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三章 先禮後兵

字數:6344   加入書籤

A+A-


    江南的冬日寒氣逼人,硯台結冰,手指也凍僵了,他卻從不懈怠。抄完書後,他馬上跑著去還書,從不耽誤期限。因為宋廉的好學和守信,人們都願意把書借給他。
    等稍大一些,宋廉背著行李,跋山涉水,跑到百裏之外去請教德高望重的大學問家。元末儒學名家吳來、柳貫等人都是他的老師。
    就說宋廉老師吧...孫子要成婚了...對方提出的條件就是要一套秋心湖小鎮的房子,你也知道宋廉老師家中無錢,為人也對錢財不太在意。
    馬皇後答應了,朱元章也一定要答應,就這樣四十套房子就已經沒有了。
    現在孫子成婚都有了問題,我這位做弟子的也總是要幫一幫的吧。”
    這位宋廉是大明明初時候的一代大儒,宋廉六歲能誦讀古書,九歲能作詩,過目不忘,被稱為“神童”,絕對是“別人家的孩子”。
    馬皇後第一次開口,想要讓朱朗給自己弄一些秋心湖小鎮房子的名額,自己娘親第一次求自己,你讓朱朗如何拒絕,隻能答應了下來。
    朱朗認識宋廉的孫子宋慎,這個小家夥今年已經十六歲了,人品還是十分好的,至少朱朗是看得上眼的,不過,這位宋慎的前途有些不好。
    洪武十三年因胡惟庸桉牽扯並被誅殺,家族貶至茂州。
    不過,宋慎在職期間勤政愛民,體恤當地的老百姓,深受當地人民的愛戴。死後被當地人民所紀念,在一些史書有其資料記載。
    “是的...你也喜歡宋慎...所以多給一點名額。”朱標看著朱朗笑道。
    “這樣...名額可以給,但是宋廉也要出出血,他的藏書要出一半,我要全部複印。”朱朗微微一笑。
    “你的活字印刷術成了?”朱標用一雙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朱朗。
    其實朱朗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在準備活字印刷術了,此時的大明用的還是凋版印刷術,這凋版印刷術還是從大唐傳下來的,印一頁就要刻一塊板,並且這板不是簡單的刻,而是全部都要刻反字,這樣印出來才是正的。
    一塊板隻要刻錯一點之後,這塊板就立即廢了,所以凋版印刷術真的不是很實用。
    朱朗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活字印刷術,這個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已經說了很多遍,但是活字印刷術如何方便,大家卻不一定知道。
    畢升用黏土製成字模,每字一模刻在突麵反體,深度為1-2毫米,然後用火煆燒。
    製版時,在四邊有框的鐵板上放一層鬆脂、蠟及紙灰,在鐵框上排放鐵條,在兩根鐵條間植以活字,植滿後再置另一鐵條,再行植字,直至整版植滿為止。以火烘鐵板使鬆脂等融化,冷卻使活字固定在鐵板上。趁未冷前,以一平板在上麵按平活字,印版即製成。
    印刷時,一般用兩塊鐵板。當印版植完字後,遂即上墨,覆紙刷印;同時,在第二塊板上繼續植字。印版印完,用火烘,使鬆脂等融化,取下活字再用;此時第二塊印版已植好,再刷印。二板輪流交替使用,活字也反複利用。常用字造20個或以上,以備一版重複出現時所用;冷僻字或臨時用膠泥刻出。印好後拆版,取下活字,各放入小木格內,外麵按字韻分類,貼上紙標簽,以便檢索。
    很麻煩,朱朗首先吸取了畢升的錯誤,他直接用的是銅活字,雖然要多花一點錢,但是銅活字印出來的字體美觀大方清晰耐用。
    比其他的泥活字,木活字...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其次,朱朗用的是轉輪排字盤...轉輪排字盤上的“活字”是銅製的,字盤為圓盤狀,分為若幹格,活字字模依韻排列在格內。
    圓盤下有立軸支撐,立軸固定在底座上。排版時兩人合作,一人讀稿,一人則轉動字盤,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內。
    印刷完畢後,再將字模逐個還原。
    在原有印刷的揀字工序中,幾萬個“活字”一字排開,工人穿梭取字很不方便,可是朱朗設計出轉輪排字盤,從而為提高揀字效率和減輕勞動強度創造了條件。
