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監國人選,王允宴請

字數:8843   加入書籤

A+A-




    麵對劉協想要讓易鵬監國的決定,其他諸侯和一些官員,全都持反對態度。

    當然,他們不敢當麵得罪易鵬,因此理由說的十分委婉,他們聲稱,易鵬入朝為官的經驗太淺, 資曆不夠,監國最好還是挑選一個德高望重,經驗豐富之人。

    還別說,這個理由,倒是冠冕堂皇。

    既不得罪易鵬,也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在朝的官吏,幾乎有一半都是袁家的門生或者與袁家有著密切往來的世家子弟。

    可以說, 袁家的態度, 在一定程度上, 便代表了大漢士族階級的態度。

    雖然因為董卓的屠殺,袁家慘遭滅門,損失慘重。

    但是,對於一個屹立數百年的大世家而言,這點損失,還不至於令其傷筋動骨。

    袁家的老巢,可是在汝南的,董卓屠殺的,不過是袁隗等人的家眷而已。

    因此,當袁紹、袁術持反對態度時,其他百官見此,也跟著委婉的表達了反對。

    眼見朝堂上一片反對之聲,劉協不由猶豫了。

    易鵬原本便不願意待在朝堂中, 這些人的反對,正和他的心意。

    他微微一笑,也不生氣, 躬身說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劉協一揮手, 用自己童稚的聲音回道:“易愛卿但說無妨。”

    別看劉協隻有九歲,特殊的經曆使得他有些早熟,小小年紀,便已經有了小大人的派頭。

    說起來,這孩子也是悲催。

    雖然出生高貴,卻偏偏成了末代皇帝。

    他的一生是憋屈的,不僅當了一輩子的傀儡,就連他的皇後,都任人宰割,被曹操活活毒死了。

    一輩子都活在曹操的陰影之中,沒有任何翻身的機會。

    人人都想要當皇帝,但是當他這樣的皇帝,也真是生不如死。

    易鵬對著小皇帝躬身一禮,隨後緩緩說道:各位大人所說,的確有理。臣一直偏居南疆,對於朝中政事,一無所知, 的確缺少經驗, 不適合擔此重任。”

    易鵬主動請辭,倒是令四周的諸侯和百官十分意外。

    他們沒有想到,易鵬竟然會自己主動放棄這令外人心動不已的監國資格。

    易鵬沒有理會其他人,而是繼續緩緩說道:“微臣以為,幽州牧劉虞,德才兼備,能力出眾,威望崇高,深得人心,可擔此重任。”

    劉虞,真正的皇親國戚,他是東海恭王劉疆的後裔,丹陽太守劉舒的兒子。

    黃巾之亂時,他一直擔任甘陵國相、宗正等要職。

    宗正,乃九卿之一,負責管理宗室親貴,地位崇高。

    廢史立牧的時候,劉虞被外放,出任幽州牧。

    他在幽州任職期間,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遊牧民族,安撫百姓,使得當地一片太平,鮮有戰亂。

    因為功績,他累次升遷,如今他已經官至大司馬,封襄賁侯。

    在官位上,他與易鵬幾乎相當。

    而聲望,卻是易鵬遠遠不能及的。

    曆史上,董卓之亂時,袁紹曾經想要擁立他為皇帝,但是遭到了他的拒絕。

    由此可見,他不是一個利欲熏心之人,反而品性正直高潔,是一個少見的勤政廉潔的好官。

    由他來擔任監國,簡直是最佳的選擇,當朝不會有人反對。

    果然,當易鵬提出讓劉虞監國時,四周百官,包括袁紹,全都讚同。

    劉虞的威望和地位,完全擔得起這個職位。

    既然眾人都同意,小皇帝便立即下詔,召劉虞入京,暫代監國一職。

    劉虞這個人,仁慈有餘,而勇猛不足,由他擔任監國,對於各諸侯而言,都十分有利,因此沒有人反對。

    劉虞究竟仁慈到何種程度?

    一個小故事,便能說明一切。

    初平四年,劉虞糾合十萬人,攻打公孫瓚。

    臨行前,劉虞吩咐手下士卒,“不要多傷人,隻殺公孫瓚一人就行了。”

    當時,公孫瓚手中不過才數千人,他料到自己根本不是對手,便想要逃跑。

    但是哪裏知道,劉虞根本不善於作戰,攻打時,他吩咐士卒,要愛惜百姓的房屋,不許焚燒城池,更不能傷害百姓,連公孫瓚的士卒,都盡量不要傷害。

    他如此仁慈,竟然使得十萬大軍,一時之間拿不下數千人!

