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金旋挑戰,華雄爭功

字數:7905   加入書籤

A+A-




    其實,誰又不是喜歡任人唯親呢。

    隻有親近的人,彼此之間才更為熟悉,‘臭味相投’,合作起來才更舒服放心。

    古語有雲,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自己發達了,就會幫一手身邊的親朋好友,彼此互惠互利,相互照應,是不是?

    因此,此時,在劉表的大殿中,左右站著的文臣武將, 便是蒯良、蒯越、蔡瑁、張允、黃祖等人,全是他的親戚或者親信。

    而能力出眾的甘寧、文聘等人,因為關係疏離,而沒有資格參與議事。

    劉表把易鵬襲擊零陵郡的消息,告訴了眼前的這群臣子,然後詢問他們的意見。

    黃祖是個大老粗,他雖然出生於名門世家,卻從小不愛讀書,喜好兵事,因此很早便從軍了,成為了荊州一員將領。

    他作戰經驗豐富,武力尚可,否則也不會埋伏射殺了孫堅。

    孫堅何許人物,竟然命喪在了他的手下,可見, 這黃祖還是有些能力的。

    蔡瑁也不是泛泛之輩, 他精通水戰, 是荊州水軍都督。

    而蒯越蒯良兩兄弟, 更是接近一流的謀士。

    當年,劉表孤身前往荊州,受到荊州各豪族的排斥,正是靠著蒯越和蒯良的妙計,他才能各個突破,進而控製了整個荊州。

    靠著這份‘從龍’的功績,兩兄弟一躍成為了劉表帳下首席謀士。

    劉表每次遇見疑難問題,都會首先征詢他們兄弟倆的意見。

    這一次也不例外。

    蒯越和蒯良雖然都是足智多謀之士,但是擅長的領域,有所不同。

    蒯良更偏向於內政,而蒯越更偏向於軍事戰略。

    而在戰爭年代,軍事戰略顯得更為重要,受到各路諸侯們的青睞。

    曹操在拿下荊州之後,便曾說過,“拿下荊州,並不算什麽,能夠招募到蒯越,才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足見, 在諸侯眼中,蒯越更為有用。

    因此,當劉表詢問在座各位文臣武將意見時,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全部投向了蒯越。

    長久以來蒯越所建立起來的威信,讓人對他的建議,尤為信賴。

    蒯越摸了一把自己海下的胡須,沉思片刻之後,分析道:“冠軍侯步兵犀利,兼有凶獸之利,在陸上作戰,對我們十分不利。更何況,我們荊州,有數十萬水師,麾下將領,也以水戰著稱,水軍實力強勁,但是步兵相對較弱,騎兵更是稀少。”

    “荊南四郡在長江以南,襄陽在長江之北,如果我們冒然支援,必然陷入陸戰,是勝是負,屬實難料。”

    “行軍打仗,最好用自己的優勢,去對付敵方的劣勢。因此,想要獲勝,最好是把冠軍侯的部隊,拖入對我們有利的水戰!”

    易鵬在諸侯們麵前,一直展示的,都是他的陸地巨獸,因此並沒有人知道,其實,他還馴化返祖了諸多海洋,或者淡水巨獸。

    如果讓人知道,其實易鵬水中巨獸的能力,甚至更為強大,不知道諸侯們會作何感想?

    劉表點了點頭,覺得蒯越說的很有道理。

    他對於自己麾下的水軍,是極有信心的。

    而且,荊南四郡,出了名的貧瘠,遇到災荒,甚至需要劉表撥款前去賑災。

    對於劉表而言,這一大塊地方,可有可無,他並不太重視。

    即使割舍了,他也不會覺得心疼。

    但是,這四郡畢竟是他的屬地,他不能坐視不管,這樣不僅會損害他的名聲,還會讓荊南的官吏和子民寒心,進而影響到他在荊州的統治。

    於是,他象征性的讓張允,率領兩萬步兵,前去零陵支援。

    與此同時,他任命蔡瑁為水軍都督,率領十五萬水軍,駐紮江陵,封鎖長江沿岸,提防易鵬軍在攻下荊南之後,渡江來襲。

    江北和江南,就是兩片天地,長江以南的荊南,地處偏僻,蠻夷眾多,不好管理,處處莽荒,經濟凋敝。

    反而是長江之北的江陵、襄陽,都是富庶之地,魚米之鄉,不僅人煙阜盛,同時農業商貿發達。

    劉表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想要在長江上,與易鵬打水戰,通過水戰,殲滅易鵬大軍。

    張允知曉劉表的想法,因此,他行軍的速度拖拖拉拉,簡直猶如閑逛。

    兩萬人,好不容易從襄陽出發,還沒有走到江陵境內,他便收到了劉度投降,零陵郡失守的消息。

    得,援軍還沒有到達,結果城池就失守了,這該如何是好?

