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二章 明朝文字獄
字數:3871 加入書籤
A+A-
“混蛋全部都給咱將這些含沙射影的人抓起來,一個也不能放過,咱要將他們的罪行給審清楚,然後一個一個的給宰了。”
朱元璋在自己的寢殿中大發雷霆,太子朱標站在一邊也是被這股怒火給嚇到了。
隻見朱標一個示意,立即有小太監衝向了落霞宮去找馬皇後了。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會讓朱元璋這麽的生氣, 其實就是一件小事,一位翰林編修高啟作詩“小犬隔牆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朱元璋知道這首詩之後,感覺高啟是在影射自己為小犬,這讓朱元璋暴怒。
這不是朱元璋第一次的暴怒,朱元璋曾經連孟子也不放過,朱元璋曾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洪武二年下令將孟子牌位撤出孔廟位。
這是為什麽朱元璋為什麽要如此的針對讀書人,很簡單, 這是朱元璋的性格和經曆所導致的, 因為朱元璋這個皇帝其實是自卑的。
有人一定會詫異,朱元璋還會自卑,這怎麽可能,但是你不要忘記了,在中國所有的皇帝之中,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卑賤的,經曆也是最為傳奇的。這是他文化不自信的根源。
朱元璋出生在貧苦農家,後來當了和尚,做過乞丐,加入紅巾軍成了“賊”,從一名小兵逐漸升為將軍、吳王、大明帝國皇帝。
這段曆史大家耳熟能詳,就不再一一細說。
做了皇帝以後,朱元璋修家譜,他開始犯難了,在他所有的記憶裏,朱家世代是佃農, 外公是個巫師,都是卑賤的出身。
他也想學習李淵、趙匡胤等人,找個曆史名人認親,可搜羅個遍,朱姓的名人隻有宋代大學問家朱熹合適。但最後,朱元璋擔心被人識破,給世人落下笑柄而作罷。
自此以後,朱元璋經常將“朕本淮右布衣”、“江左布衣”、“匹夫”、“起自田畝”和“出身寒微”這樣的字眼掛在嘴邊,甚至在很多正式的詔書中也有這樣的說詞。
如果據此就認為朱元璋本人不忌諱自己卑微出身,胸懷坦蕩那就大錯特錯了。
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替海門衛作謝增俸表,有“作則重憲”一句話,福州府學訓導林伯璟為按察使賀冬表的“儀則天下”,桂林府學訓導蔣質為布政使按察使作正旦賀表的“建中作則”。
朱元璋把所有的“則”都念成“賊”,認為文人是諷刺自己參加紅巾軍做了“反賊”。
犯了忌諱的人,不論是誰,全部關押,隨後審訊,如果要是審出了什麽其他的勾當,那就統統給殺了, 大家也知道,明朝的法律,你收取紋銀十兩就能砍你的頭。
所以這些官員都經不住查, 一查都會被殺,所以也有大部分的人認為這是文字獄,更有人認為朱元璋這是故意的大搞文字獄,是要毀滅大明的文脈,比清朝的文字獄更加的黑。
其實這就是朱元璋自卑的一種表現,朱元璋非常的容易玻璃心,總感覺自己的過去是汙點,那些讀書人不會服自己,都在偷偷的辱罵自己,所以朱元璋就會做出那種過激的反應。
但是朱元璋不是那種暴君,抓住你就殺,其實朱元璋的所謂文字獄,更多殺人的原因不是文字,是貪汙,是欺淩百姓,朱元璋因為一個字,抓住了對方,跟著去查對方的底,說真的,這些文人的底,沒一個是幹淨的,所以查出來,那就要殺了。
隻是後麵就開始被一些人利用,比如清朝的文字獄,清朝的文字獄是真的因為一個字就斬你全家,但是清朝為了引流,就開始抹黑朱元璋。
編纂了很多故事,比如洪武某年的元宵節晚上,朱元璋忙裏偷閑特意微服出宮到集市中賞燈。來到集市後,看到很多百姓都以猜燈謎為樂,他也就上去湊熱鬧。
一時間猜中並排的好幾個燈謎,龍心因此甚為喜悅。這時一個獨特的燈謎又隨之映入了他的眼簾中,和其它文字燈謎不同的是,這個燈謎沒有任何文字提示,隻是畫著一位身穿華服,赤著雙足,抱著大西瓜的婦人。
旁邊眾人看到這幅“燈畫謎”後都哈哈大笑起來。朱元璋看到眾人此情態略微思索一番後,臉色立刻變得極為陰沉。次日一早便憤怒下旨將懸掛“燈畫謎”花燈的街旁百姓全部殺掉。
原來那“燈畫謎”的謎底就是“淮西婦女好大足”。當時淮西的婦女都不纏腳,而朱元璋的馬皇後祖籍正是淮西人,她也正是天足。所以朱元璋百姓作此燈謎是在嘲諷皇後腳大,故而發怒殺人。
有人還真的就相信了這個故事,可是這個故事一沒有時間,二沒有地點,全部都是臆測,這樣就能說明朱元璋是文字獄的殘暴者?