    公孫瓚見此,自覺有機會,他便心生一計,召集麾下精銳,順風縱火,自己燒了麾下百姓的房子。

    火勢使得敵軍大亂,公孫瓚趁勢突襲,使得劉虞大敗。

    最終,公孫瓚殺了劉虞,占領了幽州之地,至此公孫瓚麾下實力大增,他不僅收編了劉虞的降兵,同時收獲了巨額財富,他用這些財富鍛煉士卒,組建了一支無敵騎兵,那便是白馬義從。

    看看,這劉虞是不是太過仁慈了?

    所謂慈不掌兵,這劉虞手握巨大優勢,卻硬生生被自己作死了,也真是可悲又可笑。

    由這樣的人擔當監國,洛陽城便終究隻能是一個軟柿子,翻不起任何浪花來。

    這是其他諸侯們想要看到的景象,也是易鵬想要看到的局麵。

    易鵬也不希望皇權太大,這樣不利於他之後平定中原,一統天下。

    人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盤算,都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你以為劉備真的想要興複漢室嗎?

    他不過是以此為借口,想要博得聲望,以此招兵買馬,打下屬於他的江山。

    這些諸侯,幾乎沒有誰在乎漢室的興亡,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江山。

    易鵬同樣如此。

    他想要用最小的力氣,獲取最大的利益。

    而隻有讓中原混亂,軍閥們相互激烈的交戰,他才能最終坐收漁翁之利。

    論功行賞,確定監國人選,兩件大事,便就這樣解決了。

    接下來,是第三件大事,如何處理叛賊。

    這一次,聯盟軍一共俘虜了敵軍八萬人。

    其中,有六萬,原本屬於洛陽常備軍,隻是因為受到了董卓的脅迫,他們才不得已參戰的。

    這些人,並沒有做太多的壞事,因此受到的處罰最輕,最重的也不過是杖刑,打幾棒子了事。

    而剩餘的兩萬人,都是西涼兵,屬於董卓嫡係,這些人可就壞透了。

    這些時日,他們在洛陽城作威作福,可是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

    隻是因為當時他們勢大,城內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但是現在他們成為了俘虜,這可就不一樣了。

    有些受到侵害的文武百官,義憤填膺,提出想要把他們千刀萬剮,以泄他們心頭之恨。

    這時,易鵬突然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這些人罪大惡極,如果就這麽殺了他們,實在是太便宜他們了。倒不如奴役他們,讓他們像奴隸一般幹苦力,直到累死。”

    “正好,交州地廣人稀,需要大量苦力幹活,不如微臣用十萬金買下他們,讓他們去交州幹苦力,直至累死,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一聽說十萬金,整個大殿內的百官眼睛都要亮了。

    十萬金,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如今的洛陽,看似繁華,實則國庫早就空虛。

    加上董卓入侵洛陽以來,窮奢極欲,早就把國庫僅有的一點家當霍霍幹淨了。

    朝廷很缺錢。

    缺錢缺到,連百官的俸祿都發不起了。

    而如今朝廷勢微,各地又實行州牧製度,各地的賦稅根本不用上繳,連最大頭的稅收都沒有了,你說朝廷以後用什麽來發放俸祿?

    讓各州牧上繳稅收?

    嗬嗬,各州牧會幹嗎?

    當然不會了。

    你見過吃到嘴裏的肥肉,然後平白無故的吐出來的嗎?

