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與孫堅聯姻
字數:8346 加入書籤
陶謙手下的這些人才,易鵬都想要。
不過,這些文臣武將,很多都是本地的大戶,不可能無故撇下家族,遠赴交州。
因此,想要招攬他們, 是很困難的。
就算他向陶謙索要,這些人才也不會答應。
除了文臣武將之外,陶謙身上,還有什麽東西,是他易鵬需要的呢?
還別說,真有一樣東西, 易鵬很是喜歡。
那便是陶謙帳下的丹陽精兵。
丹陽郡,在揚州境內, 因其盛產精兵而聞名東漢。
其境內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安徽省東南部,江蘇省西部,浙江省西北部和江西省北部的一部分。
原本,在西漢時,丹陽兵還並不出名。
直到公元28年,漢光武帝劉秀調集丹陽兵,討伐割據淮南的李憲,丹陽兵僅僅不過數千人,便大敗李憲數萬人,以少勝多,並且大獲全勝,至此丹陽兵開始初露鋒芒。
隨後的一段時間,每次征討敵人,都會看見丹陽兵的身影,而且他們作戰勇猛,戰鬥力極強, 逐漸受到當權者的青睞。
公元162年, 車騎將軍馮琨, 討伐荊州武陵郡蠻夷,所倚重的中堅力量,便是丹陽精兵,隨後他說了一句名言,“丹陽精兵之銳,天下無雙”。
從此,丹陽郡便成為了朝廷重要兵源之一。
陶謙便是出生於丹陽縣,他入主徐州時,靠的也是自己老鄉丹陽兵的支持。
正是靠著丹陽精兵,他才能在四戰之地的徐州立足,並且陸續擊敗各路黃巾軍和叛軍。
黃巾之亂時,黃巾軍肆虐大漢九州,各地滿目瘡痍,官府損失慘重,許多地方官被殺或者被俘,但獨獨他徐州一直安寧,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為什麽?
因為陶謙手下有一支龐大且精銳的丹陽精兵!
公元194年,曹操從徐州退軍,陶謙為了留住劉備,共同抗曹, 便以四千丹陽兵相贈,由此可見,當時陶謙麾下的丹陽兵,數目很是龐大,至少在四萬人以上。
陶謙死後,不少丹陽兵被劉備收編,成為了他麾下精銳士卒。
劉備手中,著名的王牌軍隊,白毦兵,便是由丹陽兵組成的。
孫氏在控製江東之後,同樣非常重視丹陽,派遣心腹統管丹陽郡,如孫策二弟孫詡呈擔任丹陽太守,程普和黃蓋等人也先後擔任丹陽都尉,為孫氏招募精兵。
孫權手中的王牌部隊,解煩兵,便是由丹陽兵組成。
番號解煩,其寓意便是‘戰無不勝,能解困危’,足見孫權對其的重視和信賴。
在東漢至三國這段時間,有‘丹陽精兵甲天下’的說法,可不僅僅隻是說說而已。
因此,易鵬向陶謙提出的賭注,便是想要三千丹陽精兵。
三千丹陽兵,與百萬金,十分對等。
陶謙手中別的不多,就是丹陽兵多。
百萬金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陶謙瞬間答應了。
他為什麽這麽有把握能贏呢?
因為,早在五日前,聯軍便已經派遣了探子,去汜水關外探查情形。
結果,探子在汜水關附近蹲了五日,沒有發現任何人的身影。
因此,陶謙,以及各路諸侯才能如此確定,易鵬所說的,都是鬼話。
因為,易鵬壓根就從來沒有去過汜水關!
既然沒人去過,汜水關會憑空坍塌嗎?
