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兩年後,遠洋,交州牧

字數:8143   加入書籤

A+A-




    時間匆匆,轉眼兩年過去了。

    這兩年,原本風雨飄渺的大漢朝,變得更加艱難了。

    各地叛亂累禁不止,而且越演越烈,有不少官吏命喪匪徒之手。

    益州刺史郤儉在益州大肆斂財,貪婪成性, 肆意欺壓百姓,這致使益州百姓憤慨不已,紛紛揭竿而起,最終益州刺史郤儉被黃巾餘孽所殺,頓時,益州無主, 變得更加混亂。

    西漢魯恭王之後, 宗正劉焉,有感於天下大亂,四處混亂不堪,他想要尋覓一處可以安身立命之處,割據一方,聽聞益州大亂,他立即麵見漢靈帝,獻出了廢史立牧的計策。

    他聲稱,如今大漢各州之所以叛亂不斷,官吏紛紛被刁民所害,都是因為各州刺史手中的權利太小,無法主動參與剿匪,而致使全國各地各自為戰,實力太過分散。

    於是,他建議朝廷廢除刺史,改立州牧,如此以來,州牧便可以統領全州兵力,重點打擊境內叛亂, 如此才能讓朝廷長治久安,天下太平。

    當時,劉宏對於全國,剿匪越剿越多的情景,十分頭疼,加上朝廷已經無兵可用,國庫空虛,麵對全國越演越烈的叛亂,他有心無力。

    此時聽了劉焉的建議,他覺得有些道理。

    因為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最終劉宏隻能死馬當活馬醫,同意了劉焉的建議。

    從這一刻開始,大漢重新恢複了州牧製度,在劉焉的請求下,劉宏賜封劉焉為益州牧。

    至此,大漢諸侯爭霸時代,拉開了序幕。

    各地刺史,紛紛改稱州牧,並且自行招募士卒, 一邊打擊境內的叛軍, 一邊鞏固自身勢力,使得一個個州郡,紛紛陷入了半獨立狀態……

    交州番禺城刺史府,易鵬看著手中的聖旨,臉上笑容滿麵。

    這是一道冊封聖旨,大意就是,冊封他為交州牧。

    廢史立牧,就是廢除刺史,改立州牧。

    雖然他早就知道,自己能夠坐上交州牧的寶座,但是當這道聖旨真正到了他手上時,他的內心還是激動不已。

    可別小看這個廢史立牧,表麵上,不過一字之差,但是兩者,卻有天壤之別。

    刺史,說白了,就是一個花架子,但是州牧,卻是實實在在的土皇帝。

    此時,他不僅可以隨意招募士卒,同時,整個交州所有的財富,都任由他支配,而不需要經過朝廷的監管。

    此時的他,就像是春秋戰國時期,裂土為王的諸侯王,簡稱交州王。

    當然,他不會腦殘的自封自己為交州王,現在,還是要以低調為主。

    沒看見,袁術盤踞淮南,手下兵多將廣,錢糧富足,結果就是因為他自己作死,竟然稱帝,結果被所有諸侯輪番的捶,最終結局悲慘,隻做了兩年的皇帝便死在了皇位上。

    豐厚的家底,硬生生被他霍霍光了,這袁術,也真是一個人才。

    所以,萬事,以低調為主。

    “恭喜主公,榮升交州牧!”

    黃忠和徐庶全都朝著易鵬躬身行禮慶賀道。

    主公手中的權利越來越大,他們的官職自然跟著水漲船高,步步高升。

    如今,他們二人與易鵬,就像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休戚相關。

    “都準備好了嗎?”易鵬回頭看向一旁的徐庶,問道。

    徐庶點頭道:“現在船廠一共有數百艘大船,足夠遠航了。”

    “很好,明日,我們便遠航夷州島!”易鵬說道。

    易鵬終於準備出征夷州了。

    這兩年時間,整個交州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交州的領土,在易鵬的四處功伐下,已經增加了一倍不止。

    除了先前攻占的林邑國之外,他派遣麾下大軍,向西攻占了高棉族、石壇族和班清族。

    這三個民族,都是中南半島古老的民族,其中,石壇族,以擅長製作巨大的石缸聞名。

    班清族,以擅長打造項圈以及各種青銅手鐲項鏈戒指聞名。

    高棉族,是這三個民族,人口最多,所占麵積最大的族群,此時的他們,占據了整個柬埔寨。

    好在,此時的他們,還處在原始母係社會,所用的兵器,大多是木製弓箭,以及打磨的石器,還處在很原始的部落文明。

    因為其地多山多惡水,所以他們才能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不被外人打擾。

    不過,隨著易鵬野獸大軍的到來,他們平靜的日子,注定被打破。

    易鵬為什麽要攻打他們,打破他們寧靜的生活呢?