    “已經成了...準備開印了,不過,這個活字印刷術,我可能是要往裏麵賠銀子的。”朱朗歎息一聲,要知道活字印刷術一開始是不賺錢的。
    “知道了,你放心好了,我會陪你一起的,我的那一份可以全部替補到活字印刷術中來印書。”
    朱標是很看重活字印刷術的,因為隻要活字印刷術被普及,那麽大量的書籍就會被印刷出來,這樣,就可以惠及很多的寒門子弟和貧家子弟。
    “那宋廉的藏書能拿到嗎?”朱朗笑著問道。
    “那是當然了,其實我早就和老師說了,他說活字印刷術真的好了,那麽他一定會將自己所有的藏書都捐出來的。”朱標微微笑。
    “那就好...那麽就給你十個名額。”朱朗說完,在看著朱標道:“不能再多了,是真的不夠了,不過,我可以答應你,等秋心湖小鎮建造第二期的時候,我會給你二十個名額。”
    “秋心湖小鎮還有第二期?”朱標一喜的問道:“你到底要在秋心湖這邊弄多少期?”
    “嗯...十期左右,不過,十期之後,秋心湖就不行了,要重新找一個地方了。”朱朗看著朱標問道:“你有沒有好地方推薦。”
    “秦淮河呀...那裏風景也是不錯的。”朱標連忙說出了秦淮河的名字。
    “秦淮河呀...脂粉氣太重了...。”朱朗搖搖頭,雖然秦淮河風景不錯,但是卻有太多花船在那裏,朱朗感覺不好。
    “你放心,隻要你願意建...我會親自帶隊,將那些花船都給清理掉的,保證不會讓你感覺到一點的脂粉氣。”朱標打這包票。
    小書亭
    朱朗嗬嗬一笑:“也可以,那就看你的本事了,要是你清理的好,我就去秦淮河建房子...對了,今天為什麽這麽早來我這裏?”
    “哦...你是不是問供廣大雲南的事情呀?”朱標靠在椅子上伸了一個懶腰道:“一開始要打的,沐英請先鋒,傅友德是主帥,藍玉這次也要去。”
    “這個陣容不錯呀...。”朱朗點點頭。
    “鄭九成後來跑了進來,說雲南偽梁王派使過來了...建議進攻取消,可以兵不血刃拿下雲南,何樂而不為,更是提到了雲南的瘴氣。”
    朱標說完,朱朗問道:“所以爹爹同意了?”
    “同意了...父皇也不想有太多的死亡。”朱標看著朱朗回道。
    “死了的使者就算了?”朱朗微微笑著問道。
    原來這次朱元章首先想先禮後兵。派當時一個很有名的大臣叫王禕,讓他前往雲南,企圖說服梁王投降。這使者被殺,就這麽算了?
    朱標連忙解釋:“其實殺王禕對方也是無奈,根據先送上的上表,王禕的死不是偽梁王願意的,王禕作為大明國的使臣,首次到雲南,都沒看到梁王的影子,便安排他到最差的招待所。於是給梁王寫了一封信,才知道王禕此人的大才,大明建國方興未艾,想要統一雲南勢在必得。
    後來梁王也意識到憑明朝的實力想必雲南獨木難支,於是把他奉為上卿,給他最好的五星級待遇。這個時候,北元方麵派了丞相脫脫前來商議大事。於是便把王禕藏到鄉下,脫脫此次前來目的是要明朝使臣王禕的人頭。剛開始梁王說沒有,沒想到騙不了脫脫。於是隻好把王禕殺了,把他的人頭獻給脫脫。
    現在脫脫走了,偽粱王也是立即來說結盟的事情,其實我也任務不打是最好的,打仗的話,死傷難免,此時的大明不宜動刀劍。”
    “原來是這樣。”朱朗也點點頭:“其實不打仗,我也認為是對的,畢竟和大哥說得一樣,動了軍隊之後,死傷是在所難免的,而且雲南可不是那麽好攻入的。”
    “是啊...!”見到自己的弟弟同意自己的說法,朱標很是開心。
    兩兄弟就這麽坐在一起,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不遠處,建築工地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一切都是那麽的愜意,但是就在朱朗和朱標兩兄弟愜意的時候。
    一條通往應天的官道上,一名男子風塵仆仆的騎馬狂奔著,馬蹄帶起的泥土飛揚,男子已經趕了三天的路了,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麽要如此的趕。
    但是周圍的行商都紛紛的避讓,可是誰也想不到,這位男子才是大明攻入雲南的關鍵,而此時這個男子身上則是帶著重要的一個東西,他這次來應天就是要報仇的,而他要報仇的對象就是雲南偽梁王。
    ...........................................