還有說明朝文字獄有多血腥?寫錯字就會定罪,說“光”“禿”直接斬首這個就更假了,因為朱元璋並沒有可以的隱瞞自己是和尚的身份。
這裏說明的是,朱元璋對這些文人確實不懷好意,但是還遠遠沒有到文字獄的那種地步,流傳的很多朱元璋大搞文字獄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故事,而且是清朝以後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故事。
朱元璋也確實斬殺過文人,但是斬殺的理由,基本上都是貪汙欺民,因為一個字就斬殺文人,還是比較少的,但是也有,不過,沒有清朝的三位帝皇來得多。
和朱元璋文字獄相比,清朝的文字獄基本上在曆史上都是有記載的,比如著名的《南山集》案翰林院編修戴名世對清廷隨意篡改明朝曆史甚感憤慨,他通過訪問明朝遺老和參考文字資料寫了一本記錄明末曆史的《南山集》。
康熙五十年(1711年),書印出十年後被人告發,因為書中用南明年號並涉及多爾袞不軌之事,康熙帝十分震怒,下旨將戴名世淩遲處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歲以上者立斬,女子及十五歲以下男子,發給滿清功臣家作奴仆。
同鄉方孝標曾提供參考資料《黔貴記事》,也和戴名世同樣治罪;戴氏同族人有職銜者,一律革去;給《南山集》作序的汪灝、方苞、王源等處斬刑;給《南山集》捐款刊印出版的方正玉、尤雲鶚等人及其妻、子,發寧古塔充軍。由《南山集》受到牽連的有三百多人,後來康熙帝故作慈悲,改戴名世淩遲為斬刑,本來應處斬刑之人如戴家、方家都流放黑龍江,方孝標已死,但仍被發棺戮屍。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民間有說唱藝人徐轉,用說唱的方法寫曆史。這本是一代創舉,但是康熙帝認為他褻瀆曆史,就將徐轉問斬了。
時間,人物都很清朝,不像朱元璋的故事,基本上時間,人物都很模糊,唯一凸顯的就是朱元璋的殘暴,總結一下就是朱元璋確實因為一個字殺過文人,但是還遠遠達不到清朝那種直觀的文字獄。
朱元璋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但是殺人也沒有野史那樣的毫無底線,就像這位高啟,記載是他被腰斬而死,但是事實就是他根本就沒有死。
7017k
朱元璋在自己的寢殿中大發雷霆,太子朱標站在一邊也是被這股怒火給嚇到了。
隻見朱標一個示意,立即有小太監衝向了落霞宮去找馬皇後了。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會讓朱元璋這麽的生氣, 其實就是一件小事,一位翰林編修高啟作詩“小犬隔牆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朱元璋知道這首詩之後,感覺高啟是在影射自己為小犬,這讓朱元璋暴怒。
這不是朱元璋第一次的暴怒,朱元璋曾經連孟子也不放過,朱元璋曾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洪武二年下令將孟子牌位撤出孔廟位。
這是為什麽朱元璋為什麽要如此的針對讀書人,很簡單, 這是朱元璋的性格和經曆所導致的, 因為朱元璋這個皇帝其實是自卑的。
有人一定會詫異,朱元璋還會自卑,這怎麽可能,但是你不要忘記了,在中國所有的皇帝之中,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卑賤的,經曆也是最為傳奇的。這是他文化不自信的根源。
朱元璋出生在貧苦農家,後來當了和尚,做過乞丐,加入紅巾軍成了“賊”,從一名小兵逐漸升為將軍、吳王、大明帝國皇帝。
這段曆史大家耳熟能詳,就不再一一細說。
做了皇帝以後,朱元璋修家譜,他開始犯難了,在他所有的記憶裏,朱家世代是佃農, 外公是個巫師,都是卑賤的出身。
他也想學習李淵、趙匡胤等人,找個曆史名人認親,可搜羅個遍,朱姓的名人隻有宋代大學問家朱熹合適。但最後,朱元璋擔心被人識破,給世人落下笑柄而作罷。
自此以後,朱元璋經常將“朕本淮右布衣”、“江左布衣”、“匹夫”、“起自田畝”和“出身寒微”這樣的字眼掛在嘴邊,甚至在很多正式的詔書中也有這樣的說詞。
如果據此就認為朱元璋本人不忌諱自己卑微出身,胸懷坦蕩那就大錯特錯了。
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替海門衛作謝增俸表,有“作則重憲”一句話,福州府學訓導林伯璟為按察使賀冬表的“儀則天下”,桂林府學訓導蔣質為布政使按察使作正旦賀表的“建中作則”。