    很簡單,為了人口,為了土地,為了糧食。

    高棉族所占領的地盤,太大了,相當於中原一兩個郡加起來的麵積,同時,他們人口眾多,有將近二三十萬人。

    如此多的人口,如果奴役之後,讓他們開墾田地,配上中南亞充沛的雨水和陽光,水稻的長勢,一般都不會太差。

    這兩年,易鵬占領了中南亞大多數地盤,隻剩下一個扶南王國沒有攻占了。

    相比起其他的地方,扶南王國開化度相對更高,想要攻占它,有一定的難度,易鵬準備留到最後再對其動手。

    易鵬在攻占的地盤上,大肆屯田,種植水稻等經濟作物,不過兩年時間,糧倉中的存糧,便已經快要裝不下了,百姓也過的日漸富庶,基本解決了吃飽穿暖的問題。

    同時,易鵬通過貿易,把交州以及東南亞各地的特產,販賣到大漢各地,賺取了大量的金銀,他用這些金銀,招兵買馬,購買鐵器,打造兵器,如今,經過兩年的發展,他手中的士卒,已經足足有五萬之巨了。

    五萬兵馬,看起來不多,但是,這些士卒,可全部都是裝備配齊了的正規軍,職業軍人,脫產的那種。

    在黃忠的訓練下,他們的作戰素質,與日俱增。

    此時,中原地區,雖然割據嚴重,但是漢室餘威尚存,劉宏也還活著,因此朝廷還能維持基本的穩定。

    這個時候,沒有哪一個諸侯願意挑出來作妖,亂象已顯,但是卻還沒有完全到來。

    因此,易鵬不易出頭,他還是先以觀望為主。

    為了給以後統一全國作準備,易鵬接下裏的攻略重點,為夷州和倭島。

    為什麽要遠渡重洋,占據夷州和倭島呢?

    因為,這兩個地方,都與中原沿海毗鄰。

    控製了夷州,他便能夠在此駐軍,一旦發生戰事,他便能夠從此出軍,沿著台灣海峽,直接攻占揚州。

    控製倭島也是一樣的道理。

    倭島,與三韓之地毗鄰,從此可以一路,越過黃海,攻占徐州,或者越過渤海,攻占幽州和冀州。

    可以說,隻要奪取夷州和倭島,那麽,大漢一半的疆土,便在他的攻擊範圍之內。

    這便是控製領海的重要性。

    中國,一直都是一個航海古國。

    早在五千年前,沿海地區的百越人,便已經駕駛著竹筏,漂洋過海,橫渡太平洋,最終達到了美洲西海岸。

    曾經有人說,印第安人,為什麽是黃皮膚的,是不是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如果細細推算,印第安人,很可能便是橫渡太平洋的百越人。

    中國航海技術,有三大標誌性技術,俗稱‘三大件’,分別是水密隔艙、風帆和船尾舵。

    有句俗語,‘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指的是用手操作轉動設備來控製舵葉偏轉,達到改變航行方向的目的。

