塊地盤,的確不是什麽善地。

    但是,對於易鵬而言,就又另當別論了。

    為什麽?

    首先,這裏雨林充沛,森林遍布,十分適合他培育史前巨獸,加上其中野獸遍地,更是給他的肉食性巨獸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簡直就是最佳的巨獸放牧場。

    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

    隻要占領整個交州,他的巨獸,便不會再缺少食物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交州靠海啊!

    交州靠近南海,海資源豐富,這意味著,他可以開始培育他的海洋巨獸了。

    生命起源於海洋,在整個漫長的史前時代,海洋一直都是巨獸們的主戰場,各種凶猛海洋生物,層出不窮。

    隻要把它們培育起來,整個南海,以及整個地球的海洋,豈不是都在他的掌握之下了?

    如此一看,交州,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福地啊!

    因此,麵對劉宏的任命,易鵬欣然接受了。

    除了任命之外,還有關於易鵬與萬年公主的婚事。

    何皇後似乎存心想要把萬年公主趕出洛陽城,在她的枕頭風之下,劉宏最終同意,把兩人的婚事提前,在三日之後,便舉辦一場盛大的婚禮。

    因為易鵬沒有家人,這一場婚禮,將由劉宏親自主持。

    這也算是整個大漢,最高規格的婚禮了。

    三日之後,大婚如期舉行,看著公主帶來的豐厚嫁妝,易鵬不由咋舌。

    光是各種金銀珠寶,加起來恐怕價值十萬金。

    看得出來,劉宏這一次真的是破費了。

    洞房花燭夜,易鵬摟著自己嬌滴滴的小新娘,心中愉悅無比。

    關上床簾,易鵬徹底沉醉在了溫柔鄉之中……

    交州,番禺。

    一行馬隊正緩緩朝著番禺城駛去。

    這群馬隊人數眾多,除了有數百護衛之外,其中還混雜有眾多的巨獸。

    不用想便知道,這是準備前往赴任的易鵬一行人。

    而他此行的目的地,正是交州治所,番禺城。

    番禺城,位於南海郡的中心,是整個南海郡最繁華富饒的城市。

    當然,這是相比於整個貧瘠的交州而言,實際上,番禺城,比他曾經待過的夷陵縣城,沒有多大區別,更不用說與襄陽城、宛城、洛陽城這樣的大都城相比了。

    再加上天氣炎熱,一般北方人,很難適應這裏的生活。

    所幸,易鵬來自二十一世紀,他懂得不少除濕氣,避暑的良藥,再加上張仲景神醫各種方的照顧下,萬年公主一路以來,並沒有感到任何不適。

    番禺城,是交州治所所在,交州刺史府,便坐落於此。

    當易鵬一行人來到城門口處時,易鵬發現,城門口處人頭攢集,聚集了不少人。

    站在最前麵的,是一眾穿著朝服的大漢官吏。

    其中一個腰間掛著銀印青綬,身份顯赫。

    東漢百官,不同身份,所佩戴的官印各有不同。

    諸侯王們,佩戴的是金璽盩綬,象征著他們尊貴無比的身份。

    而三公,佩戴的是金印紫綬,代表他們為百官之首,位高權重。

    九卿,以及其他兩千石以上的高官,則佩戴銀印青綬,在權勢上,稍遜色於三公,但是又在其他百官之上,同樣位列眾官的上層。

    秩比六百石以上的官員,佩戴銅印黑綬。

    而兩百石以上的官員,則佩戴銅印黃綬。

    綬,是係在官印上的絲帶。

    眼前這位官員,腰間係的是銀印青綬,便代表著,他的官職,在兩千石之上。

    如此水平,整個番禺隻有一人,那便是交州刺史,朱符。

    曆史上,朱符這個人,可不是什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