    最終,易鵬的這個提議,得到了百官的支持,很快便通過了。

    允許易鵬用十萬金,買下那兩萬西涼兵的性命,用於做苦力。

    士卒的生死,朝廷百官並不在意,他們真正想要處置的,是董卓這個老賊。

    董卓這家夥,在洛陽城可是真正的壞事做絕,許多在朝大臣,都慘遭他的迫害而身亡。

    在場的百官,許多都與這些遭到迫害死去的官員有著密切的關係,或是親戚,或者是友人,他們對董卓恨的咬牙切齒,恨不得把董卓千刀萬剮。

    如今董卓死了,他們連其屍體都不願意放過,因此有人提議,把董卓的屍體點了天燈。

    這個提議,得到了百官一直同意,就連袁紹、曹操等諸侯,都沒有反對。

    當日,董卓的屍首便被插入了燈芯,在城門口點亮了。

    董卓身體肥胖,渾身都是油脂,在燈火下,這些油脂燃的啪啪作響,燈火百日不熄,此乃後話。

    散朝的時候,易鵬正準備立即回府,處理一些事務,他剛走出大殿,一個身穿朝服的老者叫住了他。

    這老者滿頭白發,臉上布滿皺紋,看模樣,約莫五六十來歲。

    他便是當朝太仆,尚書令,司徒王允。

    說到這王允,也算是東漢末年一號人物。

    他出生自江西名門望族王家。

    雖然出生豪門世家,但是他卻並不迷戀奢侈的生活和舒適的享受,反而飽讀詩書,學富五車,滿腹經綸。

    不僅如此,他還崇尚衛青以及霍去病的氣度和威猛,渴望從軍,建功立業,因此他自小習武,不論是劍術還是騎術,都還算精湛,是一個文韜武略無一不通,無一不精的全才。

    他絕非是一個老糊塗。

    而且,曆史上,在麵對叛軍時,他怡然不懼,出麵嗬斥敵軍,最終威武不屈,跳下城樓自盡了。

    如此決絕,頗有大丈夫氣概。

    這是一個有能力,有手段的剛烈之人。

    這是易鵬心目中,對王允的評價。

    王允叫住易鵬之後,微笑著說道:“冠軍侯,久聞大名,卻一直無緣一敘,今日老朽特意備好了一席晚宴,想要邀請冠軍侯入府一敘,不知道冠軍侯是否有空?”

    原來是請客吃飯。

    說實話,易鵬對於王允的府邸,還是頗有興趣的。

    不為別的,光是其中一個人,便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那便是有四大美女之一美譽的貂蟬。

    此時的貂蟬,依舊是王允府上的丫鬟,還沒有被獻給董卓,施展離間之計。

    當然,就是王允想要施展,也已經沒有條件了。

    因為董卓已死,呂布又淪落為喪家之犬,此時應該逃回了長安。

    根本不需要施展什麽美人計了。

    “連續的大戰,倒是令我的精神有些疲憊,閑暇之餘,看一看美人,放鬆放鬆心神,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易鵬心中暗忖道。

    畢竟是有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美譽的大美人,值得一看。

    他也很好奇,傳聞中的大美人,究竟長的是何等的國色天香?

    因此,易鵬非常爽快的答應了這一次的邀請。

    回到自己在洛陽的府邸,易鵬開始處理事務。

    這處府邸,匾額上寫著四個揮斥方遒的大字,大將軍府。

    這裏,曾經是大將軍何進的府邸,隻不過隨著他身死,如今大漢的大將軍,便成為了他易鵬。

    古代官員的府邸,有些類似於美國的白宮,住所就在上班的衙門裏。

    就像這大將軍府,既是他辦公的地方,也是他的住所。

    作為東漢最頂級的武官,大將軍擁有開府權利,可以自行招募屬官。

    其屬官也分文武,分別是大將軍長使和大將軍司馬。

    這兩個屬官,月俸九十斛,秩千石,官職上,與縣令平級。

    當然,有句話說的好,宰相門前七品官,作為大將軍府的屬官,這兩個官職,天生比平級要高貴許多。

    作為整個東漢除了皇帝之外,最大的官職,大將軍府自然不可能寒酸。

    府邸不僅麵積極大,而且其中亭台樓閣,應有盡有。

    回到大廳,此時黃忠和魏延早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把他們帶上來吧,”易鵬淡淡說道。

    隨後,三個手腳被粗繩綁縛著的大漢被押送了進來。

    他們便是這一次夾擊董卓時,所擒獲的董卓軍的部將。

    分別是徐榮、高順和胡軫。

    原本,董卓麾下,有許多猛將,如張濟張繡,李傕郭汜等等,但是他們都成功突圍了,僅僅隻有上麵這三個倒黴蛋,被易鵬的軍隊包圍捕獲。

    之所以會逃脫這麽多,這其中有高順的‘功勞’。

    高順麾下的陷陣營的確厲害,憑借著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鬥誌,以及強大的鬥具裝備,他們成功牽製了易鵬的一大部分兵馬,以至於讓董卓軍鑽了空子,突圍了不少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