    古時,古人善於劃槳行舟,在實踐中,人們逐漸將船槳由船舷移到船尾中央,成為舵槳,亦稱為櫓,船員搖櫓在水中左右擺動,獲得前進動力和控製船行方向。

    這便是船尾舵的由來。

    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古人高度智慧的發明。

    同時,中國也是最早使用風帆的國家。

    在公元1000年前的商朝,發掘的甲骨文中,便有30多個是關於帆船的,由此可以推斷出,早在夏商時期,我國便已經出現了早期的帆。

    而到了如今的東漢,中國帆已經基本成型,技術方麵已經成熟,能夠製造出航海帆船。

    我國帆船的巔峰,是福船。

    當然鄭和下西洋,所乘坐的便是福船。

    當然,以現在的造船水平,還達不到造出福船的程度,但是一般的帆船還是可以的。

    這兩年,易鵬到處招募各種工匠,什麽木匠、泥瓦匠、鐵匠、石匠等等,隻要技術好,他唯才是舉,毫不吝嗇的給與豐厚的報酬。

    他原本是想要再開設一個官位,匠官,意思是,把一些優秀的工匠,破格提拔為官吏。

    但是,這個提議剛出來,便被徐庶反對了。

    因為,畢竟,在這個年代,人是分了三教九流的,工匠這樣的技術工,屬於最微末,最卑賤的賤籍,是上不了台麵的。

    由於曆史的局限性,這個年代的人們普遍都是這麽認為的,短時間內無法改變。

    於是,易鵬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畢竟,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要太過於急於打破常規。

    商鞅變法好吧?

    但是由於他的急躁,而得罪了太多的人,最終不得好死,被車裂了,全家也受到了連累,妻兒老小全部被砍頭。

    何必呢?

    人隻有一輩子,首先,要學會趨利避害,明哲保身,然後再是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一個人,連小命都沒有了,那麽,一切便也就結束了。

    沒有然後了……

    他無法在短時間內提升工匠的社會地位,於是,他便在另一方麵給予彌補,如金錢方麵。

    工匠原本又卑賤,報酬又低,而易鵬開出的優厚報酬,吸引了整個大漢許多工匠,前來為他效力。

    甚至,連扶南國的工匠聽聞之後,也慕名而來,想要靠著自己的手藝,過上更好的生活。

    對於這些人,易鵬一視同仁,隻要有才,他便會留下重用。

    正是靠著大規模的招攬各種人才,易鵬在交州,開辦了一個個鍛鐵廠、造船廠、采石場……

    優秀的工匠,加上優質的材料,便能產生優質的物品。

    在數千木工日夜趕造下,此時,濠鏡造船廠中,已經停留了數百造好的大型帆船。

    濠鏡,也就是後世的澳門,此前,這裏不過是一個小漁村,以生產生蠔聞名。

    不過,因為其靠近南海,因此易鵬在這裏開辦了一個大型造船廠,造好的大船,可以立即下水試航。

    經過這兩年的發展,造船廠已經陸陸續續,造出了三百來艘大型帆船,每艘帆船上,大約能夠容納三、四十來人。

    經過試航,其中大部分都能夠正常航行。

    這一次,易鵬準備親自率領整個船隊,遠航夷州島。

    海麵上,無邊無際,全是海水,很難辨別方向,容易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即使有一些羅盤之類的輔助工具,遠航人員也常常迷失。

    因此,一直以來,人們都不願意在海中遠航,沿海的漁民大多都是在近海捕魚。

    這一點困難,對於易鵬而言,卻根本算不上難題。

    為什麽?

    因為,他擁有海洋巨獸啊!

    海洋巨獸,天生便懂得辨別方向,你見過魚兒在水裏迷路的嗎?

    為了能夠保證這一次的遠洋,無災無難,順順利利,易鵬做足了準備。

    首先,他利用這兩年的時間,返祖了大量海洋巨獸。

    這些史前海洋巨獸,包括了鄧氏魚、龍王鯨、滑齒龍、巨齒鯊、克柔龍、毛伊龍、太陸鯊等海洋巨獸,有它們保駕護航,就算遇見了海洋風暴,這些巨獸,也能夠架住船隻,讓其穩穩的待在海洋中,不會被卷走。

    當然,動物對於氣候,非常敏感,如果真的有風暴,它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他,讓他提前做好準備。

    這兩年,他一共培育出了48頭海洋巨獸,加上恐鱷和滄龍,湊在一起,足足有50個。

    此時,他的精神力達到了64,他已經可以同時控製六支史前巨獸了,並且反應能力,智商等,也隨之陡增。

    考慮到接下來可能有海島登錄戰,於是,這四十八頭巨獸,其中有十幾頭都是兩棲史前巨獸,如鋸齒螈、科爾鱷螈、帝王鱷等。

    鋸齒螈誕生於將近三億年前的,他體型龐大,長約9米,重3噸,嘴中布滿尖牙,是曆史中最大的兩棲動物之一,與恐鱷、帝王鱷等最頂尖的兩棲史前巨獸,不遜多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