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陶謙擔心易鵬毀約,於是要求雙方立下字據,易鵬欣然同意。
於是,在在座諸侯,以及盟主袁紹的證明下,兩人簽字畫押,結成了賭注。
如果易鵬輸了,賠給陶謙一百萬金,反之,如果陶謙輸了,則撥給易鵬三千丹陽精兵。
看著手中的字據,陶謙笑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必勝無疑。
其他諸侯也有些眼紅,他們也堅信,易鵬所說的,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於是也想要與易鵬結成賭注,易鵬來而不拒,全部都應下了。
就連袁紹都心動那一百萬金,也過來湊熱鬧。
最終,兩人也結下了賭注契約。
袁紹作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是各路諸侯中,實力最強的。
他不僅手下兵多將廣,光是此次前來的士卒,便足足有十萬人。
同時,他還有河北四庭柱,顏良文醜張郃和高覽。
文臣方麵,又有七大謀士,田豐、許攸、逢紀、郭圖、審配、荀諶、辛評,個個都是飽讀之士,滿腹經綸。
尤其是田豐,智力在95以上,是一個足智多謀之士,如果不是因為他性格耿直,得罪了袁紹,官渡之戰,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當然,易鵬也知道,他要不來田豐,同樣,河北四庭柱,也都是袁紹的心頭肉,袁紹不會放手。
除了這些之外,袁紹麾下,還有一些精銳部隊,如大戟士和先登死士。
這兩支部隊,都曾經創下了巨大的輝煌。
大戟士,屬於防守部隊,界橋關之戰,袁紹令800大戟士,抵擋住了公孫瓚兩千白馬義從的衝鋒,足見,這支部隊的防禦能力是有多強了。
而先登死士,是麹義訓練出的一支超級部隊,極其擅長對戰騎兵。
正是靠著先登死士的奮戰,公孫瓚麾下三萬騎兵毀於一旦。
史書上記載,麹義出生北羌,“曉習羌鬥”,也就是熟悉“騎鬥”,因此經過常年鑽研,麹義發明了一種對付騎兵的特殊戰法。
方法就是,當騎兵衝鋒時,先登死士躲在“楯下”,“未至數十步”時一起衝出,用千張“強弩”射垮騎兵。
因此,先登死士,就是擅長近戰強弩的士卒。
騎兵,因為都是穿的皮甲等輕甲,因此強弩對其的殺傷力很大,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這便是為什麽,先登死士被稱為輕騎兵的克星。
其實,這種戰法,並不罕見,早在西漢的時候,便已經有了。
當年,李廣之孫李陵率領五千騎弩手,深入匈奴腹地,與相當於自己十六倍的匈奴主力騎兵相遇,結果他們硬生生堅持了十天,並且轉戰千裏,殺敵數萬。
在被俘前,李陵說道:“給我的士兵每人三支箭,我們就可以堅持到漢朝邊境。可惜他們一隻箭也沒有了!據說他們一共射出五十萬支箭!”
尤其可見,強弩對於輕騎兵的殺傷力了。
袁紹手下擁有兩支特種部隊,便是大戟士和先登死士。
他們的統帥,分別是張郃和麹義。
不過,麹義投靠袁紹,是在袁紹圖謀冀州,趕走韓馥之後。
此時,韓馥依舊是冀州牧,所以,袁紹還未獲得麹義,也就沒有先登死士一說了。
考慮再三,易鵬提出了自己的賭注。
如果易鵬輸了,賠給袁紹一百萬金,而如果易鵬贏了,他想要的,是袁紹麾下八百大戟士!
袁紹不覺得自己會輸,因此也和陶謙一樣,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丹陽兵,大戟士,這可都是三國時期,最頂級的部隊之一,易鵬能夠這麽輕易獲得,他怎麽可能不高興。
此時,他內心已經笑出了花兒來。
他開心,其他諸侯內心也同樣如此,他們覺得,自己將要撿到一個大便宜,憑白獲得百萬金的巨款。
他們並不擔心易鵬會賴賬,因為白紙黑字寫在這裏,還有當世這麽多有頭有臉的諸侯作證,這是賴不掉的。
整個十八路諸侯中,隻有劉備沒有加入賭局,因為,他沒有賭注。
現在的劉備,除了身旁兩個兄弟之外,便一無所有了,他難道會拿自己的兄弟來當賭注嗎?
