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漢,是一種不滅的信仰!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字數:5675   加入書籤

A+A-


    

    漆黑的房間之內。

    張策回答之堅決,超乎張楊的想象。

    尤其是在聽到張策當著自己的麵,毫不掩飾他的野心時,張楊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果然如此的表情。

    “簌簌!”

    房間之內響起一陣腳步踩在地上的聲音。

    與此同時。

    張策感受到與自己同榻而麵的父親張楊,掀開了被褥離開了床榻。

    “父親,你這是……”

    張策話語未半,他就看到屋內亮起一陣明光。

    父親張楊點燃了屋內的油燈。

    如今。

    正神情嚴肅的看著他,臉上的表情鄭重至極。

    “父親?”

    見此,張策心中一沉。

    無聲無息的從床榻上坐立了起來,淡淡的苦澀浮現在他的心頭。

    因為李儒的存在而導致的父子分歧,終於到來了嗎?

    張策沒有率先開口說話。

    但。

    他的目光中一片堅定。

    然而,出乎張策意料的是……

    麵對他做出的這副姿態,張楊並沒有生氣的斥責於他。

    而是凝視著他半晌之後,忽然歎道“策兒,能給我說說大漢在你心中的份量嗎?”

    大漢的份量?

    張策沒想到父親張楊會有此一問,短暫的錯愕之後,張策反問了父親張楊一句。

    “父親!”

    “您認為如今的大漢還有救嗎?”

    不是張策不想正麵回答父親張楊的問題,而是因為他知道……

    自己所理解的大漢和張楊口中的大漢,根本不是一個“詞”。

    他理解的漢。

    是以漢民族為主的家國天下。

    而父親張楊問出的大漢。

    更多的。

    則代表的是劉姓漢室。

    是劉姓天子可不可以匡扶?

    是漢室可不可以再如光武帝劉秀那般,再度興複?

    劉姓天子多是涼薄之輩,張策可沒有興趣做什麽匡扶漢室的忠臣良將。

    再者說了。

    張策也不認為封建王朝滅亡的曆史周期律,是那般好破除的。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縱觀華夏曆史,自秦朝以來,中原大地先後出現了九個大的王朝,五十多個小的王朝。

    其中王朝延續超過三百年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而有的大一統王朝,如秦,隋,元等更為短命,連一百年都沒堅持到。

    大漢從高祖皇帝開國至今,漢祚傳承已曆近四百年,其早已經不可避免的步入了封建王朝頹弱覆亡的末期。

    唯漢以強亡。

    在張策看來,這句話不過是大漢最後的回光返照罷了。

    前世少年時,張策看三國的時候,常常扼腕歎息於劉玄德帝業半道崩殂。

    為他的遭遇同情不已,也義憤於曹賊奸詐。

    可隨著後來年紀的不斷增長,他也漸漸明白……

    哪裏有什麽蜀漢霸業。

    有的不過是漢末涿郡柴桑村一個鬱鬱不得誌的編草鞋的漢皇後裔,病逝前的不甘臆想。

    隻要劉姓漢室跳不出曆代君王政治能力逐漸下降的規律,解決不了王朝集權製度與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化解人口與資源的矛盾……

    以及。

    困擾了華夏曆代王朝數千年的農民百姓問題。

    劉備縱然興複了漢室又如何?

    他也不過是重走了光武帝劉秀的老路,實現了短暫的中興而已。

    實則,根本上卻是未能扭轉王朝的敗勢,隻能算是靈光一現。

    劉備死後。

    劉漢,將還會是那個老樣子。

    終有一天。

    群雄逐鹿,諸侯爭霸還是會不可避免的再度上演。

    隻不過那時的主角不是曹孫劉,而是其他人罷了。

    這些話,張策沒有對父親張楊說。

    因為他很清楚。

    比起費力不討好的輔佐漢家天子興複漢室而言,將一切推倒重建則省力的多。

    屆時,一切魑魅魍魎都被蕩盡。

    他可以隨心所欲的打造他心中的漢家天下。

    固然,或許有一天他所建立的王朝會覆亡……

    但至少。

    他已經把種子已經播下,未來的漢民族繼任者將會少走很多彎路。

    那時。

    漢,將會是一種超脫一家一姓之上的不滅信仰。

    而非像漢末這般。

    是束縛一個時代的桎梏,代表的僅僅是劉氏天下。

    油燈的照耀的光亮在屋內晦暗不定,張策的眼中,此時則是有如一團星火在燎原,越發的熾盛。

    “在父親您回答我大漢是否有救之前,兒子可以告訴你……”

    “大漢的份量在我心中很輕,亦很重。”

    “輕到沒有丁點漢家天子的位置,重到……”

    “涵蓋萬裏漢疆,天下間千千萬萬的漢民。”

    張楊的麵前,張策堅定的說道。

    不得不說。

    張策的回答把張楊震驚到了。

    可在震驚過後。

    張楊陡然間開懷大慰的笑了起來。

    “好一個心懷萬裏漢疆,好一個天下間千千萬萬的漢民。”

    “策兒!”

    “今夜,我給你講講我的故事吧!”

    張楊的反應,一時間反而讓張策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沒明白父親張楊因何要對他講述自己的過往。

    難道自己說的太過,把父親張楊刺激過頭了。

    “父親請說,策兒洗耳恭聽!”

    張策沒敢再說些駭人聽聞的話給張楊聽,徑直坐聆聽之狀。

    “策兒,汝可知我這些年的履曆生平?”張楊問道。

    “回父親,您這可難不住孩兒!”張策很是自信。

    對於漢末三國這段曆史知之甚深的他,當即說道“初時,並州刺史為張懿時,父親被其任命為武猛從事,掌領一軍兵事。”

    “及至丁原任並州刺史時,時為先皇陛下欲組建西園八校尉,父親您便被丁原派遣至蹇碩身邊,以軍司馬之職暫居。”

    “中平六年,先帝駕崩,父親受大將軍何進之命前往上黨平亂!”

    “初平元年,您率軍參與酸棗會盟討伐董卓。”

    “興平二年,您因為救援天子陛下有功,被拜為安國將軍,假節,開府邸,封晉陽侯,治河內郡。”

    “建安元年……”

    張策將父親張楊的生平如數家常的娓娓道來,聽的張楊不時頷首。

    在張楊打算繼續陳說下去的時候,張楊製止了他。

    “可是策兒……”

    “你知道我在張懿帳下擔任武猛從事之前,是幹什麽的嗎?”

    張楊開口,一下子把張策問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