    張允立即吩咐士卒,原地安營紮寨修整,隨後他飛鴿傳書,詢問劉表,接下來的安排……

    劉度投降了。

    因為,他不投降,又能如何?

    劉表的援軍遲遲未到,敵方的大軍則已然將要攻進來了。

    尤其是當他看見板齒犀、披毛犀、遠古巨猿等這些巨獸龐大的身軀之後,他心裏非常清楚,以他零陵郡城,這低矮的城牆,根本承受不住對方巨獸的衝擊。

    城破是遲早的事情。

    既然如此,又何必徒勞掙紮呢?

    因此,當易鵬把長劍架在他兒子劉賢的脖子上勸降的時候,劉度非常知趣的投降了。

    這麽做,既能夠保全他的兒子,也能保全他自己。

    “這是你這輩子,做出的最明智的選擇!”易鵬俯視跪拜在地的劉度,淡淡說道。

    就算劉度不投降,他也有無數種方法,破開城門,拿下零陵郡城。

    因為,這不過是一個小縣城而已,低矮的城牆,根本經受不住巨獸的衝擊。

    他甚至都不用挖掘地道,或者空運先鋒部隊,破開城門。

    拿下零陵郡之後,易鵬大軍馬不停蹄,再次朝著武陵郡城奔去。

    兵貴神速,行軍打仗,最講究的,便是效率。

    戰場上,戰況瞬息萬變,絕對不容遲疑。

    易鵬決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拿下荊南四郡,為渡江,直取荊州首府做準備。

    離開零陵郡城時,易鵬依舊讓劉度擔任太守,而他的兒子,劉賢,則被易鵬臨時征用,讓其率領五百零陵郡城士卒,跟隨大軍一同出征。

    劉賢,相當於是易鵬手中的人質,讓劉度心有忌憚,不會弄出什麽幺蛾子。

    那麽,易鵬為什麽還要讓劉度擔任零陵郡的太守呢?

    易鵬的目的,就是為了穩定。

    縱觀曆史,大凡君主攻城略地之後,都不會立即隨意更改當地官員,目的,就是為了穩定。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習俗,人情世故,利益鏈接,如果在攻取一個城池之後,冒然任免當地官員,很容易引起官吏的不滿,而導致混亂甚至叛變。

    奪下零陵郡之後,易鵬下一個目標,便是武陵郡城。

    武陵郡太守金旋,也是有一番來曆的,他是西漢名臣金日磾的後裔。

    當然,金旋真正被載入史冊的,還是因為他生了一個好兒子,金禕。

    金禕,曾經在218年發動叛亂,與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一起,在許都發動叛亂,密謀挾持漢獻帝南援劉備,最終失敗被殺。

    這麽危險的事情,金禕卻幹的有聲有色,差一點成功,足見這小子,是一個膽色過人的人才。

    隻可惜,當時的曹操勢力太過強大,而他們發動叛亂時,過於倉促,以至於失敗了,還白白搭上了他自己的一條性命。

    武陵郡太守府。

    金旋聽完探子來報,不由氣憤道:“這冠軍侯,恃強淩弱,仗著兵強馬壯,便不把天下豪傑放在眼裏,公然侵入我的地界,真是豈有此理!來人啊,給我點齊兵馬,與我一起出城迎敵!”