易鵬是不介意的,但是劉備不會這麽幹。
曹操和孫堅,也加入了賭局,他們雖然知道易鵬的能力,但是事實擺在麵前,這五日,易鵬絲毫未動,而且,汜水關的探子也傳來消息,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既然如此,那麽易鵬所說的汜水關倒塌的事情,就肯定是無稽之談了。
一百萬金的誘惑力還是極大的,如果能夠獲得這麽一大筆資金,曹操和孫堅,都可以瞬間壯大自己的實力,曹操能夠武裝出更多的虎豹騎,而孫堅,也能招募更多的江東士卒,征戰四方。
因此,他們二人也加入了賭局。
有意思的是,易鵬與孫堅的賭注,與尋常不同。
其他諸侯,易鵬索要的,不是丹陽兵,大戟士,或者虎豹騎,便是西涼戰馬,或者其手下的文臣猛將,而對孫堅,易鵬提出的要求是,與他的女兒,孫尚香成親聯姻。
對於這位弓腰姬,易鵬很是喜歡。
有情有義,頗有個性,而且武力值還很不錯,留在身邊,可以跟著他四處征戰。
而且史書記載,孫尚香擅長訓練女兵,在她的操練下,女兵個個能弓善戰。
打仗,不僅僅隻是男人的事情,如果能夠適當加入一些女兵,部隊的戰鬥力,必定能更高。
當然,最主要的,易鵬的目的,還是想要與孫家聯姻,建立關係。
易鵬知道,孫家實力雄厚,孫堅,江東猛虎,孫策,江東小霸王,孫權,曹操評價他,“生子當如孫仲謀”,都是人傑。
如果易鵬能夠通過聯姻的方式,把其收納為己用,再好不過了。
易鵬是知曉曆史的。
曆史上,孫堅在參加玩討董之戰後,在返回長沙的途中,受到了黃祖水軍的偷襲,以至於其中箭身亡了。
孫堅一死,孫家瞬間失去了主心骨,同時,又與強大的劉表交惡,無奈之下,孫策隻得投靠了袁術,成為了袁術的馬前卒,替袁術賣命,東征西討多年。
不過,袁術這個人,反複無常,鼠目寸光,他曾經多次提出,要提拔孫策,先是準備提拔孫策為廬江太守,結果當孫策打下廬江之後,卻任命自己的親信,劉勍擔任了廬江太守。
後來,袁術又許諾冊封孫策為九江太守,結果後來又變卦了,任命自己的親信陳記擔任此職。
連續被耍,孫策失望至極,於是離開了袁術,去江東自己發展勢力,開疆擴土去了。
孫策為什麽要投靠袁術呢?
因為,孫堅死後,他的部下,被袁術接管了。
當時,孫策身邊,隻有孤兒寡母幾人,以及孫堅身邊的一些老部下,如程普黃蓋等人。
加上與劉表交惡,他隻得投靠袁術,尋求庇護。
在離開袁術時,他不僅把孫堅曾經的步卒全部帶走了,還拐走了數千袁術的士卒,這些都成為了他平定江東的資本。
這便是易鵬想要趁早聯姻的理由。
孫堅必死,他死後,孫策會投靠誰?
原本曆史上,孫家沒有什麽強勢的親戚,因此孫策隻得投奔袁術。
但是如果易鵬早就與之聯姻了,那麽結果就有了不同了。
孫策多了一個選擇,他可以投奔易鵬!
我國,講究人情親疏,相比起袁術,易鵬與孫策的關係,自然更加密切,孫策會投奔誰,這已經不言而喻了。
更何況,孫策與劉表交惡,黃祖殺死了孫堅,兩家便有了深仇大恨,孫策必定想要報仇雪恨。
如果孫策投奔了他,易鵬不正好有了借口,可以出兵荊州了嗎?
他完全可以打著為孫堅報仇的旗號,以孫策為先鋒,率領大軍,征討荊州!
這簡直就是一石二鳥之計!
憑白迎娶一位美人,又憑白獲得孫策這樣的猛將,同時,又有了進攻荊州的借口!
完美!
曆史上,孫尚香可是一等一的大美人,小辣椒,能夠娶到這樣一位剛烈美豔的夫人,易鵬是不會拒絕的。
不過,此時的孫尚香,還不過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並沒有到適嫁的年齡。
因此,易鵬提出,隻是與孫尚香定親,等到其成年之後,再與之成婚。
孫堅爽快的答應了。
這個年代,兒女婚事,都是父母做主,孫堅是完全能夠做主的。
“很好,諸位,我們立即出發,前去汜水關,一看究竟吧。”易鵬麵帶喜色的說道。
這一次的賭注,他真是賺翻了,其中最令他滿意的,便是與孫堅聯姻。
隻要操作得當,孫家這股強勁的力量,未來便能夠為他所用了。
當即,袁紹吩咐各路諸侯,召集本部軍馬,朝著汜水關的方向,浩浩蕩蕩而去……
當來到距離汜水關不過一裏地的地方,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轟鳴聲,猶如萬馬奔騰,黃河決堤,聲音震耳欲聾,大地顫抖不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