    當時,剛二十出頭的宋廉來到浦江,拜吳來為師,後來,又接替吳來執教浦江鄭義門東明精舍。
    鄭義門藏書萬卷,而宋廉嗜書如命,他在東明精舍執教20多年間,日夜苦讀,遍覽群書,再加上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短短幾年時間,就成長為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
    他邊讀書邊教學,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與鄭氏族人詩詞唱和、辭章往來,留下了研究鄭氏家族的寶貴資料。當時,宋廉的朋友圈也相當“豪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以鄭義門為據點,與浙東的文化名人進行了頻繁的學術交流,不光鑄就了自己的學術成就,也擴大了鄭氏族人的學術視野和交流範圍。
    明朝俸祿不多,宋廉的全部俸祿都用在了藏書上,這個家夥藏書8萬餘卷,多善本、孤本。
    鄭義門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看過《咱們穿越吧》,應該會知道這裏,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位於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
    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340餘年,以孝義治家聞名於世。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被譽為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裏程碑。
    現在,在鄭義門“江南第一家”的天井內,仍有古柏鬱鬱蔥蔥,這些古柏,是當年宋廉在此教書時親手栽種的。他希望鄭氏族人像這些柏樹一樣萬古長青,捍衛正義,精忠報國。
    鄭義門,是宋廉最牽掛的地方,在這裏當老師,也是他一生中最曠達愜意的時期。他與鄭義門彼此成就,相得益彰。
    尤其是深冬時節,北風凜冽,宋廉穿著舊棉衣、舊鞋子踩著幾尺深的積雪去求學,腳上的皮膚開裂了也渾然不知。等跋涉至旅店,他已經凍到四肢僵硬,服務員拿來熱水、厚棉被,許久後,他凍僵的身子才慢慢暖和回來。
    因為家境貧寒,買不起書,宋廉隻好找有藏書的人家借來看,為了便於日後細細琢磨,他便一字一句地抄錄。
    同時,宋廉還把鄭氏168條家規整理成《鄭氏規範》,這也是後來明代治國法典的藍本。更令人敬佩的是,鄭氏數百年間有173人為官,無一貪瀆,清廉家風揚名於世。
    “宋慎要成婚了?”
    朱朗是真的無語了,他看著朱標道:“你以為隻有你給銀子呀,其他的人也都是先給銀子的,你給銀子是真的沒有什麽用,不過,我也確實給你一些名額,不過,隻有八個...!”
    “八個...?”朱標立即不甘心的道:“父皇和母後都是二十個,我就隻有八個?”
    誰知道,得到了消息的朱標也是第一時間找了過來,你應該知道朱標有很多的老師,徐達,李善長,宋廉...都是他的老師,這些人也都有親戚,也都想來一套秋心湖小鎮上的房子,朱標現在的事情,除了朝廷上的政務,後麵就是這個事情。
    “二十套,我可以明天就將銀子給你送過來,你不吃虧的!”朱標看著朱朗有些討好的道。
    “怎麽...你不想要?”朱朗嘿嘿一笑:“可以呀...不要的話,我就收回了,你一個都沒有。”
    “別...別...千萬別...我的好弟弟,我算是怕了你了,十五...這可是真的不能再少了,你也知道,找我的人太多了,那些人,都算是我的老師,你讓我怎麽去拒絕。
    (o)