    漢朝的人,大多都十分有血性,貪生怕死的有,但是英勇無畏的人更多。

    金旋便是一個有膽量,偏偏不信邪的人。

    在聽聞易鵬來襲的消息之後,他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並不是恐懼,或者繳械投降,而是主動出城迎敵。

    作為一郡之太守,金旋鎮守武陵郡多年,常年與當地蠻夷作戰的他,軍事方麵還算過得去,比那些養尊處優,整日隻知道玩樂的廢物官老爺要強上不少。

    正是他這個當爹的能文能武,才能教出一個像金禕這樣,膽色過人,敢於闖入曹操腹地許都,煽動人心,發動反叛的狠角色。

    如果他的計策成功,那麽漢獻帝可能就去了蜀漢的首府,成都。

    到時候挾天子以令天下的,就不是曹孟德,而是劉玄德了。

    金旋善使一口大刀,武力在二流武將水準。

    當他披掛上陣,點齊精兵器械,準備出城迎戰時,武陵郡從事鞏誌突然走上前來,阻攔勸諫道:“主公,那冠軍侯威名名震天下,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戰,加上他手上還有野獸助陣,恐怖非凡,據前方來報,他不過一日,便逼降了零陵郡,如此彪悍,非我們能敵。”

    “卑職聽聞,冠軍侯逼降零陵郡之後,依舊任用劉度為太守,一應官員沒做任何變動,而且軍隊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甚至還發放軍糧給饑民,當地百姓都稱呼其為仁義之師。”

    “可見,冠軍侯僅僅隻是想要報複孫破虜被害之仇,並不想禍及他人。不如我們也學零陵太守,開城納降吧?”

    鞏誌是金旋身邊少有,有些見識和眼力的,他看出來了,以他們武陵郡這點微弱人馬,根本不可能是易鵬的對手,倒不如直接投降,還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少吃一些苦頭。

    金旋仗著自己有些本事,哪裏肯聽這些,他不由大怒道:“你這賊子,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在這即將出征之際,妖言惑眾,竟然說出投降這樣的渾話,是何居心!莫非你是冠軍侯派過來的奸細!”

    金旋一怒之下,便準備揮舞手中的大刀,把鞏誌給宰了,砍了祭旗。

    也算是鞏誌命不該絕,因為他平日裏待人謙遜有禮,人緣極好,四周同僚紛紛上前勸阻,說道:“大軍出征,先斬自家臣子,太不吉利,恐怕會影響軍心。”

    金旋一聽,覺得有理,便命人把鞏誌抓起來,打入大牢,等到他凱旋而歸時,他再拿其是問。

    眼看著金旋一意孤行,不聽勸阻,鞏誌悲憤連連,他歎息道:“主公此次出征,危矣!”

    此時,金旋的兒子金禕不過才七八歲而已,自然不可能隨父出征,因此,金旋獨自帶著眾將領,以及一萬精兵,前去迎敵。

    在出城二十裏處,兩軍相遇了。

    看著眼前的金旋,易鵬心中有些許的意外。

    他沒有想到,對方竟然還敢出城迎敵。

    這又是一場沒有任何懸殊的戰鬥。

    金旋仗著自己有些武力,竟然親自來到陣前挑戰。

    麵對金旋的挑戰,作為戰爭狂的孫策,瞬間手癢,正當他準備出陣應戰時,易鵬身旁有一人搶先而出。

    是華雄。

    漢朝有句名言,是這麽說的,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行軍打仗,將士們爭搶的,自然是戰功。

    獲得的戰功越大,他們獲得的利益,自然越大。

    加官進爵,封妻蔭子,隻要戰功夠高,夠大,便指日可待。

    作為降將,華雄最想要的,便是在新主麵前,證明自己的能力,進而贏得眾人的尊重,獲取戰功,過上好日子。

    正因如此,這一次,他才搶著出戰。

    華雄的武力值,可不簡單,在討董之戰,他連斬諸侯盟軍兩員大將,這從側麵,已經證明了他的實力。

    隻不過後來,因為他的輕敵,在戰場上隻顧著耀武揚威,而被關羽一刀斬了,成就了一段經典故事,溫酒斬華雄。

    在易鵬率軍出征前,易鵬特意囑咐華雄,讓其在戰場上,沉心應對,切不可驕傲輕敵,也不知道他究竟聽進去了沒有。

    不過,以華雄的本領,也就遇見關二爺,有被秒殺的可能。

    用他對付其他將領,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鑼鼓聲一響,金旋和華雄便戰在了一起。

    金旋使得是一口大刀,而華雄同樣也是,不過,華雄手中的這口寶刀,可來曆非凡,名曰鋸齒飛廉鬼頭刀。

    據傳,這把寶刀,是華雄的家傳之寶。

    華雄出生關西將門之後,家學淵源,祖上曾經是追隨漢光武帝南征百戰的大將,以刀法犀利著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