朱元璋把所有的“則”都念成“賊”,認為文人是諷刺自己參加紅巾軍做了“反賊”。
犯了忌諱的人,不論是誰,全部關押,隨後審訊,如果要是審出了什麽其他的勾當,那就統統給殺了, 大家也知道,明朝的法律,你收取紋銀十兩就能砍你的頭。
所以這些官員都經不住查, 一查都會被殺,所以也有大部分的人認為這是文字獄,更有人認為朱元璋這是故意的大搞文字獄,是要毀滅大明的文脈,比清朝的文字獄更加的黑。
其實這就是朱元璋自卑的一種表現,朱元璋非常的容易玻璃心,總感覺自己的過去是汙點,那些讀書人不會服自己,都在偷偷的辱罵自己,所以朱元璋就會做出那種過激的反應。
但是朱元璋不是那種暴君,抓住你就殺,其實朱元璋的所謂文字獄,更多殺人的原因不是文字,是貪汙,是欺淩百姓,朱元璋因為一個字,抓住了對方,跟著去查對方的底,說真的,這些文人的底,沒一個是幹淨的,所以查出來,那就要殺了。
隻是後麵就開始被一些人利用,比如清朝的文字獄,清朝的文字獄是真的因為一個字就斬你全家,但是清朝為了引流,就開始抹黑朱元璋。
編纂了很多故事,比如洪武某年的元宵節晚上,朱元璋忙裏偷閑特意微服出宮到集市中賞燈。來到集市後,看到很多百姓都以猜燈謎為樂,他也就上去湊熱鬧。
一時間猜中並排的好幾個燈謎,龍心因此甚為喜悅。這時一個獨特的燈謎又隨之映入了他的眼簾中,和其它文字燈謎不同的是,這個燈謎沒有任何文字提示,隻是畫著一位身穿華服,赤著雙足,抱著大西瓜的婦人。
旁邊眾人看到這幅“燈畫謎”後都哈哈大笑起來。朱元璋看到眾人此情態略微思索一番後,臉色立刻變得極為陰沉。次日一早便憤怒下旨將懸掛“燈畫謎”花燈的街旁百姓全部殺掉。
原來那“燈畫謎”的謎底就是“淮西婦女好大足”。當時淮西的婦女都不纏腳,而朱元璋的馬皇後祖籍正是淮西人,她也正是天足。所以朱元璋百姓作此燈謎是在嘲諷皇後腳大,故而發怒殺人。
有人還真的就相信了這個故事,可是這個故事一沒有時間,二沒有地點,全部都是臆測,這樣就能說明朱元璋是文字獄的殘暴者?
還有說明朝文字獄有多血腥?寫錯字就會定罪,說“光”“禿”直接斬首這個就更假了,因為朱元璋並沒有可以的隱瞞自己是和尚的身份。
這裏說明的是,朱元璋對這些文人確實不懷好意,但是還遠遠沒有到文字獄的那種地步,流傳的很多朱元璋大搞文字獄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故事,而且是清朝以後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故事。
朱元璋也確實斬殺過文人,但是斬殺的理由,基本上都是貪汙欺民,因為一個字就斬殺文人,還是比較少的,但是也有,不過,沒有清朝的三位帝皇來得多。
和朱元璋文字獄相比,清朝的文字獄基本上在曆史上都是有記載的,比如著名的《南山集》案翰林院編修戴名世對清廷隨意篡改明朝曆史甚感憤慨,他通過訪問明朝遺老和參考文字資料寫了一本記錄明末曆史的《南山集》。
康熙五十年(1711年),書印出十年後被人告發,因為書中用南明年號並涉及多爾袞不軌之事,康熙帝十分震怒,下旨將戴名世淩遲處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歲以上者立斬,女子及十五歲以下男子,發給滿清功臣家作奴仆。
同鄉方孝標曾提供參考資料《黔貴記事》,也和戴名世同樣治罪;戴氏同族人有職銜者,一律革去;給《南山集》作序的汪灝、方苞、王源等處斬刑;給《南山集》捐款刊印出版的方正玉、尤雲鶚等人及其妻、子,發寧古塔充軍。由《南山集》受到牽連的有三百多人,後來康熙帝故作慈悲,改戴名世淩遲為斬刑,本來應處斬刑之人如戴家、方家都流放黑龍江,方孝標已死,但仍被發棺戮屍。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民間有說唱藝人徐轉,用說唱的方法寫曆史。這本是一代創舉,但是康熙帝認為他褻瀆曆史,就將徐轉問斬了。
時間,人物都很清朝,不像朱元璋的故事,基本上時間,人物都很模糊,唯一凸顯的就是朱元璋的殘暴,總結一下就是朱元璋確實因為一個字殺過文人,但是還遠遠達不到清朝那種直觀的文字獄。
朱元璋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但是殺人也沒有野史那樣的毫無底線,就像這位高啟,記載是他被腰斬而死,但是事實就是他根本就沒有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